瘴在第4個字的詩句
瘴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冰溪結瘴雨,雪菌到江城。 -- 出自宋·蘇軾·新年五首
-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 出自宋·蘇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
- 霜風掃瘴毒,冬日稍清美。 -- 出自宋·蘇軾·贈鄭清叟秀才
- 開襟驅瘴癘,明目掃云煙。 -- 出自唐·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
- 北風吹瘴癘,羸老思散策。 -- 出自唐·杜甫·鄭典設自施州歸
- 未辭炎瘴毒,擺落跋涉懼。 -- 出自唐·杜甫·詠懷二首
-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歸。 -- 出自唐·白居易·和陽城驛
- 通州炎瘴地,此物最關身。 -- 出自唐·白居易·寄蘄州簟與元九因題六韻 時元九鰥居。
- 共嗟炎瘴地,盡室得生還。 -- 出自唐·白居易·潯陽宴別 此后忠州路上作。
- 桂林無瘴氣,柏署有清風。 -- 出自唐·白居易·送嚴大夫赴桂州
- 清談消瘴癘,秀句起煙云。 -- 出自宋·王安石·送杜十八之廣南
- 長沙饒瘴癘,胡為苦留滯。 -- 出自唐·孟浩然·湖中旅泊寄閻九司戶防
- 長沙饒瘴疬,胡為苦留滯。 -- 出自唐·孟浩然·湘中旅泊寄閻九司戶防①
- 藥物防瘴癘,書勸養形神。 -- 出自唐·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
- 面猶含瘴色,眼已見華風。 -- 出自唐·韓愈·自袁州還京行次安陸,先寄隨州周員外
- 肌膚無瘴色,飲食康且寧。 -- 出自唐·元稹·思歸樂
- 墨濃云瘴我猶住,席大雪花君未歸。 -- 出自宋·范成大·甲午除夜,猶在桂林,念致一弟使虜,今夕當
- 踰嶺穿瘴茅,捫參倚枯藤。 -- 出自宋·范成大·留簡伯俊
- 稍脫蚓瘴染,還探虎窠翫。 -- 出自宋·范成大·蟠龍嶺
- 謫居投瘴癘,離思過湘沅。 -- 出自唐·劉長卿·留題李明府霅溪水堂
- 人經秋瘴變,鳥墜火云多。 -- 出自唐·劉長卿·送張司直赴嶺南謁張尚書
- 炎洲經瘴遠,春水上瀧遲。 -- 出自唐·劉長卿·送韋贊善使嶺南
- 謫居秋瘴里,歸處夕陽邊。 -- 出自唐·劉長卿·赴巴南書情寄故人
- 風霜驅瘴癘,忠信涉波濤。 -- 出自唐·高適·送柴司戶充劉卿判官之嶺外
- 登臨多瘴癘,動息在風水。 -- 出自唐·高適·宋中送族侄式顏(時張大夫貶括州使人召式顏
- 晚程椒瘴熱,野飯荔枝陰。 -- 出自唐·盧綸·送從舅成都縣丞廣歸蜀
- 著人消瘴疫,覆麥長根荄。 -- 出自宋·蘇轍·臘雪五首
- 著人消瘴疫,覆麥長根荄。 -- 出自宋·蘇轍·臘雪五首
- 清風排瘴雨,廉德照貪泉。 -- 出自宋·戴復古·彭繡使平叛卒后除經略小詩陳利害
- 秋風清瘴癘,明月照山河。 -- 出自元·王冕·漫興 十五
- 嶺陰無瘴癘,地隙有蘭蓀。 -- 出自唐·戴叔倫·桂陽北嶺偶過野人所居,聊書即事呈王永州邕
- 雁峰侵瘴遠,桂水出云流。 -- 出自唐·錢起·送李判官赴桂州幕
- 南鄉消瘴癘,東作助農耕。 -- 出自宋·王禹偁·立春前二日雪
- 經年愁瘴癘,幾處遇恩波。 -- 出自唐·朱慶馀·上江州李史君
- 片云和瘴濕,孤嶼映帆低。 -- 出自唐·馬戴·送李侍御福建從事
- 白身居瘴癘,誰不惜君才。 -- 出自唐·項斯·寄盧式
- 朔風驚瘴海,霧雨破南荒。 -- 出自宋·張俞·廣州
- 奈何來瘴癘,或者畏蒼旻。 -- 出自宋·謝枋得·謝劉純父惠木綿布
- 管子仕瘴煙,屈叟掩泉穸。 -- 出自宋·劉克莊·發臨川
- 稍欣茅瘴薄,已覺麥畦滋。 -- 出自宋·劉克莊·牛田鋪大雪
- 誰云五瘴毒,常備四時和。 -- 出自宋·劉克莊·即事十首
- 帝方憂瘴俗,君可惠清風。 -- 出自宋·劉克莊·送鄭端州
- 潭潭滀瘴癘,水色重如墨。 -- 出自宋·文同·武溪深
- 四山毒瘴乾坤濁,一簟涼風世界清。 -- 出自唐·韓偓·喜涼
- 天高林瘴洗,秋遠海色清。 -- 出自唐·皎然·奉陪楊使君頊送段校書赴南海幕
- 飏天與瘴海,此去備沿歷。 -- 出自唐·李群玉·送魏珪覲省
- 稍離煙瘴近湘潭,疾病衰頹已不堪。 -- 出自宋·呂本中·連州陽山歸路
- 一朝禽瘴海,孤影落窮荒。 -- 出自宋·汪元量·讀文山詩藁
- 十年瀕瘴海,一棹破春煙。 -- 出自宋·張元干·申伯有行色會宿東禪次元韻
- 就中南瘴欺北客,憑君數磨犀角吃,我憶君心千百間。 -- 出自唐·盧仝·寄蕭二十三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