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在第4個字的詩句
瘴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饒。 -- 出自唐·劉言史·廣州王園寺伏日即事寄北中親友
- 插桃銷瘴癘,移竹近階墀。 -- 出自唐·張子容·樂城歲日贈孟浩然(一作王維詩)
- 海邊毒瘴濃如霧,嶺外征涂亂若絲。 -- 出自宋·強至·次韻陽朔邱尉述懷
- 海山無瘴八蠻清。 -- 出自宋·劉望之·句
- 及茲洗瘴眸,天公豈無意。 -- 出自宋·張栻·登江陵郡城觀雪
- 會須煙瘴林,都有琪花結。 -- 出自宋·鄭剛中·庚午臘中苦寒不雪不雪嶺南之常而苦寒為希有
- 漳山無瘴煙,漳水無驚湍。 -- 出自宋·曹勛·送趙添戎還漳州
- 一家蠻瘴里,九折夕陽西。 -- 出自宋·李石·叱馭橋
- 禪心安瘴嶠,結習謝云櫳。 -- 出自宋·李流謙·挽秦國夫人
- 萬里煙瘴深,此豈其羨慕。 -- 出自宋·姜特立·朝云
- 萬里煙瘴息,九農和氣深。 -- 出自宋·姜特立·立春前有雪
- 嶼頭煙瘴遠,沙觜浪痕深。 -- 出自宋·薛師石·橫參樓和老杜韻
- 縱非煙瘴窟,自無逃生理。 -- 出自宋·吳潛·謝世詩
- 繼更煙瘴為形役,遍歷風濤不意全。 -- 出自宋·李曾伯·辛酉首夏余云谷自四明來訪且錄示丙辰年所和
- 宿雨洗瘴氛,朔云報寒色。 -- 出自宋·趙汝騰·壽史刑使
- 客遷愁瘴海,妃浴涴溫湯。 -- 出自宋·姚勉·冷泉亭納涼
- 楚山亦瘴癘,湘水多幽靈。 -- 出自宋·蒲壽宬·書會溪郴陽瀑布圖后三首
- 天涯浮瘴水,嶺外向潘州。 -- 出自唐·李明遠·送韋覲謫潘州
- 艱難離瘴土,瀟灑入朱門。 -- 出自唐·劉昭禹·送人紅花栽
- 頻分付,瘴江落日,吾骨好收藏。 -- 出自元·沈禧·滿庭芳 為施克明題雪擁藍關圖
- 哭親嵐瘴邑,懷友月蘿房。 -- 出自元·王逢·寄偰正字
- 正桂嶺瘴開,蘋洲風起。 -- 出自元·王特起·喜遷鶯 詞綜卷二十六案花草粹編卷十一,依
- 正蠻煙瘴霧,遠趨象郡,祥云瑞靄,近別龍庭。 -- 出自元·張之翰·沁園春 至元戊子冬,國子司業李君兩山以春
- 幾年來瘴外,此夜宿溪中。 -- 出自宋·陶弼·過思明
- 束身云瘴鄉,凡論悉掩耳。 -- 出自宋·劉黻·和譚學士見寄
- 粵鄰蠻瘴惡,蜀急客憂深。 -- 出自宋·劉黻·和南澗叔見寄
- 天風開瘴煙,獨立山椒雪。 -- 出自宋·艾性夫·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韻
- 邊氓苦瘴癘,行客畏蠱毒。 -- 出自·馬一浮·晚鐘
- 亂流趨瘴海,白霧失春天。 -- 出自·馬一浮·春日懷歸簡浙中故舊
- 重重煙瘴頻頻雨,似此羈遲亦可嗟。 -- 出自近代·寧調元·粵東感賦
- 南方誠瘴癘,經月或無霜。 -- 出自宋·晁公溯·歲暮
- 陰寒驅瘴毒,刑殺助天殲。 -- 出自宋·陳襄·詠雪
- 三歲出瘴嶺,弱冠歷吳楚。 -- 出自宋·方回·秋晚雜書三十首
- 南雪壓瘴癘,此事不可遲。 -- 出自宋·方回·景安錄示舊雪詩擬簡齋走筆賦所感奉謝
- 此鄉非瘴土,何幸小婆娑。 -- 出自宋·方回·孔府判野耘嘗宦云南今以余瘴多病意欲休官因
- 南方炎瘴極,所見異平生。 -- 出自宋·郭印·苦熱三首
- 頗聞炎瘴地,威勢增祝融。 -- 出自宋·郭印·恭南酷熱
- 人言地瘴物失時,進忌太蚤退苦遲。 -- 出自宋·李燾·擁翠樓
- 前旌沖瘴雨,栱木兆新阡。 -- 出自宋·王洋·王侍郎挽章
- 巴徼炎瘴晝如霧,湯燖赫日昏風霾。 -- 出自宋·元勛·題白帝廟詩并序
- 頹然煙瘴里,一飽更何憂。 -- 出自宋·張九成·次單推韻
- 落此炎瘴地,七年到於今。 -- 出自宋·張九成·十一月忽見雪片居此七年未嘗見也
- 看鳶窮瘴煙,放雞定何日。 -- 出自明·皇甫汸·從軍行寄贈楊用修
- 何須憂瘴癘,意遠即煙霞。 -- 出自明·陸粲·寄葛太守子中
- 嶺云和瘴黑,木葉向冬青。 -- 出自明·史謹·過七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