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第3個字的詩句
源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 出自·于謙·觀書
-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 出自·于謙·于謙觀書閱讀答案及賞析
- 華清源中礬石湯,徘徊白鳳隨君王。 -- 出自唐·李賀·堂堂
- 欲窮源而不得,竟悵望以空歸。 -- 出自宋·王安石·題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
- 遠酌源千載,長繅思萬周。 -- 出自宋·楊萬里·擬汲古得修綆詩
- 井甘源起異,泉涌漬苔封。 -- 出自唐·賈島·慈恩寺上座院
- 日沉源出海,春至草生灘。 -- 出自唐·賈島·鄭尚書新開涪江二首
- 小桃源口雨繁紅,春溪蒲稗沒鳧翁。 -- 出自宋·黃庭堅·再答冕仲
- 清風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 -- 出自宋·黃庭堅·上大蒙籠
- 汀洲源雁未安集,風雪牖戶當塞向。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文潛
- 欲問源從來,大雄山有虎。 -- 出自宋·黃庭堅·癸酉八月同百丈中禪師溫湯作小詩呈九仙舜公
- 脈散源分歷幾朝,縱然官宦只卑僚。 -- 出自唐·羅隱·寄酬鄴王羅令公五首(一本前三首題作感德敘
- 所學源流遠,澹交滋味長。 -- 出自宋·戴復古·懷趙德懷
- 萬事源頭必正名,非同綜核漢公卿。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48
- 積慶源深,有長庚應夢,喬岳生賢。 -- 出自元·元好問·黃鸝繞碧樹 秋景
- 淮水源流遠,涂山禮命升。 -- 出自唐·權德輿·昭德皇后挽歌詞
- 想桃源、劉郎仙女,新歡稠密。 -- 出自宋·無名氏·賀新郎·鸞鳳初成匹
- 老仙源委,玉妃風韻,真是欺蠻素。 -- 出自宋·無名氏·青玉案·青螺江上梅花暮
- 論根源參到,生前實際。 -- 出自宋·無名氏·喜遷鶯·欲調真息
- 飲靈源,明火候。 -- 出自宋·無名氏·蘇幕遮·水中金
- 汴水源本清,隨分黃河枝。 -- 出自宋·梅堯臣·吳仲庶殿院寄示與呂沖之馬仲涂唱和詩六篇邀
- 武陵源中深隱人,共將雞犬栽桃花。 -- 出自宋·梅堯臣·桃花源詩
- 洛水源邊邑,秦人隱處山。 -- 出自宋·梅堯臣·送王推官宰上洛先歸關中
- 只見源溝分兩處,不知垓下有重圍。 -- 出自宋·王禹偁·過鴻溝
- 對仙源醉眼,玉纖籠巧,撥輕聲、魚紋皺。 -- 出自宋·趙長卿·水龍吟·酒潮勻頰雙眸溜
- 念仙源深處,暖香小院,贏得群花怨也。 -- 出自宋·趙長卿·瑞鶴仙 歸寧都,因成,寄暖香諸院。
- 意自源頭水中涌,語如山色雨余鮮。 -- 出自宋·陳著·次韻前人取別二首
- 笑桃源、落花流水。 -- 出自元·姬翼·水龍吟·此身幸脫塵樊累
- 不知源所來,何用其流沿。 -- 出自宋·王令·送僧自總
- 隱曖源花迷近路,參差嶺竹掃危壇。 -- 出自唐·蘇味道·嵩山石淙侍宴應制
- 溱洧源流狹,春秋不濡軌。 -- 出自唐·王績·古意六首
- 江漢源流眾,蕃夷島嶼多。 -- 出自宋·丁謂·海
- 千年源委詩書澤,一日風雷變化秋。 -- 出自宋·方信孺·題學宮壁
- 學有源委,海可至矣。 -- 出自宋·包恢·李養源自號蒙泉求詩于東包某作此以贈之
- 認根源。 -- 出自元·馬鈺·長思仙
- 取本源清凈。 -- 出自元·馬鈺·姚源憶故人 贈董先生藏頭聯珠
- 認根源,伏降心意。 -- 出自元·馬鈺·解冤結·鳳仙符水
- 望仙源縹緲。 -- 出自元·譚處端·水龍吟·世傳海有三山
- 認靈源、煉磨明徹。 -- 出自元·譚處端·無調名 贈京兆府安王解元
- 嘆靈源曠代,本無極,信優游。 -- 出自元·丘處機·木蘭花慢 轉輪
- 體用源流務透徹,血脈文理仍流行。 -- 出自宋·陳普·勸學歌
- 桃花源上避秦人,豈料漁舟見此身。 -- 出自宋·晁說之·三月五日南京梢工來報船經金人殘毀之後尚有
- 亂漂源里紅雨,凈洗枝頭雪綿。 -- 出自宋·劉克莊·惜春
- 關洛源流遠,乾淳輩行尊。 -- 出自宋·劉克莊·季父習靜哀詩四首
- 趙氏源流自副樞,至公清節亢門閭。 -- 出自宋·劉克莊·待制趙公伯泳哀詩二首
- 下窮源至海,上有穴通天。 -- 出自宋·劉克莊·鯉湖
- 陳氏源流遠,吾猶及紀群。 -- 出自宋·劉克莊·答陳琯修職
- 唐氏源流遠,寄才每間生。 -- 出自宋·劉克莊·贈唐谷
- 盡將源里事,報與世間人。 -- 出自宋·劉克莊·源里
- 武陵源口自碧水,古德山頭多白云。 -- 出自宋·曾幾·送周仲固寺正提舉湖北茶鹽余建炎己酉歲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