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第3個字的詩句
源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江西源正非旁流,文清詩名不易收。 -- 出自宋·張镃·次韻曾侍郎
- 北學源流遠,南來歲月遷。 -- 出自宋·劉宰·挽棄水心侍郎三首
- 生意源源如谷種,即為天地本來身。 -- 出自宋·劉黻·賦求仁齋和趙使君
- 銀河源源天上流,新秋織女望牽牛。 -- 出自宋·陳舜俞·三峽橋
- 湖源源上路,東與浦陽連。 -- 出自元·張憲·客問湖源風土
- 葛憩源深生異草,凌云峰峻染瑤光。 -- 出自宋·陳孟陽·答清江錢大尹問合皂山中景
- 學召源流遠,仁隨大小施。 -- 出自宋·陳宓·送李尉赴寧德任
- 如彼源泉,集於澮溝,惟百以留。 -- 出自宋·陳有聲·流化亭
- 逆彼源矣,其流悠悠。 -- 出自宋·陳有聲·流化亭
- 我與源公舊相識,遺言瀟灑有人傳。 -- 出自宋·戴表元·拜袁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懷源老
- 路轉源深行步緩,青山映水野桃紅。 -- 出自宋·鄧深·樂口橋即事
- 簪紱源流遠,詩書氣味香。 -- 出自宋·度正·挽劉大監思恭
- 族姓源江左,來歸禹外家。 -- 出自宋·度正·金堂涂恭甫奉其母夫人謝氏還山為賦挽詩一章
- 家寧源流今吏師,寬嚴殊劑亦殊施。 -- 出自宋·方大琮·壽鄉守張秘閣
- 小桃源住飯不足,夜鶴傳聲趣駕還。 -- 出自宋·方回·送黟縣學官江歸上饒石湖精舍
- 此泉源流本曹溪,名之以定實亦宜。 -- 出自宋·高頤·定泉井
- 故知源頭有活水,支流分派迢迢清。 -- 出自宋·蔣晉·西巖勝水
- 百萬源流歸海會,三千世界屬如來。 -- 出自宋·懶漁·龍華山
- 我來源中訪高隱,□人邀客云山前。 -- 出自宋·令狐俅·題清芬閣
- 至今源里水,猶帶舊時香。 -- 出自宋·魯宗道·洗藥源
- 我來源桃渡,渾渾流濁黃。 -- 出自宋·陸文圭·渡黃河舟子作難久之乃渡
- 古湫源竭老蛟泣,新身秀濯田峻喜。 -- 出自宋·陸文圭·贈藩道士祈雨
- 要知源流異,孰似周公前。 -- 出自宋·彭龜年·壽張京尹
- 父曹源,祖密庵。 -- 出自宋·釋道沖·曹源和尚贊
- 澄湛源莫窮,旱歲為靈雨。 -- 出自宋·釋元凈·龍井十題·龍井亭
- 了見源底,凈極發光。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一根源既還,三昧塵全起。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妙盡源窮成本得,從來等佛與眾生。 -- 出自宋·釋正覺·符十五郎求頌
- 崑崙源我據,渾沌鑿誰持。 -- 出自宋·釋正覺·智宣直歲寫師像求贊
- 曹溪源派古之今,意識徒將渡淺深。 -- 出自宋·釋子淳·頌古一○一首
- 捏雙源,衣露肘。 -- 出自宋·釋子益·出山相贊
- 來無源委逢秋盛,信有盈虧應月生。 -- 出自宋·蘇頌·觀潮三首
- 欲說源流遠,還應筆似椽。 -- 出自宋·蘇籀·過故丞相呂汲公墳剎二首
- 江河源流大,終華峰巒嶄。 -- 出自宋·孫應時·別黃巖范令
- 積慶源流遠,娠賢社稷光。 -- 出自宋·孫應時·挽樓文昌母安康太夫人汪氏
- 幸有源流正,應先器質醇。 -- 出自宋·孫應時·佑侄實赴鄉法吾家讀書三世至此侄才七人作十
- 盧茨源上風煙好,結架遙憐云水湄。 -- 出自宋·陶遷·題清芬閣二首
- 有泉源源流不潴,疏為八道溝與渠,坐令瘠土成膏腴。 -- 出自宋·王士元·龍子祠農人享神
- 山遠源深絕市聲,許由因此隱方成。 -- 出自宋·徐集孫·冷泉亭
- 詩書源更遠,千古媲交情。 -- 出自宋·薛嵎·君成弟清溪
- 雙井源流綽有聲,襟期一片玉壺清。 -- 出自宋·楊公遠·次黃山中首尾吟
- 而此源中民,熙然獨徜徉。 -- 出自宋·于石·小石塘源
- 桃花源上空流水,安得漁郎一問津。 -- 出自宋·于石·春事
- 試看源上客,猶恐是秦人。 -- 出自宋·張堯同·嘉禾百詠·桃花亭
- 已放源流通北海,未饒風物說西湖。 -- 出自宋·趙崇杰·龍潭寺
- 令如源泉下斯行,長原玉山秀可掬。 -- 出自宋·鄭俠·紀連守植道傍木
- 花洲源里通仙郭,屟廊山面接平疇。 -- 出自明·皇甫涍·秋日過莊居
- 倒石源頭野寺開,亂余臨眺獨興哀。 -- 出自明·劉崧·題珠林江口謝公廟
- 深竇源通海,層巖樹隱天。 -- 出自明·羅頎·游仙詩(二首)
- 九江源盡雙魚絕,孤騎晨征一劍閑。 -- 出自明·倪钅巨·避兵(丁未臘月十五日避阿克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