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在第8個字的詩句
渡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出自·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 北風吹白云,萬里渡河汾 -- 出自唐·蘇颋·汾上驚秋
- 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 -- 出自宋·劉辰翁·永遇樂·璧月初晴
-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 出自唐·李白·太原早秋
-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 出自唐·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月明垂葉露,云逐渡溪風。”名句鑒賞 -- 出自唐··
- “開云種玉嫌山淺,渡海傳書怪鶴遲”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雙鵝飛洛陽,五馬渡江徼。 -- 出自唐·李白·經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
- 朔雪落吳天,從風渡溟渤。 -- 出自唐·李白·淮海對雪贈傅靄 ( 一作淮南對雪贈孟浩然 )
- 云南五月中,頻喪渡瀘師。 -- 出自唐·李白·書懷贈南陵常贊府
-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 -- 出自唐·李白·洛陽陌
- 萬頃穿銀海,千尋渡玉峰。 -- 出自宋·蘇軾·正月一日雪中過淮謁客回作二首
- 歸去亦何須,單車渡殽澠。 -- 出自宋·蘇軾·次韻李端叔謝送牛戩鴛鴦竹石圖
- 汧流入城郭,斖斖渡千家。 -- 出自宋·蘇軾·雙池
- 人憐漢公主,生得渡河歸。 -- 出自唐·杜甫·即事
- 驟看浮峽過,密作渡江來。 -- 出自唐·杜甫·雨
- 花門騰絕漠,拓羯渡臨洮。 -- 出自唐·杜甫·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
- 淮陰清夜驛,京口渡江航。 -- 出自唐·杜甫·送許八拾遺歸江寧覲省甫昔時嘗客游此縣圖樣
- 漲沙霾草樹,舞雪渡江湖。 -- 出自唐·杜甫·纜船苦風,戲題四韻,奉簡鄭十三判官(泛)
- 人道是、匆匆五月,渡瀘深入。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笳鼓歸來
- 驀山尋浥澗,蹋水渡伊河。 -- 出自唐·白居易·閑游即事
- 蠻子朝,泛皮船兮渡繩橋,來自巂州道路遙。 -- 出自唐·白居易·蠻子朝-刺將驕而相備位也
- 淮水東南闊,無風渡亦難。 -- 出自唐·白居易·渡淮
- 隨風每喜飛如鳥,渡水常憂化作龍。 -- 出自唐·白居易·與微之唱和,來去常以竹筒貯詩,陳協律美而
- 流鶯漂蕩復參差,渡陌臨流不自持。 -- 出自唐·李商隱·流鶯
- 束薪山客招烹石,渡海蕃僧乞制碑。 -- 出自宋·陸游·自詠
- 山豁逢孤寺,林窮渡小溝。 -- 出自宋·陸游·野興
- 移樹來村北,尋僧渡港東。 -- 出自宋·陸游·歲暮
- 山路豈無孤店宿,渡頭亦有小舟呼。 -- 出自宋·陸游·病中遣懷
- 鴉棲沙際樹,人喚渡頭船。 -- 出自宋·陸游·晚歸
- 過宋不見元城公,渡淮不見陳了翁,當時人人皆太息,至今海內傾高風。 -- 出自宋·陸游·贈應秀才
- 日出氣稍和,呼船渡煙津。 -- 出自宋·陸游·晴和出游湖山間
- 細路穿云塢,危橋渡野塘。 -- 出自宋·陸游·題僧庵
- 戍隴舊游真一夢,渡遼奇事付他年。 -- 出自宋·陸游·蜀州大閱
- 山口正銜初出月,渡頭未散欲歸云。 -- 出自宋·陸游·魯墟舟中作
- 傷雁養翎依荻浦,渡牛浮鼻望煙村。 -- 出自宋·陸游·晚立
- 柳村穿窈窕,松澗渡喧豗。 -- 出自唐·杜牧·題茶山
- 遠吹流松韻,殘陽渡柳橋。 -- 出自唐·杜牧·題吳興消暑樓十二韻
- 見釣舟初山,芙蓉渡頭,鴛鴦灘側。 -- 出自宋·柳永·輪臺子·霧斂澄江
-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牽白鹿。 -- 出自唐·李賀·聽穎師琴歌
- 橫船醉眠白晝閑,渡口梅風歌扇薄。 -- 出自唐·李賀·湖中曲
- 風吹沙作云,一時渡遼水。 -- 出自唐·李賀·摩多樓子
- 斷蘆洲渚落楓橋,渡口沙長過午潮。 -- 出自宋·王安石·送項判官
- 何時白土岡頭路,渡水穿云取次行。 -- 出自宋·王安石·中書即事
- 江風白浪起,愁殺渡頭人。 -- 出自唐·孟浩然·揚子津望京口
- 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 出自唐·劉禹錫·浪淘沙
- 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 -- 出自唐·劉禹錫·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
- 貴池登陸峻,舂谷渡橋鳴。 -- 出自唐·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