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在第8個字的詩句
渡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五更聽角后,一葉渡江時。 -- 出自唐·杜荀鶴·錢塘別羅隱
- 山頂老猿啼古木,渡頭新雁下平沙。 -- 出自唐·杜荀鶴·秋日臥病(一作秋日旅中)
- 綠遍東山,寒歸西渡。 -- 出自宋·李之儀·踏莎行·綠遍東山
- 還是歸來,依前問渡。 -- 出自宋·李之儀·踏莎行·還是歸來
- 玉珮沾清露,香車渡淺流。 -- 出自唐·權德輿·七夕
- 春風眺蕪城,秋水渡柳楊。 -- 出自唐·權德輿·唐開州文編遠寄新賦,累惠良藥,詠嘆仰佩,
- 青圻連白浪,曉日渡南津。 -- 出自唐·司空曙·送夏侯審赴寧國
- 笳聲悲塞草,馬首渡關云。 -- 出自唐·李端·奉送宋中丞使河源
- 雪迷經塞夜,冰壯渡河朝。 -- 出自唐·張祜·塞下曲
- 秋風江上路,忽見渡江船。 -- 出自宋·無名氏·題震澤寺壁
- 三洲灘口急,兩水渡頭來。 -- 出自宋·梅堯臣·宣州雜詩二十首
- 古來傳織女,七夕渡明河。 -- 出自宋·梅堯臣·七夕
- 英魂游岱去,石槨渡江歸。 -- 出自宋·梅堯臣·謝賓客挽歌三首
- 五月辭吳中,六月渡揚子。 -- 出自宋·梅堯臣·史尉還烏程
- 嵩山云外寺,伊水渡頭來。 -- 出自宋·梅堯臣·新安錢學士以近詩一軸見貺輒成短言用敘單悃
- 草草始辭家,匆匆渡河水。 -- 出自宋·梅堯臣·子聰惠書備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
- 舊里過京洛,辭家渡盟津。 -- 出自宋·梅堯臣·送河東轉運劉察院
- 四方持缽去,千里渡江來。 -- 出自宋·梅堯臣·送僧在己歸秀州
- 路去山形斷,川回渡口斜。 -- 出自宋·邵雍·游龍門
- 路從沙觜斷,人自渡頭來。 -- 出自宋·陳師道·沈道院有水墨壁畫奇筆也惜其窮年無賞之者賈
- 芳草斜陽,無人江渡,蓑笠漁翁。 -- 出自宋·趙長卿·柳梢青·桃杏舒紅
- 瘴雨出虹蝀,蠻煙渡江急。 -- 出自唐·殷堯藩·句
- 翠柰經園密,蒼莓渡彴斜。 -- 出自宋·宋祁·送梵才辰吉還天臺
- 塵緇去郡客,木落渡淮天。 -- 出自宋·宋祁·送炳宗巢簿
- 暖日麗花草,微云渡南溪。 -- 出自宋·張耒·感春十三首
- 開樽當勝地,飛蓋渡平湖。 -- 出自宋·張耒·和蘇仲南邵湖會飲三首
- 憶昔胡來動河朔,渡河飲馬吹胡角。 -- 出自宋·張耒·聽客話澶淵事
- 游人夸水東,揮榜渡清瀉。 -- 出自宋·張耒·渡伊水
- 灘頭水闊孤舟去,渡口風寒白鷺啼。 -- 出自宋·張耒·田家二首
- 澄波漾清洛,游子渡明鏡。 -- 出自宋·張耒·上巳日洛岸獨游寄陳永寧
- 蕭蕭空谷隱山云,渡水人歸何處村。 -- 出自宋·張耒·雪晴野望
- 青山飛白鳥,野水渡行人。 -- 出自宋·張耒·臘月書事
- 西還不遑宿,中夜渡涇水。 -- 出自唐·祖詠·夕次圃田店
- 星月浮波島,煙蘿渡石橋。 -- 出自唐·馬戴·送僧歸閩中舊寺
- 迥寺橫洲島,歸僧渡水云。 -- 出自唐·馬戴·送僧歸金山寺
- 黃河岸柳衰,城下渡流澌。 -- 出自唐·馬戴·冬日寄河中楊少尹
- 長亭晚送君,秋色渡江濆。 -- 出自唐·馬戴·江亭贈別
- 陰天瞻磧落,秋日渡遼陽。 -- 出自唐·楊巨源·贈鄰家老將
- 此日征南將,安然渡萬艘。 -- 出自唐·高駢·南海神祠
- 江上戰余陵是谷,渡頭春在草連云。 -- 出自唐·崔涂·赤壁懷古
- 兩鄉天外隔,一徑渡頭分。 -- 出自唐·崔涂·湖外送友人游邊
- 云外關山聞獨去,渡頭風雨見初來。 -- 出自唐·崔涂·和進士張曙聞雁見寄
- 忽驚石榴樹,遠出渡江來。 -- 出自唐·張說·戲題草樹
- 天上客星回,知君渡東海。 -- 出自唐·張說·送梁知微渡海東
- 只言更尚淺,未是渡河時。 -- 出自隋·陳子良·七夕觀新婦隔巷停車
- 下擔掛鉤傳密意,渡江桃葉聽遺音。 -- 出自宋·錢惟演·送高學士知越
- 瀲瀲煙波帶月華,渡頭江迥兩三家。 -- 出自宋·韓元吉·次韻趙文鼎同游鵝石五首
- 亂山斷,欹樹喚船渡。 -- 出自宋·劉辰翁·大?
- 蹙踏揚州開帝里,渡江天馬龍為匹。 -- 出自宋·張孝祥·滿江紅·千古凄涼
- 古屋叢祠,孤舟野渡。 -- 出自宋·張孝祥·踏莎行·古屋叢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