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在第5個字的詩句
毫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 書禿千兔毫,詩裁兩牛腰。 -- 出自唐·李白·醉后贈王歷陽(歷陽,和州也)
- 灑染中山毫,光映吳門練。 -- 出自唐·李白·殷十一贈栗岡硯
- 有興即揮毫,燦然存簡牘。 -- 出自宋·蘇軾·寄周安孺茶
- 霜顱隱白毫,鎖骨埋青玉。 -- 出自宋·蘇軾·書*公詩后
-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 出自唐·杜甫·夏夜嘆
- 明兮鏡秋毫些。 -- 出自宋·辛棄疾·水龍吟·聽兮清珮瓊瑤些
- 何言泰山毫末,從來天地一稊米。 -- 出自宋·辛棄疾·哨遍 秋水觀
- 俾吾為秋毫之杪,吾亦自足,不見其小;俾吾為泰山之阿,吾亦無余,不見其多。 -- 出自唐·白居易·無可奈何歌
- 薄俸等涓毫,微官同桎梏。 -- 出自唐·白居易·和夢游春詩一百韻
- 舌本雷霆,毫端風雨。 -- 出自宋·陸游·芋庵宗慧禪師真贊
- 取貲官一毫,奸桀已云富。 -- 出自宋·王安石·感事
- 試令取一毫,亦乏寸公鑷。 -- 出自宋·王安石·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
- 百里見秋毫,構云有高營。 -- 出自宋·王安石·化城閣
- 心計析秋毫,搖鉤侔懸衡。 -- 出自唐·劉禹錫·相和歌辭·賈客詞
- 緊心縛長毫,三副頗精密。 -- 出自宋·歐陽修·圣俞惠宣州筆戲書
- 豈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 -- 出自宋·歐陽修·圣俞惠宣州筆戲書
- 金壺恣灑毫端墨,玉麈交揮席上風。 -- 出自宋·歐陽修·秋日與諸君馬頭山登高
- 風拂亂云毫發盡,獨留璧月向人圓。 -- 出自宋·秦觀·四絕
- 徽音來景毫,盛事聳吳鄉。 -- 出自宋·范仲淹·依韻奉酬晏尚書見寄
- 卷之入纖毫,舒之盈八埏。 -- 出自宋·晏殊·列子有力命王充論衡有命祿極言必定之致覽之
- 摛文揮月毫,講劍淬霜鍔。 -- 出自唐·韓愈·晚秋郾城夜會聯句
- 日光千丈毫,彈指眾峰立。 -- 出自宋·范成大·大雨宿仰山,翌旦驟霽,混融云"無乃開仰山
- 不用苦求毫相現,祗教長掛水簾看。 -- 出自宋·范成大·下巖
- 非圖矚秋毫,所要分菽麥。 -- 出自宋·周邦彥·游定夫見過晡飯既去燭下目昏不能閱書感而賦
- 白玉抽一毫,綠珉已難排。 -- 出自唐·孟郊·喜符郎詩有天縱
- 病在惜白毫,往往半巧拙。 -- 出自宋·黃庭堅·林為之送筆戲贈
- 馮案一濡毫,萬言俱落紙。 -- 出自宋·司馬光·送李汝臣同年謫官導江主簿
- 詠沼邈含毫。 -- 出自南北·謝朓·和蕭中庶直石頭詩
- 劫火洞然毫末盡,此廬不壞人如舊。 -- 出自宋·白玉蟾·題丹樞先生草庵
- 詩成摛霜毫,吹噓呈天公。 -- 出自宋·白玉蟾·戲聯平字體
- 人世事,總毫末。 -- 出自清·陳維崧·送邵蘭雪歸吳門仍用前韻
- 文兮乏寸毫,武也無尺鐵。 -- 出自唐·陸龜蒙·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
- 接思強揮毫,窺詞幾焚研。 -- 出自唐·陸龜蒙·開元寺樓看雨聯句
- 君還悟,絲毫放過,畫餅不充饑。 -- 出自宋·無名氏·滿庭芳·清凈家風
- 新廟榜宸毫。 -- 出自宋·無名氏·十二時/憶少年
- 才吐天芳,毫揮月穎,更彬彬文質。 -- 出自宋·無名氏·百字歌/自度曲
- 握中一寸毫,寶匣百鏈金。 -- 出自宋·梅堯臣·傳神悅躬上人
- 醉來夜揮毫,明月為絕倒。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和吳正仲以予往南陵見寄兼惠新醞早蟹
- 是時了無毫芒益,徒有文字辯且雄。 -- 出自宋·梅堯臣·日蝕
- 明可監秋毫,供吟屬我曹。 -- 出自宋·王禹偁·中秋月
- 所得無分毫,所喪無紀極。 -- 出自宋·邵雍·未有吟
- 如何無纖毫,功德補于時。 -- 出自宋·邵雍·知幸吟
- 君今搦寸毫,意與孤鴻往。 -- 出自宋·朱翌·送鄭公績赴試金陵
- 更不許絲毫增損,具足無余。 -- 出自元·姬翼·雨中花慢·林下山間
- 不遺世一毫,以全與其身。 -- 出自宋·張耒·寄題何戢秀才琬琰堂
- 可須戶牖毫端上,自攬山河眼界中。 -- 出自宋·張耒·題綠野亭
- 聽訟破秋毫,應物利干將。 -- 出自唐·李頎·送劉四
- 全不動纖毫過玉關。 -- 出自宋·葛長庚·沁園春·要做神仙
- 指注窺厘毫。 -- 出自清·錢謙益·古詩贈新城王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