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在第5個字的詩句
毫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獨不念秋毫皆信力,舍人一嗾彭王殂。 -- 出自明·李東陽·淮陰嘆
- 纇疵痕跡毫發空,可驚可怪復可喜。 -- 出自宋·陳普·太極詩上范天碧侍郎
- 重輕較到毫厘處,鳴雁行中此白眉。 -- 出自宋·曾豐·清湘城西飛來峰三首
- 玉局摛文毫尚濕,金華開卷席猶溫。 -- 出自宋·劉克莊·辛亥各口占十絕
- 吾觀明府毫端妙,傳得尊公肘后方。 -- 出自宋·劉克莊·送大淵宰安溪七言三首
- 欲恐非關毫素事,此身元住玉溪旁。 -- 出自宋·曾幾·曾表勛畫屏
- 吹噓若自毫端出,羽翼應從肉上生。 -- 出自唐·方干·別胡中丞
- 神物護揮毫,而不告成壞。 -- 出自宋·陳造·彭尉焚巢二首
- 風煙入揮毫,江山皆動色。 -- 出自宋·陳造·招朱法曹趙宰趙予野飲
- 彌陀接引毫光照。 -- 出自宋·凈端·漁家傲·七寶池中堪下釣
- 法輪盡向毫端轉。 -- 出自宋·鄒浩·漁家傲·慧眼舒光無不見
- 當年若盡毫端計,魏狗還羞不令無。 -- 出自宋·李新·題籌筆驛
- 時時操寸毫,節篆數囊錄。 -- 出自宋·張繼先·書龍變軒事乃成頌白青城道伯
- 天下士揮毫萬字,一飲千鐘。 -- 出自宋·王以寧·滿庭芳·千古南陽
- 斂手看揮毫,光芒騰萬尺。 -- 出自宋·鄧肅·陪李梁溪游泛碧
- 圓明不損毫芒。 -- 出自宋·史浩·芰荷香·過橫塘
- 吟馀顧兔毫端滿,賦罷文犀紙面開。 -- 出自宋·虞儔·自中秋月圓木犀開后倡酬絡繹今可以止矣再書
- 或即境揮毫,圖畫入縑楮。 -- 出自宋·鄭清之·江漢亭百韻
- 非已有纖毫莫得之。 -- 出自宋·劉學箕·哨遍·木葉盡凋
- 想此援采毫,醉題揖遙峰。 -- 出自宋·程公許·過房公湖臨發廣文載酒登南樓聽隱士陳希逸彈
- 親為大,官毫未。 -- 出自宋·岳甫·滿江紅·碧海迢遙
- 如昔所見,毫發畢似。 -- 出自宋·岳珂·呂文靖亭候帖贊
- 世事一秋毫。 -- 出自宋·張榘·木蘭花慢·漸稠紅飛盡
- 既放奉歸毫,已攝復明辟。 -- 出自宋·衛宗武·伊周
- 較得失、一毫輕。 -- 出自元·王惲·望月婆羅門引
- 萬事一秋毫。 -- 出自元·胡祗*·木蘭花慢 慶翰長八十
- 分淚溢吟毫,三月十九日。 -- 出自近代·陳三立·庸庵尚書于滬上主逸社第二集適值三月十九日
- 寒窗夜摛毫,虛堂畫揮塵。 -- 出自宋·釋智圓·言志
- 顧兔霜余毫健如,銛錐妙手應時胥。 -- 出自宋·張嵲·贈筆工
- 清不受一毫,義或重萬鈞。 -- 出自宋·陳舜俞·次韻酬郟郎中
- 玉楮光動毫,瓊杯香泛席。 -- 出自宋·孔武仲·送王炳之之饒州
- 酒酣揮彩毫,意氣吞荊巫。 -- 出自明·李濂·沔陽秩滿北上漢水舟中感舊書懷卻寄污郡諸寮
- 衷丹寄秋毫,香煤染霜藤。 -- 出自宋·蔡沈·寄贈江寧劉明府
- 不敢欺秋毫,高情潔冰玉。 -- 出自宋·陳天麟·題南金慎獨齋
- 更向黃生毫末里,全家看盡劍南春。 -- 出自宋·崔鶠·觀黃筌畫花二首
- 泰華與秋毫,巨細非定論。 -- 出自宋·杜范·園丁得二小花認獻坐中屬梅津龜翁賦之且以寄
- 差殊只在毫釐際,迷復都來反覆間。 -- 出自宋·杜范·準齋誨人亹亹不倦某每侍幾席灑然若執熱之濯
- 眉長耳有毫,眸子秋水碧。 -- 出自宋·方回·次韻劉元煇喜予還家攜酒見訪三首
- 狥財析秋毫,嗜酒醉深窟。 -- 出自宋·郭印·再用前韻
- 詩鋒禿千毫,量陂吞萬頃。 -- 出自宋·郭印·問養生於曾端伯
- 乘月滌吟毫,玉碗三危露。 -- 出自宋·黃力敘·送陳隨隱江西
- 計校不滿毫,血盡死猶泣。 -- 出自宋·李復·答屈爽
- 市井茍喜毫{嫠女換百}親,節義動以肝膽許。 -- 出自宋·李復·論交
- 千里待看毫末去,萬家攢作畫圖來。 -- 出自宋·李覯·宜春臺
- 麈尾散銀毫,茶面噴雪乳。 -- 出自宋·李若水·綠漪軒遇雨與任才仲定韻賦
- 滄溟豈隔毫芒內,憶劫皆歸瞬息間。 -- 出自宋·李受·題太平興國宮
- 半斤八兩,毫發無虧。 -- 出自宋·釋可湘·偈頌一百零九首
- 畫得這般毫相,出生入死降魔。 -- 出自宋·釋明辯·自贊三首
- 都緣妙得毫端趣,豎抹橫托總不妨。 -- 出自宋·釋師范·花光十梅·高下隨宜
- 希奇妙相毫端上,五濁眾生知未知。 -- 出自宋·釋心月·泛蓮觀音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