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在第4個字的詩句
旌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 出自唐·李白·豫章行
- 心魂逐旌旃。 -- 出自唐·李白·古風(fēng)其六
- 誤隨弓旌落塵土,坐使鞭箠環(huán)呻呼。 -- 出自宋·蘇軾·李杞寺丞見和前篇復(fù)用元韻答之
- 不見雙旌出,空令九陌遷。 -- 出自宋·蘇軾·雪后便欲與同僚尋春一病彌月雜花都盡獨牡丹
- 庾嶺銘旌暗,秦淮舊宅荒。 -- 出自宋·蘇軾·張庖民挽詞
-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干旄
- 風(fēng)雷動,旌旗奮,是人寰。 -- 出自·毛澤東·水調(diào)歌頭·重上井岡山
- 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 -- 出自唐·杜甫·哀江頭
- 江雨銘旌濕,湖風(fēng)井徑秋。 -- 出自唐·杜甫·重題
- 風(fēng)雨暗,旌旗濕。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 送信守鄭舜舉被召
- ]尋幽駐旌軒,選勝回賓御。 -- 出自唐·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
- 前驅(qū)駐旌旆,偏坐列笙竽。 -- 出自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
- 兩片紅旌數(shù)聲鼓,使君艛艓上巴東。 -- 出自唐·白居易·入峽次巴東
- 空見銘旌向月翻。 -- 出自唐·白居易·夜哭李夷道
- 六纛雙旌萬鐵衣,并汾舊路滿光輝。 -- 出自唐·白居易·送令狐相公赴太原
- 征西舊旌節(jié),從此向河源。 -- 出自唐·王維·送岐州源長史歸(同在崔常侍幕中,時常侍已
- 蝙拂簾旌終展轉(zhuǎn),鼠翻窗網(wǎng)小驚猜。 -- 出自唐·李商隱·正月崇讓宅
- 罷執(zhí)霓旌上醮壇,慢妝嬌樹水晶盤。 -- 出自唐·李商隱·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時蔡京在坐,京曾為
- 紅卷簾旌濕,潤生衣焙香。 -- 出自宋·陸游·夜雨
- 風(fēng)度簾旌紅浪颭,窗明香岫碧云橫。 -- 出自宋·陸游·南窗睡起
- 不道弓旌誤,虞人自畏招。 -- 出自宋·陸游·貧居
- 今君拜旌戟,凜凜近霜臺。 -- 出自唐·杜牧·送張判官歸兼謁鄂州大夫
- 夾砌陳旌旝,褰簾進(jìn)佩環(huán)。 -- 出自宋·王安石·見遠(yuǎn)亭上王郎中
- 寒光照旌節(jié),關(guān)路曉無塵。 -- 出自唐·劉禹錫·和令狐相公入潼關(guān)
- 山晚銘旌去,郊寒騎吹回。 -- 出自唐·岑參·故河南尹岐國公贈工部尚書蘇公挽歌二首
- 羽蓋霓旌何處在,空留藥臼向人間。 -- 出自唐·岑參·題觀樓
- 只得銘旌數(shù)尺題。 -- 出自宋·秦觀·陳用之學(xué)士挽詞
- 后乘抗旌。 -- 出自魏晉·曹植·責(zé)躬
- 青幟白旌相次來。 -- 出自唐·溫庭筠·昆明池水戰(zhàn)詞
- 露滴彩旌云繞秋,誰信壺中,別有笙歌地。 -- 出自宋·晏殊·蝶戀花·紫府群仙名籍秘
- 露滴彩旌云繞袂。 -- 出自宋·晏殊·鵲踏枝/蝶戀花
- 巳愧雙旌古晉陵,更堪一節(jié)古羊城。 -- 出自宋·楊萬里·新除廣東常平之節(jié)感恩書懷
- 白馬雙旌隊,青山八陣圖。 -- 出自唐·元稹·哭呂衡州六首
- 松門駐旌蓋,薜幄引簪裾。 -- 出自唐·李嶠·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yīng)制
- 露薤丹旌舉,風(fēng)楊組帳虛。 -- 出自宋·范成大·新安侯夫人俞氏挽詞
- 盡卷簾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納山光。 -- 出自宋·范成大·四月五日集陳園照山堂
- 七郡雙旌貴,人皆不憶回。 -- 出自唐·王建·送鄭權(quán)尚書南海
- 萬里雙旌汾水上,玉鞭遙指白云莊。 -- 出自唐·王建·田侍郎歸鎮(zhèn)
- --裴幼清旌麾間翠幄,簫鼓來朱轓。 -- 出自唐·顏真卿·登峴山觀李左相石尊聯(lián)句
- 今朝送旌旆,一減魯儒羞。 -- 出自唐·盧綸·送鮑中丞赴太原
- 迢遞瞻旌纛,浮陽寄詠言。 -- 出自唐·賈島·寄滄州李尚書
- 歸騎雙旌遠(yuǎn),歡生此別中。 -- 出自唐·賈島·送李騎曹
- 憶當(dāng)擁旌旗,千騎相排豗。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周法曹游青原山寺
- 春風(fēng)吹旌旂,先聲遍城堡。 -- 出自宋·蘇轍·送李誠之知瀛州
- 燈引雙旌萬點紅,傾城車馬在城東。 -- 出自宋·蘇轍·留守與賓客會開元龍興寺觀燈余有故不預(yù)中夜
- 今日簾旌秋縹緲,長天飛去一秋鴻。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265
- 上閣還旌節(jié),明廷覲冕旒。 -- 出自宋·林逋·送王舍人罷兩浙憲赴闕
- 汴路揚(yáng)旌出,吳門擁節(jié)巡。 -- 出自宋·曾鞏·送任逵度支監(jiān)嵩山崇福宮
- 翠幰霓旌夾露臺,夜涼宮扇月中開。 -- 出自宋·曾鞏·和御制上元觀燈
- 隴首紅旌急,樽前悴幕重。 -- 出自宋·司馬光·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