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在第4個字的詩句
旌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飲馬懸旌。 -- 出自南北·謝朓·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yīng)詔詩 十
- 載筆陪旌棨。 -- 出自南北·謝朓·始出尚書省詩
- 何似許旌陽,西山煮白石。 -- 出自宋·白玉蟾·感詠十解寄呈楊安撫
- 翼翼高旌轉(zhuǎn),鏘鏘鳳輦飛。 -- 出自唐·宋之問·松山嶺應(yīng)制
- 司命旍旌未下來,焚香抱簡凝神立。 -- 出自唐·陸龜蒙·句曲山朝真詞二首·迎真
- 余來拜旌戟,詔下之明年。 -- 出自唐·陸龜蒙·引泉詩
- 遠(yuǎn)日寒旌暗,長風(fēng)古挽哀。 -- 出自唐·王灣·哭補闕亡友綦毋學(xué)士
- 漢驛雙旌度,胡沙七騎過。 -- 出自唐·錢起·送王使君赴太原行營
- 鐃管隨旌旆,高秋遠(yuǎn)上巴。 -- 出自唐·司空曙·送盧使君赴夔州
- 蘇武節(jié)旌盡,李陵音信稀。 -- 出自唐·張祜·邊思
- 北闕華旌在,東方曙景新。 -- 出自宋·無名氏·晨光動翠華
- 城上卓旌旗,樓中望烽燧。 -- 出自宋·王禹偁·對雪
- 群峰擁旌幢,巨石羅劍戟。 -- 出自宋·邵雍·登封縣宇觀少室
- 南館列旌麾。 -- 出自隋·江總·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詩
- 愿言雙旌導(dǎo)前路,飛致鳳花開處是桐鄉(xiāng)。 -- 出自宋·陳著·送邑簿阮杏山解任
- 漫引雙旌非敏政,馀波須仰富民侯。 -- 出自宋·宋祁·寄獻淮陽陳相公
- 岸峻雙旌駐,橋橫一水長。 -- 出自宋·宋祁·按務(wù)東橋駐望
- 絳節(jié)霓旌何處,松庭玉座蕭然。 -- 出自宋·張耒·和子瞻西太一宮祠二首
- 千里曳旌旗。 -- 出自南北·薛道衡·從駕天池應(yīng)詔詩
- 露濕銘旌重,風(fēng)吹鹵簿前。 -- 出自唐·李頎·達(dá)奚吏部夫人寇氏挽歌
- 廣陌雙旌去,平沙萬里看。 -- 出自唐·楊巨源·和呂舍人喜張員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
- 王濬愛旌旗,梁竦勞州縣。 -- 出自唐·楊巨源·題趙孟莊
- 曾罷雙旌瞻白日,猶將一劍許黃云。 -- 出自唐·楊巨源·贈李傅
- 都門送旌節(jié),符竹領(lǐng)諸侯。 -- 出自唐·李益·送襄陽李尚書
- 金甲銀旌盡已回,蒼茫羅袖隔風(fēng)埃。 -- 出自唐·李益·過馬嵬二首 [第二首一作李遠(yuǎn)詩]
- 多雨銘旌故,殘燈素帳閑。 -- 出自唐·張喬·哭陳陶
- 昔擁雙旌在{左豆右斗}城,今朝孤館語同名。 -- 出自宋·寇準(zhǔn)·經(jīng)郴州永興驛
- 離唱斷、旌旗卻卷春還。 -- 出自宋·毛滂·八節(jié)長歡
- 電轉(zhuǎn)雙旌雨結(jié)愁,水流行色過芳洲。 -- 出自宋·毛滂·代張?zhí)m送太守
- 暫擁紅旌到郡新,相知情似舊交親。 -- 出自宋·魏野·酬和知府李殿院見訪之什往來不休因成四首
- 波浪濺旌旗,東浮竭禹祠。 -- 出自宋·魏野·陪喬職方泛舟之三門竭禹祠
- 十年敢旌麾意,兩部空遺鼓吹聲。 -- 出自宋·韓元吉·曉霽再用前韻二首
- 彩仗龍旌拂曙輕,朝朝東閣坐先生。 -- 出自明·袁宏道·擬宮詞七首
- 既薦羽旌文化啟,還呈干鏚武威揚。 -- 出自唐·武則天·唐大饗拜洛樂章·齊和
- 平日華旌過里巷,此時丹旐下巖扉。 -- 出自唐·朱長文·黃朝散挽詩
- 翠節(jié)紅旌相向。 -- 出自宋·向子諲·更漏子·鵲橋邊
- 燕拂簾旌,鼠窺窗網(wǎng),寂寂飛螢來去。 -- 出自宋·呂渭老·百宜嬌/眉嫵
- 華表自旌新進士,廢人并起躄浮屠。 -- 出自宋·方岳·郡為表弟程起狀元坊并為陳人重起省元坊
- 寒日嚴(yán)旌戟,晴風(fēng)出管弦。 -- 出自唐·姚合·送裴大夫赴亳州
- 我后顯旌,不伐不矜。 -- 出自宋·曾豐·今日何夕
- 采旄翠旌,流蘇葆羽。 -- 出自隋·佚名·嘉泰二年恭上太皇太后尊號八首
- 孔蓋翠旌,降集于庭。 -- 出自隋·佚名·祀先蠶六首
- 降輿卻旌,于茲享御。 -- 出自隋·佚名·司中司命五首
- 終日隨旌旆,何時罷鼓鼙。 -- 出自唐·令狐楚·從軍詞五首
- 風(fēng)卷雙旌雪覆韉,遠(yuǎn)騎白馬出行邊。 -- 出自明·高啟·送滎陽公行邊
- 告善雕旌建,收冤錦旆張。 -- 出自唐·沈佺期·答魑魅代書寄家人
- 爽氣臨旌戟,朝光映冕旒。 -- 出自唐·沈佺期·和崔正諫登秋日早朝
- 去歲擁、旌旗稱太守。 -- 出自宋·劉克莊·最高樓·南岳後
- 少時弓旌頻招呼,北走淮水東陪都。 -- 出自宋·劉克莊·五和
- 謝遣弓旌久掩關(guān),十年坐閱幾蒲團。 -- 出自宋·劉克莊·送伯紀(jì)禮部造朝兼簡息庵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