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在第2個字的詩句
旌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懸旌要路口,倚劍短亭中。 -- 出自唐·杜甫·寄司馬山人十二韻
- 霓旌不肯駐,又歸武夷川。 -- 出自唐·白居易·送毛仙翁 江州司馬時作。
- 懸旌心宛轉,束楚意綢繆。 -- 出自唐·白居易·想東游五十韻
- 雙旌前獨步,五馬內偏騎。 -- 出自唐·白居易·有小白馬乘馭多時,奉使東行至稠桑驛,溘然
- 銘旌官重威儀盛,騎吹聲繁鹵簿長。 -- 出自唐·白居易·元相公挽歌詞三首
- 懸旌寒日映。 -- 出自唐·王維·故南陽夫人樊氏挽歌
- 霓旌仙仗空遺堵,甃缺臺傾知幾春! -- 出自宋·陸游·護國天王院故神霄玉清萬壽宮也廢圮略盡而規
- 高旌縹緲嚴玉帳,畫角悲壯傳霜風。 -- 出自宋·陸游·夜觀秦蜀地圖
- 三旌五鼎俱妄想,致一工夫在存養。 -- 出自宋·陸游·存養堂為汪叔潛作
- 銘旌官職眼前事,史冊姓名身後憂。 -- 出自宋·陸游·雨夕枕上作
- 前旌一幅粉書名,行路知君亦涕零。 -- 出自宋·王安石·河中使君修撰陸公挽辭三首
- 銘旌蕭颯九秋風,薤露悲歌落月中。 -- 出自宋·王安石·文元賈公挽辭二首
- 前旌轉谷去,后騎踏橋聲。 -- 出自唐·劉禹錫·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鎮南梁
- 前旌光照日,后騎蹙成花。 -- 出自唐·劉禹錫·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 銘旌門客送,騎吹路人看。 -- 出自唐·岑參·成王挽歌
- 雙旌榮照路,博帶儼盈庭。 -- 出自宋·歐陽修·與謝三學士唱和八首·和國庠勤講之什
- 銘旌暮暗黃梅雨,鄉路秋橫碧玉夫。 -- 出自宋·秦觀·陳承事挽詞
- 虹旌排陣堞,火傘御靈官。 -- 出自宋·秦觀·觀寶林塔張燈次胡瑗韻
- 簾旌浪卷金泥鳳。 -- 出自宋·晏殊·木蘭花/玉樓春
- 陰旌時摎流,帝鼓鎮訇磕。 -- 出自唐·韓愈·秋雨聯句
- 銘旌二千里,處處哭歸舟。 -- 出自宋·楊萬里·故太恭人董氏挽詞五首
- 翠旌綠纛夾車輪,龍作長身鐵作鱗。 -- 出自宋·楊萬里·官
- 雙旌過易水,千騎入幽州。 -- 出自唐·韓翃·奉送王相公縉赴幽州巡邊(一作張繼詩)
- 回旌駐蹕降靈場,焚香奠醑邀百祥。 -- 出自唐·李嶠·汾陰行
- 雙旌暮卷小舂容,畫棟云生笑語中。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韻知郡安撫九日南樓宴集
- 雙旌奠侯服,三節臨江滸。 -- 出自宋·范成大·寄贈泉石使李元直入覲
- 弓旌搜俊良,圭衡略無遺。 -- 出自宋·周邦彥·贈常熟賀公叔隱士
- 霓旌鳳蓋到雙闕,臺上重重歌吹發。 -- 出自唐·張籍·楚宮行
- 揚旌過隴頭,隴水向西流。 -- 出自唐·張籍·送遠使
- 擁旌臨合浦,上印臥長沙。 -- 出自唐·劉長卿·贈元容州
- 雙旌誰道來何暮,萬井如今有幾人。 -- 出自唐·劉長卿·奉送賀若郎中賊退后之杭州
- 雙旌擁萬戟,中有霍嫖姚。 -- 出自唐·韋應物·廣陵行
- 揚旌來冉冉,卷旆去堂堂。 -- 出自宋·文天祥·思蒲塘
- 歸旌告東捷,斗騎傳西敗。 -- 出自唐·高適·贈別王十七管記
- 紅旌渭陽騎,幾日勞登涉。 -- 出自唐·盧綸·秋中野望寄舍弟綬兼令呈上西川尚書舅
- 妙旌循吏德,持悅庶氓心。 -- 出自唐·李隆基·賜崔日知往潞州
- 以旌招虞人,賤者不肯尸。 -- 出自宋·黃庭堅·漫尉
- 雙旌千騎駢東陌,獨有羅敷望上頭。 -- 出自唐·薛濤·送鄭資州
- 翠旌稍亂起,犀角筍初勻。 -- 出自宋·蘇轍·詠竹二首
- 龍旌昏朔霧,鳥陣卷寒風。 -- 出自唐·盧照鄰·雜曲歌辭·結客少年場行
- 虹旌乍升沒。 -- 出自南北·沈約·和竟陵王游仙詩
- 虹旌迢遞。 -- 出自南北·沈約·九日侍宴樂游苑詩
- 揚旌水華變。 -- 出自南北·沈約·從齊武帝瑯琊城講武應詔詩
- 霓旌散。 -- 出自宋·朱敦儒·相見歡·當年兩上蓬瀛
- 銘旌遠明滅,騎吹去低昂。 -- 出自宋·司馬光·故相國潁公挽歌辭三首
- 蜺旌羾天起,練甲洗兵回。 -- 出自宋·司馬光·和君貺宴張氏梅臺
- 丹旌倚輤車,榮辱盡虛無。 -- 出自宋·司馬光·哭公素
- 雙旌回去行人發,一帶長皋煙雨微。 -- 出自宋·司馬光·留別逢吉
- 簾旌烘日繡波翻。 -- 出自元·元好問·朝中措·簾旌烘日繡波翻
- 霓旌翠羽蓋,射兕云夢林。 -- 出自唐·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