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在第2個字的詩句
旌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雙旌明日留難住。 -- 出自宋·侯置·青玉案·東風一夜吹晴雨
- 雙旌古良吏,萬卷老書生。 -- 出自宋·樓鑰·趙待制挽詞
- 揚旌忽作梓潼行,去路六千抑何迥。 -- 出自宋·樓鑰·送虞仲房赴潼川漕
- 神旌北指虜屢隳,天雖悔禍庭未犁。 -- 出自宋·樓鑰·寄題臨江徐秘閣儒榮堂
- 揚旌鳴鼓吹,賁此蓬蓽陋。 -- 出自宋·樓鑰·送制帥林和叔歸
- 丹旌嗟莫挽,忍聽薤歌聲。 -- 出自宋·廖行之·挽劉學諭玗
- 銘旌搖曳淚沾巾,為惜賢才生死分。 -- 出自宋·廖行之·挽諳宣教秉二首
- 心旌忽為家山起,遙憶瀟湘鱠鱸尾。 -- 出自宋·廖行之·再次前韻
- 三旌之位不足貴,萬鐘於我其何加。 -- 出自宋·廖行之·和陳必強韻
- 弓旌不可挽,芻牧政旁搜。 -- 出自宋·趙蕃·呈楊謹仲監廟三首
- 簾旌微動,沈篆煙消,午枕余清。 -- 出自宋·趙師俠·訴衷情·清和時候雨初晴
- 霓旌絳節下云天。 -- 出自宋·盧炳·畫堂春·輕紅桃杏斗嬌妍
- 心旌暗許良人隨,那知中道前議非。 -- 出自宋·劉學箕·妾薄命
- 弓旌誤誘去,歡息可中悔。 -- 出自宋·程公許·鎖宿余半月得讀書喜而有賦
- 旆旌揚風出子午,笳鼓動地超三秦。 -- 出自宋·程公許·壽制使董侍郎
- 霓旌鶴駕。 -- 出自宋·劉子寰·解語花·龍沙殿臘
- 望旌旗、獵獵搖空,故人天遠。 -- 出自宋·吳潛·賀新郎·煙樹瓜洲岸
- 霓旌龍節更號令,長江萬里消狼烽。 -- 出自宋·王柏·薰風歌代壽節齋
- 未旌平涼家,方起鄒陽獄。 -- 出自宋·李曾伯·丁亥紀蜀百韻
- 雙旌整頓雙泉了,歸佐清朝澤廣區。 -- 出自宋·李曾伯·瓊筦雇守示和愚溪詩用韻餞之
- 上旌其言,擢第南官。 -- 出自宋·趙汝騰·贈衡陽簿林士愷
- 心旌久搖搖,夢寐在屋壁。 -- 出自宋·王奕·和徐中丞容齋舊泰山一百四韻贄見
- 想旌旗一路,又添春色。 -- 出自宋·劉鑒·滿江紅·裊裊春幡
- 雙旌五馬人間貴,千里共騰歡笑。 -- 出自宋·歐陽朝陽·摸魚兒·正當紱麟時候
- 雙旌聲勢雖云貴。 -- 出自宋·崔木·虞美人·春來秋往何時了
- 霓旌降節,縹緲蓬瀛里。 -- 出自宋·李商英·洞仙歌·霓旌降節
- 雙旌不可駐,風雪路岐分。 -- 出自唐·武元衡·竇三中丞去歲有臺中五言四韻未及酬報,今領
- 抗旌回廣漠,撫劍動旄頭。 -- 出自唐·呂溫·奉送范司空赴朔方
- 心旌繞門闌,意往身縶維。 -- 出自宋·王炎·送王右司移江西憲
- 霓旌著地云初駐,金奏掀天月欲斜。 -- 出自唐·曹唐·穆王宴王母于九光流霞館
- 駐旌元帥遺風在,擊缶高人逸興酣。 -- 出自唐·張祎·題擊甌樓
- 霓旌引上大羅天,別領新銜意自憐。 -- 出自唐·翁承贊·擢進士
- 雙旌馳縣道,百越從軺車。 -- 出自唐·徐鉉·送史館高員外使嶺南
- 高旌天外駐,寒角月中吹。 -- 出自唐·法振·送常大夫赴朔方
- 功旌丹品瑩,產陽魂,奮威烈。 -- 出自元·王吉昌·愛蘆花 以上會真集卷之五
- 紅旌微動,簾展浪花移暝。 -- 出自元·朱唏顏·魚游春水 壽徐仁靜其 樂魯常
- 蓉旌羽節降白日,紫蓋石廩騰清秋。 -- 出自明·張以寧·題張起原舟中看山圖
- 牙旌西駐小沙河,結隊爭看碧玉珂。 -- 出自明·孫承宗·閱中右所鹽場
- 霓旌似系單于頸,獵騎如破匈奴營。 -- 出自宋·田錫·圣主平戎歌
- 霓旌搖曙景,鳳吹繞春云。 -- 出自宋·釋惠崇·句
- 前旌拂講樹,垂佩耀童衿。 -- 出自宋·石介·留守待制視學
- 蜺旌疑可遲,丹洞擬深投。 -- 出自宋·張嵲·余於六月初三日泛舟至奇石洞留題洞中一首
- 雙旌雖有舊,道路亦勞形。 -- 出自宋·趙師秀·送謝耘之無為
- 銘旌一丈裊寒煙,淚逐西風灑道邊。 -- 出自宋·劉宰·悼里中百歲張翁
- 弓旌萬里會,蘭玉一家榮。 -- 出自宋·孔武仲·謝彥成子侄四人同時登科調官南歸
- 霓旌羽蓋何時返,悵望洪崖阻拍肩。 -- 出自宋·孔武仲·陳翰林游天池約相會于棲賢久之不至
- 前旌已賀洗兵雨,飛鳥猶驚卷陣云。 -- 出自明·王守仁·喜雨(南贛作)
- 霓旌去后無消息,猶有仙韶動俗聽。 -- 出自宋·吳黯·因公檄按游黃山
- 雙旌出郡府,五馬嘶江郛。 -- 出自明·李濂·沔陽秩滿北上漢水舟中感舊書懷卻寄污郡諸寮
- 霓旌玉弭有光輝,西湖蒲柳生顏色。 -- 出自宋·晁公溯·懷浙中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