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在第6個字的詩句
折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捫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 出自南北·范云·送沈記室夜別
-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 出自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 春夜洛陽城聞笛
-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 出自·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 萬里波心誰折得?夕陽影里碎殘紅。 -- 出自·王寀·浪花
-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 出自··
-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 出自唐·李白·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
- 無令長相憶,折斷綠楊枝。 -- 出自唐·李白·宣城送劉副使入秦
- 結桂空佇立,折麻恨莫從。 -- 出自唐·李白·夕霽杜陵登樓寄韋繇
- 苦被多情相折挫。 -- 出自宋·蘇軾·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
- 今日忽不樂,折盡園中花。 -- 出自宋·蘇軾·送筍芍藥與公擇二首
- 不折亦安用,折去還可嗟。 -- 出自宋·蘇軾·送筍芍藥與公擇二首
- 應虞已斃蛇,折尾時一蠢。 -- 出自宋·蘇軾·李公擇過高郵見施大夫與孫莘老賞花詩憶與仆
- 人間有此客,折簡呼不難。 -- 出自宋·蘇軾·昨見韓丞相言王定國今日玉堂獨坐有懷其人
- 花似去年堪折贈,插花人去淚闌干。 -- 出自宋·蘇軾·講武臺南有感?此詩為黃庭堅作?
- 諸郎更何事,折箠鞭其雛。 -- 出自宋·蘇軾·送范純粹守慶州
- 舞于盤渦,冰折雷解。 -- 出自宋·蘇軾·何公橋
- 系舟淮北雨折軸,系舟淮南風斷橋。 -- 出自宋·蘇軾·再過泗上二首
- 自古函牛多折足。 -- 出自宋·蘇軾·次韻周穜惠石銚
- 重以五斗米,折腰營口腹。 -- 出自宋·蘇軾·歐陽叔弼見訪誦陶淵明事嘆其絕識叔弼既去感
- 夢蘭他日應,折桂早年知。 -- 出自唐·杜甫·同豆盧峰知字韻
- 揚鑣隨日馭,折檻出云臺。 -- 出自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
- 近辭痛飲徒,折節萬夫后。 -- 出自唐·杜甫·將適吳楚,留別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諸公,得
- 伏枕君寂寂,折腰我營營。 -- 出自唐·白居易·酬楊九弘貞長安病中見寄
- 小樹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兩三條。 -- 出自唐·白居易·楊柳枝詞八首
- 濯足云水客,折腰簪笏身。 -- 出自唐·白居易·招王質夫 自此后詩,為周至尉時作。
- 憶昨為吏日,折腰多苦辛。 -- 出自唐·白居易·寄題周至廳前雙松 兩松自仙游山移植縣廳。
- 霜摧桃李風折蓮,真娘死時猶少年。 -- 出自唐·白居易·真娘墓 墓在虎丘寺。
- 肯向泥中拋折劍,不收重鑄作龍泉。 -- 出自唐·白居易·聞李尚書拜相因以長句寄賀微之
- 南園露葵朝折,東谷黃粱夜舂。 -- 出自唐·王維·田園樂七首(一作輞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
- 黃花縣西九折坂,玉樹宮南五丈原。 -- 出自唐·王維·送崔五太守
- 懸頭曾苦學,折臂反成醫。 -- 出自唐·李商隱·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 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 -- 出自清·納蘭性德·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
- 那似宦游時,折盡長亭柳。 -- 出自宋·陸游·生查子
- 輕用鏌邪終折缺,善刀何止解千牛。 -- 出自宋·陸游·道室雜詠
- 東鄰麴道士,折簡也能呼。 -- 出自宋·陸游·秋冬之交雜賦
- 春入陂湖已折冰,流年誰解系長繩? -- 出自宋·陸游·初春
- 邀月對我影,折花插我巾,花月成三友,江海為四鄰。 -- 出自宋·陸游·乙巳秋暮獨酌
- 高秋得佳日,折簡喚諸彥。 -- 出自宋·陸游·聞勾龍司戶會客山亭送酒殽及橄欖并簡諸同僚
- 雞鳴原前風折樹,夜到雙流雨如注。 -- 出自宋·陸游·夜宿二江驛
- 酒舍胡姬歌折柳,江津洮馬惜障泥。 -- 出自宋·陸游·夢行益昌道中賦
- 湖中有高士,折簡恐難招。 -- 出自宋·陸游·村游
- 籬東菊徑深,折得自孤吟。 -- 出自唐·杜牧·折菊
- 照水空自愛,折花將遺誰。 -- 出自唐·孟浩然·春意
-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 出自唐·孟浩然·九日得新字
- 欹枕晝眠靜,折巾秋鬢疏。 -- 出自唐·劉禹錫·聞董評事疾因以書贈
- 但得玄暉曾折簡,何須平子更安題。 -- 出自宋·秦觀·次韻參寥三首
- 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憐羈客尚飄蓬。 -- 出自唐·溫庭筠·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
- 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 -- 出自唐·王勃·相和歌辭·采蓮歸
- 聞風無半面,折簡兩相知。 -- 出自宋·楊萬里·近故太師左丞相魏國文忠京公挽歌辭三首
- 揀得新開便折將,忽然到晚歛花房。 -- 出自宋·楊萬里·瓶中紅白二蓮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