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在第6個字的詩句
折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一枝無處贈,折得自孤吟。 -- 出自宋·無名氏·臨江仙·昨夜新陽回候館
- 強仕宜為攀折客,須知富貴催人。 -- 出自宋·無名氏·臨江仙·三葉翠蓂開子月
- 也須煩、玉手折將來,和明月。 -- 出自宋·無名氏·滿江紅·林外溪邊
- 萬木經(jīng)霜凍折,孤根獨報春來。 -- 出自宋·無名氏·西江月·萬木經(jīng)霜凍折
- 總向來秋高折桂,麻衣?lián)Q取藍(lán)袍綠。 -- 出自宋·無名氏·賀新郎·喜動神仙屋
- 孫枝秀,桂枝折。 -- 出自宋·無名氏·瑞鶴仙·正迎長佳節(jié)
- 行人立馬,手折江梅,紅萼素英初發(fā)。 -- 出自宋·無名氏·選冠子·憔悴江山
- 疏林萬木凍折,孤根獨犯,曉霜回暖。 -- 出自宋·無名氏·選冠子·庾嶺煙光
- 昨夜窗前都折盡,忽疑君。 -- 出自宋·無名氏·愁倚欄/春光好
- 近看柳腰似折。 -- 出自宋·無名氏·清平令破子/清平樂
- 搖扇無定響,折干時聞落。 -- 出自宋·梅堯臣·春風(fēng)
- 楚匠斲山骨,折檀為轉(zhuǎn)臍。 -- 出自宋·梅堯臣·茶磨二首
- 俛作程鄉(xiāng)尉,折腰還自甘。 -- 出自宋·梅堯臣·任適尉烏程
- 一落該網(wǎng)中,折節(jié)長俯躬。 -- 出自宋·梅堯臣·送楊辯青州司理
- 浣衣思越婦,折筍擬江童。 -- 出自宋·梅堯臣·泛舟和持國
- 窮山遠(yuǎn)道車折軸,深井渴汲綆不續(xù)。 -- 出自宋·梅堯臣·釋滯
- 承顏茍不虧,折腰未為辱。 -- 出自宋·王禹偁·送朱九齡
- 鑠金在眾口,折軸由群輕。 -- 出自宋·晁補之·感興五首次韻和李希孝三
- 我今正是鳥折翼,肺病三年廣文直。 -- 出自宋·晁補之·贈楊景平
- 玉蕊今誰攀折,詩人此日凄涼。 -- 出自宋·陳師道·西江月·淺色千重柔葉
- 別塢時聽風(fēng)折竹,斷橋閑看水流澌。 -- 出自宋·趙長卿·浣溪沙
- 誰是章臺欲折人。 -- 出自宋·趙長卿·減字木蘭花·柳絲搖翠
- 萬木都由冬折磨,孤根卻做老生涯。 -- 出自宋·陳著·七十見梅有感
- 豈意老軀幾折臂,未能扃戶日高眠。 -- 出自宋·陳著·次前韻示前人
- 郎指蓮房妾折絲,蓮不到頭絲不止。 -- 出自宋·張耒·江南曲
- 但知飲美酒,折取共朝盤。 -- 出自宋·張耒·四月之初風(fēng)雨凄冷如窮秋兀坐不夜堂二首
- 孤輪曳獨繭,折管韻哀傷。 -- 出自宋·張耒·莎雞
- 三更堂下霜折木,坐上美人鳴寶瑟。 -- 出自宋·張耒·寒夜擁爐有懷淮上
- 夜霜漫屋風(fēng)折竹,我乃與君在空谷。 -- 出自宋·張耒·晨起苦寒
- 霹靂振秋岳,折松橫洞門。 -- 出自唐·馬戴·黃神谷紀(jì)事
- 小縣情未愜,折腰君莫辭。 -- 出自唐·李頎·贈別高三十五
- 重編空堆塵,折簡久枯汗。 -- 出自宋·王令·寄滿子權(quán)
- 尋僧雖不遇,折得菊花歸。 -- 出自宋·翁卷·尋僧
- 作吏不妨三折臂,搜詩空費九回腸。 -- 出自宋·陳與義·感懷
- 乘興挈一壺,折荷以為盞。 -- 出自唐·曹鄴·從天平節(jié)度使游平流園
- 掩涕守春心,折蘭還自遺。 -- 出自南北·湯惠休·楊花曲
- 淮陰有逸將,折羽謝翻飛。 -- 出自南北·吳邁遠(yuǎn)·長別離
- 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 -- 出自唐·雍陶·題情盡橋
- 歸山終未遂,折桂復(fù)何時。 -- 出自宋·寇準(zhǔn)·閑夜圍棋作
- 插花狂隨幘,折屐醉爭棋。 -- 出自宋·韓元吉·送梁士衡歸余杭
- 淵明一縣尹,折腰憎督郵。 -- 出自宋·韓元吉·歸樂堂
- 斷腸草,伴幾折眉痕,幾點啼痕。 -- 出自宋·張炎·憶舊游·記凝妝倚扇
- 蝶與周俱夢,折一枝聊寄,古意殊真。 -- 出自宋·張炎·憶舊游·笑銘崖筆倦
- 暈蘚枯槎半折,影浮波、渴龍倒窺。 -- 出自宋·張炎·尾犯·一白受春知
- 不學(xué)朱云能折檻,空羞獻(xiàn)納在丹墀。 -- 出自唐·耿湋·贈別劉員外長卿
- 園吏無端偷折去,鳳城從此有雙身。 -- 出自宋·王琪·紅梅
- 歲月曾幾何,折北俱披靡。 -- 出自宋·方岳·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
- 涉世曾經(jīng)幾折肱,徑須歸臥北村燈。 -- 出自宋·方岳·次韻陳料院
- 摘花盈手露,折竹滿庭煙。 -- 出自唐·姚合·游春十二首
- 繞行香爛熳,折贈意纏綿。 -- 出自唐·姚合·和李補闕曲江看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