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在第3個字的詩句
折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 出自隋·佚名·送別詩
- 相將折楊柳,爭取最長條。 -- 出自·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 去年折贈行人遠,今年恨、依然纖手。 -- 出自宋·吳文英·花心動·柳
- “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風及第花。”的意思及全詩翻譯鑒賞 -- 出自··
- “馬上折殘江北柳,舟中開盡嶺南花”全詩鑒賞 -- 出自··
- 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 出自··
- 群輕折軸,下沉黃泉。 -- 出自唐·李白·雪讒詩贈友人
- 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 -- 出自唐·李白·折楊柳
- 爾能折芳桂,吾亦采蘭若。 -- 出自唐·李白·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 何以折相贈,白花青桂枝。 -- 出自唐·李白·秋山寄衛慰張卿及王徵君
- 金花折風帽,白馬小遲回。 -- 出自唐·李白·高句驪
- 揮手折若木。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四十一
- 章臺折盡青青柳。 -- 出自宋·蘇軾·蝶戀花·一顆櫻桃樊素口
- 我欲折繻留此老,緇衣誰作好賢詩。 -- 出自宋·蘇軾·次韻李修孺留別二首
- 破槽折杵向墻角,亦其遭遇有伸屈。 -- 出自宋·蘇軾·次韻黃夷仲茶磨
- 應調折弦琴,自和撚須句。 -- 出自宋·蘇軾·梅圣俞之客歐陽晦夫使工畫茅庵己居其中一琴
- )攀折為誰哉。 -- 出自宋·蘇軾·謝郡人田賀二生獻花
- 子有折足鐺,中容五合陳。 -- 出自宋·蘇軾·贈月長老
- 常支折腳鼎,自煮花蔓菁。 -- 出自宋·蘇軾·狄韶州煮蔓菁蘆菔羹
- 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 -- 出自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 馬驚折左臂,骨折面如墨。 -- 出自唐·杜甫·戲贈友二首
- 馀寒折花卉,恨別滿江鄉。 -- 出自唐·杜甫·送大理封主簿五郎親事不合卻赴通州,主簿前
- 一笑折、秋英同嘗,弄香挼蕊。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風卷庭梧
- 長條折盡還依舊。 -- 出自宋·辛棄疾·菩薩蠻·無情最是江頭柳
- 等閑折盡,玉斧重倩修月。 -- 出自宋·辛棄疾·念奴嬌·道人元是
- 垂楊折盡只啼鴉,把離愁勾引。 -- 出自宋·辛棄疾·好事近·和淚唱陽關
- 一矢折甚易,累十力則艱。 -- 出自宋·辛棄疾·周氏敬榮堂詩
- 名高折人爵,思苦減天年。 -- 出自唐·白居易·江樓夜吟元九律詩成三十韻
- 風雪折勁木,潤松摧為薪。 -- 出自唐·白居易·續古詩十首
- 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 -- 出自唐·白居易·食筍
- 拾得折劍頭,不知折之由。 -- 出自唐·白居易·折劍頭
- 此臂折來六十年,一肢雖廢一身全。 -- 出自唐·白居易·新豐折臂翁-戒邊功也
- 破鏡折劍頭,光芒又非一。 -- 出自唐·白居易·湖亭晚望殘水
- 朝因折楊柳,相見洛陽隅。 -- 出自唐·王維·雜詩
- 誰家折楊女。 -- 出自唐·王維·早春行
- 休尋折戟話當年,只灑悲秋淚。 -- 出自清·納蘭性德·好事近·馬首望青山
- 雙頭折得欲有贈,重重葉蓋羞人見。 -- 出自宋·陸游·采蓮曲
- 荷花折盡渾閑事,老卻蓴絲最惱人。 -- 出自宋·陸游·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來湖中絕句
- 放教折臂老新豐。 -- 出自宋·陸游·晚興
- 不如折向金壺貯,畫燭銀燈看到明。 -- 出自宋·陸游·看梅歸馬上戲作
- 君看折腰趨,孰若舉手揖? -- 出自宋·陸游·雜感五首以不愛入州府為韻
- 幽花折得露猶濕,嘉木移來根不知。 -- 出自宋·陸游·初春幽居
- 青松折取當麈尾,為子試談天地初。 -- 出自宋·陸游·松下縱筆
- 但解折衷六藝,何須和會三家。 -- 出自宋·陸游·六言雜興
- 我如折翼鵬,回盡九萬程。 -- 出自宋·陸游·中溪
- 小鬟折花叩船舷,玉琖寫酒酬金錢。 -- 出自宋·王安石·送春
- 趨府折腰嗟踽踽,聽泉分手借匆匆。 -- 出自宋·王安石·奉寄子思以代別
- 青青折釵股,俯映幽人砌。 -- 出自宋·王安石·前日石上松
- 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 -- 出自唐·張九齡·橫吹曲辭·折楊柳
- 還聞折梅處,更有棣華詩。 -- 出自唐·張九齡·和王司馬折梅寄京邑昆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