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在第3個(gè)字的詩(shī)句
折在第三個(gè)字的詩(shī)句
- 假令折就天邊桂,竇十郎家不足云。 -- 出自宋·馬廷鸞·挽李小溪
- 臨別折梅嫌太俗,斲將冰雪薦瓊觴。 -- 出自宋·何夢(mèng)桂·送入都僉事
- 西狩折其足,反袂那能聞。 -- 出自宋·何夢(mèng)桂·和夾谷書隱先生寄題蛟峰石峽書院三十韻
- 樽俎折沖賢甲胄,衣裳定伯勝兵車。 -- 出自宋·劉鑒·見率齋王簾使
- 津亭折柳,正秋光如畫。 -- 出自宋·劉塤·洞仙歌·津亭折柳
- 羊祜折臂為三公,英布之相黥而王。 -- 出自宋·黎廷瑞·飲酒樂(lè)
- 謾自折蘭苕,答書蕉葉,都是斷腸句。 -- 出自宋·仇遠(yuǎn)·摸魚兒·愛青山
- 記帕折香綃,簪敲涼玉,小約清明前后。 -- 出自宋·仇遠(yuǎn)·薄幸·眼波橫秀
- 攀枝折其榮,落穗浮酒杯。 -- 出自宋·仇遠(yuǎn)·錢儒珍家賞桂
- 須先折簡(jiǎn)同游客,剝蘚題名就石鐫。 -- 出自宋·董嗣杲·白廬山歸城賦四首
- 柔條折盡成輕別,向空外、瑤簪一擲。 -- 出自宋·曾允元·月下笛·又老楊花
- 寒不折膠,凍不凝冱。 -- 出自宋·葉巽齋·十月
- 揚(yáng)袂折瓊枝,寄我天東頭。 -- 出自唐·劉復(fù)·游仙
- 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為文命未通。 -- 出自唐·武元衡·戲贈(zèng)韓二秀才
- 月中折桂雖堪喜,馬上看花未足云。 -- 出自宋·王炎·和林寶文鹿鳴宴韻
- 沙埋折戟洞庭岸,訪古壯懷寬黯然。 -- 出自宋·王炎·題徐參議畫軸三首·赤壁圖
- 東風(fēng)折盡諸花卉,是個(gè)亭臺(tái)冷如水。 -- 出自唐·張碧·林書記薔薇
- 纖手折芙蕖,花灑羅衫濕。 -- 出自唐·顧非熊·采蓮詞
- 今朝折得東歸去,共與鄉(xiāng)閭年少看。 -- 出自唐·盧肇·成名后作
- 思君折楊柳,淚盡武昌樓。 -- 出自唐·劉綺莊·揚(yáng)州送人
- 若遣折楊柳,此地樹無(wú)根。 -- 出自唐·邵謁·苦別離
- 他人折盡月中桂,惆悵當(dāng)年江上鷗。 -- 出自唐·黃滔·旅懷
- 節(jié)屋折將松上影,印龕移鎖月中聲。 -- 出自唐·李洞·和淮南太尉留題鳳州王氏別業(yè)
- 寒梅折后方離蜀,臘月圓前未到京。 -- 出自唐·李洞·乙酉歲自蜀隨計(jì)趁試不及
- 朱云折檻,申屠斷鞅。 -- 出自唐·李瀚·蒙求
- 張堪折轅,周鎮(zhèn)漏船。 -- 出自唐·李瀚·蒙求
- 無(wú)人折煙縷,落日拂溪橋。 -- 出自·李中·途中柳
- 朱云折檻去,梅福棄官歸。 -- 出自唐·徐鉉·詠史
- 憑君折向人間種,還似君恩處處春。 -- 出自唐·徐鉉·柳枝詞十首
- 離情折楊柳,此別異春哉。 -- 出自唐·蕭彧·送德林郎中學(xué)士赴東府(得菊)
- 翠色折不盡,離情生更多。 -- 出自唐·狄煥·題柳
- 聞君折得東堂桂,折罷那能不暫歸。 -- 出自宋·張氏·寄夫(貞元中伉登第辟江西幕不歸張以詩(shī)寄之
- 巖邊折樹泉沖落,頂上浮云日照開。 -- 出自唐·周樸·升山寺
- 心欲折。 -- 出自元·許有壬·摸魚子 中都餞荀平叔都事赴大都
- 誰(shuí)攀折。 -- 出自元·王蒙·憶秦娥 南方懷古 珊瑚水難卷七
- 梅花折去一枝春。 -- 出自元·謝應(yīng)芳·風(fēng)入松 寄朱原道為生日賀
- 強(qiáng)笑折黃花,亂簪烏帽,來(lái)與共尊酒。 -- 出自元·邵亨貞·摸魚子 甲辰季秋,與夏頤貞同在吳門,屢有
- 有道折沖千里外,牙旗小隊(duì)看春燈。 -- 出自元·王逢·送陳檢校從藩臣分鎮(zhèn)淮安
- 山床折足琴暗徽,種菊不種西山薇。 -- 出自元·王逢·寄桃浦諸故知即事(五首)
- 冰柱折,雪梅開。 -- 出自元·周巽·漁歌子·寒江獨(dú)釣去還來(lái)
- 細(xì)雨折紅榴。 -- 出自元·韓奕·浪淘沙 重午
- 金音折得步金蓮。 -- 出自元·王哲·浣溪沙 重九日
- 靈芝折。 -- 出自元·侯善淵·迎仙客
- 廣寒折得桂枝回。 -- 出自元·朱唏顏·月中行 追補(bǔ)泰軒錄事母夫人壽
- 芭蕉折。 -- 出自元·張可久·秦樓月 即事
- 想公折腳鐺,虬龍隱胸肊。 -- 出自近代·陳三立·雪中訪半山寺
- 時(shí)陪折佾宴,頓異帶經(jīng)鋤。 -- 出自宋·劉筠·受詔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
- 空留折檻旌忠直,左右何賞去佞臣。 -- 出自宋·石介·漢成帝
- 得者折腰猶下列,失之垂翅合南翔。 -- 出自宋·孔平仲·和經(jīng)父寄張繢二首
- 卻悔折歸無(wú)可贈(zèng),舊游千里但凝情。 -- 出自宋·張嵲·溪梅初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