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在第7個字的詩句
安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何處可為別,長安青綺門。 -- 出自唐·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
- 無一語,對芳尊。安排腸斷到黃昏。 -- 出自宋·秦觀·鷓鴣天·枝上流鶯和淚聞
-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 出自··
- 日暮蒼山蘭舟安,本無落霞綴清泉。 -- 出自··日暮蒼山蘭舟安
- 黃鶴久不來,子安在蒼茫。 -- 出自唐·李白·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
- 德自此衰,吾將安棲。 -- 出自唐·李白·萬憤詞投魏郎中
- 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至此愿掛冠。 -- 出自唐·李白·觀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圖
- 去此復(fù)何之,少安與汝居。 -- 出自宋·蘇軾·和陶擬古九首
- 新月生魄跡未安,才破五六漸盤桓。 -- 出自宋·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 心困萬緣空,身安一床足。 -- 出自宋·蘇軾·安國寺浴
- 心有何求遣病安,年來古井不生瀾。 -- 出自宋·蘇軾·臂痛謁告,作三絕句示四君子
- 小摘飯山僧,清安寄真賞。 -- 出自宋·蘇軾·雨后行菜圃
- 邦人勸我,老矣安歸。 -- 出自宋·蘇軾·和陶時運四首
- )胡羊代馬得安眠,窮發(fā)之南共一天。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見寄四首
- 勞辱何時休,宴安不可懷。 -- 出自宋·蘇軾·和陶下潠田舍獲
- 要知無腳是輕安。 -- 出自宋·蘇軾·次韻周穜惠石銚
- 羅浮道士鄧守安始作浮橋,以四十舟為二十舫,鐵銷石矴,隨水漲落,榜曰東新橋。 -- 出自宋·蘇軾·兩橋詩(并引)
- 執(zhí)訊連連,攸馘安安。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皇矣
- 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小弁
- 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鴻雁
- 嗟爾君子,無恒安處。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小明
- 嗟爾君子,無恒安息。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小明
- 昔隨劉氏定長安,帷幄未改神慘傷。 -- 出自唐·杜甫·寄韓諫議
- 社稷蒼生計必安,蠻夷雜種錯相干。 -- 出自唐·杜甫·承聞河北諸節(jié)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
- 涪萬無杜鵑,云安有杜鵑。 -- 出自唐·杜甫·杜鵑
- 江總外家養(yǎng),謝安乘興長。 -- 出自唐·杜甫·入衡州
- 王子思歸日,長安已亂兵。 -- 出自唐·杜甫·送李卿曄(曄,淮安忠公琇之子,時以罪貶嶺
- 勝決風(fēng)塵際,功安造化爐。 -- 出自唐·杜甫·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jiān)
- 嶺頭拭目望龍安,更在云煙遮斷處。 -- 出自宋·辛棄疾·玉樓春
- 似江左、風(fēng)流謝安。 -- 出自宋·辛棄疾·太常引·君王著意履聲間
- 始悟獨往人,心安時亦過。 -- 出自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 散賤無憂患,心安體亦舒。 -- 出自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 睡適三尸性,慵安五藏神。 -- 出自唐·白居易·感事
- 闇定天下本,遂安劉氏危。 -- 出自唐·白居易·答四皓廟
- 何處難忘酒,長安喜氣新。 -- 出自唐·白居易·何處難忘酒七首
- 豈若公今日,身安家國肥。 -- 出自唐·白居易·裴侍中晉公以集賢林亭即事詩三十六韻見贈,
- 俗阜知敦勸,民安見察廉。 -- 出自唐·白居易·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韻
- 我生本無鄉(xiāng),心安是歸處。 -- 出自唐·白居易·初出城留別
- 遠別關(guān)山外,初安庭戶前。 -- 出自唐·白居易·青氈帳二十韻
- 德勝令災(zāi)弭,人安在吏良。 -- 出自唐·白居易·酬鄭侍御多雨春空過詩三十韻 次用本韻
- 貞元之民若未安,驃樂雖聞君不嘆。 -- 出自唐·白居易·驃國樂-欲王化之先邇后遠也
- 莫強疏慵性,須安老大身。 -- 出自唐·白居易·曉寢
- 坐穩(wěn)夜忘眠,臥安朝不起。 -- 出自唐·白居易·晚起閑行
- 舉世同此累,吾安能去之。 -- 出自唐·白居易·弄龜、羅
- 莫學(xué)嵇康懶,且安原憲貧。 -- 出自唐·王維·山中示弟
- 穩(wěn)放驊騮步,高安翡翠巢。 -- 出自唐·李商隱·送從翁從東川弘農(nóng)尚書幕
- 高帝老朝士,長安舊少年。 -- 出自宋·陸游·枕上
- 拋擲百年事,且安殘夜眠。 -- 出自宋·陸游·枕上
- 道進天魔散,心安客疾空。 -- 出自宋·陸游·書意
- 有飯那思肉味,安居敢厭茅茨。 -- 出自宋·陸游·感事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