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在第7個字的詩句
安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望星河、低處長安。 -- 出自宋·劉過·糖多令/唐多令
- 著我白云堆里,安知不是神仙。 -- 出自宋·張炎·風入松·一瓢飲水曲肱眠
- 跡放風波外,心安夢幻中。 -- 出自唐·朱長文·奉送中散使君提舉崇禧觀
- 未副宵衣念,寧安晝錦情。 -- 出自宋·丁謂·又五言十韻
- 敏手機心頗自安,遮藏有路巧千般。 -- 出自宋·夏竦·觀藏珠
- 句解章通字字安,是成進御九重觀。 -- 出自宋·韓維·請微之飲
- 二邊休立莫中安。 -- 出自宋·向子諲·浣溪沙
- 頻聞遣使問平安。 -- 出自宋·向子諲·阮郎歸 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
- 遠別寧無恨,平安莫問書。 -- 出自宋·徐照·寄劉孝若
- 雖與落落,自分安其偏。 -- 出自宋·包恢·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
- 朱園好在竹平安,地主相攜到不難。 -- 出自宋·蘇泂·次韻芻父上巳日同游朱園四首
- 祿釜亦已矣,尚安事圭組。 -- 出自宋·方岳·祭詩
- 古鎮門前去,長安路在東。 -- 出自唐·項斯·邊游
- 踏莎行計指長安,愿人早早心開悟。 -- 出自元·馬鈺·踏云行·重到興平
- 逍遙自在看長安,金花 -- 出自元·馬鈺·踏云行·遍室清涼
- 更有般、真個長安,待來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寄四舍弟馬運甫
- 趣閑閑,歸瑩素,安恬養拙。 -- 出自元·譚處端·無調名 贈京兆府安王解元
- 虛心實腹六神安。 -- 出自元·尹志平·西江月·有欲難超老病
- 紛紛世夢暫無安。 -- 出自元·尹志平·江城子 義州作
- 渾源豐足,諸事安康。 -- 出自元·尹志平·一剪梅 寄蔚州道友
- 弗受將為盜,俾安皆我民,從今蒙古類,無一不王臣。 -- 出自清·乾隆·伊犁將軍奏土爾扈特汗渥巴錫率全部歸順詩事
- 北門學士家臨安,少長六一煙霞里,既得其秀忘其筌,呼吸湖山傳神髓。 -- 出自清·乾隆·董邦達西湖圖
- 壽愷堂何愧,忠安謚有焉。 -- 出自明·李東陽·胡忠安公挽詩(四十韻)
- 一一傷痕,整理安排就。 -- 出自·顧隨·蝶戀花 前意不暢,再賦此即寄蔭君。
- 心地終輸范粲安,魚熊兼得古今難。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司馬孚
- 南安怒氣塞長安,羌運如氐淚暗潸。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苻登
- 見成公案,不涉安排,豈在見桃花而后眼開。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牛過窗欞,錯為安名。 -- 出自宋·釋師觀·頌古三十三首
- 行幸一何得,民安君子樂。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去年今歲豈遑安,勞我關心情不已。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桑陰未徒宗廟安,儲皇功豈不云倍。 -- 出自宋·曾豐·題浯溪
- 南內起居不遑安,西宮晨夕無聊賴。 -- 出自宋·曾豐·題浯溪
- 本隨馹使上長安,非到中途意便闌。 -- 出自宋·曾豐·道邊梅
- 放散衙曹小退安,閉門開架檢書看。 -- 出自宋·曾豐·冬夜官舍圍爐傳酒
- 新筑謀為老者安,落成誰料莫近軒。 -- 出自宋·曾豐·思堂詩
- 五云一水入南安,萬疊山回六六灘。 -- 出自明·憨山大師·舟次橫浦
- 我德匪類,神其安留。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監此聲香,靈其安留。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是謂嘉德,神其安留。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
- 我祀孔肅,神其安留。 -- 出自隋·佚名·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
- 是薦潔蠲,神兮安留。 -- 出自隋·佚名·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
- 虔恭降登,神乎安留。 -- 出自隋·佚名·紹興祀大火十二首
- 靈駕紛羽,尚其安留。 -- 出自隋·佚名·出火祀大辰十二首
- 疆名廣大,建號安榮。 -- 出自隋·佚名·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 儵忽會同,裴回安留。 -- 出自隋·佚名·淳祐祭海神十六首
- 鐘鼓在列,靈方安留。 -- 出自隋·佚名·紹興朝日十首
- 不吳不敖,庶不安神。 -- 出自隋·佚名·司中司命五首
- 鼓之舞之,神永安寧。 -- 出自隋·佚名·常祀皇地祗五首
- 民有報侑,靈用安之。 -- 出自隋·佚名·熙寧祭風師五首
- 五方降帝,萬宇安人。 -- 出自隋··雩祀樂章·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