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夏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 出自·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
- 描寫夏天的詩句:描寫夏天的詩句 -- 出自··
- 描寫夏天的詩句:不帶“夏”字描寫夏天的詩句 -- 出自··
- 描寫夏天的詩句:描寫夏天的古詩 -- 出自··
-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 出自··
-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 出自··
- 樽酒樂余春,棋局消長夏。 -- 出自宋·蘇軾·司馬君實獨樂園
- 披云離北巖,度嶺入中夏。 -- 出自宋·蘇軾·端硯詩
- 無此疆爾界,陳常于時夏。 -- 出自先秦·詩經·思文
- 主家陰洞細煙霧,留客夏簟青瑯玕。 -- 出自唐·杜甫·鄭駙馬宅宴洞中
- 欲話毗陵君反袂,欲言夏口我沾衣。 -- 出自唐·白居易·初見劉二十八郎中有感
- 會當棄人事,面壁度九夏。 -- 出自宋·陸游·和陳魯山十詩以孟夏草木長遶屋樹扶疏為韻
- 太平相業爾惟鹽,化作夏商周時節。 -- 出自宋·柳永·煮海歌
- 去故都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 -- 出自先秦·屈原·九章之三 哀郢
- 飛蟲凌兢走獸栗,霜雪夏落雷冬鳴。 -- 出自宋·王安石·九井
- 登山雨中試蠟屐,入洞夏里披貂裘。 -- 出自唐·劉禹錫·送裴處士應制舉詩
- 毒霧恒熏晝,炎風每燒夏。 -- 出自唐·韓愈·縣齋有懷
- 珠璣金玉槌作屑,鑄出夏鼎仍商彝。 -- 出自宋·楊萬里·題薰陾中興慶壽頌
- 試數六霄還五兩,坐令夏熱作秋清。 -- 出自宋·楊萬里·暮雨既霽,將兒輩登多稼亭
- 去年春別湘水頭,今年夏見青山曲。 -- 出自唐·元稹·紫躑躅
- 不使及僭差,粗得御寒夏。 -- 出自唐·元稹·茅舍
- 健筆誰能後賦,向來江夏無雙。 -- 出自宋·范成大·寄題筠州錢有文明府新昌小道院
- 風云滅須臾,草木但春夏。 -- 出自宋·黃庭堅·觀道二篇
- 清明氣妍暖,亹亹向朱夏。 -- 出自宋·黃庭堅·寄陳適用
- 新破荊州得水軍,鼓行夏口氣如云。 -- 出自宋·蘇轍·赤壁懷古
- 江中石屏滟滪堆,鱉靈夏禹不能摧。 -- 出自宋·蘇轍·滟滪堆
- 江中石屏滟澦堆,鱉靈夏禹不能摧。 -- 出自宋·蘇轍·滟澦堆
- 投竄千山恨不深,扁舟夏涉氣如烝。 -- 出自宋·蘇轍·迎寄王適
- 寄跡小園中,馀春接初夏。 -- 出自宋·戴復古·久寓泉南待一故人消息桂隱諸葛如晦謂客舍不
- 老夫腳病瘡,閉門作僧夏。 -- 出自宋·戴復古·送吳伯成歸建昌二首
- 春蠶成絲復成絹,養得夏蠶重剝繭。 -- 出自宋·戴復古·織婦嘆
- 玲瓏透風月,宜冬復宜夏。 -- 出自宋·戴復古·玉華洞
- 屋角鳴禽弄好音,樓頭夏木綠陰陰。 -- 出自宋·戴復古·喜梅雨既晴
- 中有兩樹如飛龍,正與夏迪畫者同。 -- 出自元·王冕·題夏迪雙松圖
- 我從得病臥閭巷,三見夏物爭滋榮。 -- 出自宋·曾鞏·初夏有感
- 南山家園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涼獨坐思遠率成十韻寂寥守寒巷。 -- 出自唐·陳子昂·同旻上人傷壽安傅少府
- 平生使節半天下,秋霜夏日大聲價。 -- 出自宋·白玉蟾·覺非居士東菴甚奇觀玉蟾曾游其間醉吟一篇
- 閃閃黃鳥春,嘒嘒玄蟬夏。 -- 出自明·劉基·秋夜聽冷協律彈琴分韻得夜字
- 人間方大火,此境無朱夏。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上真觀
- 茍能和人心,豈必奏韶夏。 -- 出自宋·梅堯臣·見牧牛人隔江吹笛
- 雖然春老雖牽復,卻有夏初能就移。 -- 出自宋·邵雍·安樂窩中吟
- 竹庭睡起閑隱幾,悠悠夏日光景長。 -- 出自宋·邵雍·竹庭睡起
- 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長夏清暑。 -- 出自宋·晁補之·永遇樂·松菊堂深
- 便恐百卉闌,晼晚侵朱夏。 -- 出自宋·晁補之·即事一首次韻祝朝奉十一丈
- 顏闔居鄰胡子都,共喜夏麋登宴俎。 -- 出自宋·晁補之·和顏隨飲酒
- 蟋蟀秋乃鳴,反舌不鳴夏。 -- 出自宋·陳著·次韻戴成叔
- 燕雀忽相驚,深沈似隆夏。 -- 出自宋·宋祁·竹
- 西南歲多癘,卑濕連春夏。 -- 出自宋·宋祁·九日藥市作
- 已過花時亦何恨,不妨夏木綠參天。 -- 出自宋·張耒·崇寧壬午臨汝四月始聞鶯二首
- 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云縱復橫。 -- 出自唐·李頎·送劉十(一作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