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在第10個字的詩句
夏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疇昔風云共壯游,笑吳夏口蜀江油。 -- 出自宋·李曾伯·曾總干以乃尊侍郎二詩見示和韻
- 甑中著寰宇,赫酷甚於夏。 -- 出自宋·李昴英·苦秋暑引
- 鈴齋安獨處,冷淡閑僧夏。 -- 出自宋·李昴英·送廣帥趙平齋當選暨解印趨朝
- 我來日與對,不覺迫初夏。 -- 出自宋·衛宗武·將到霅隴
- 要之二菊所遭有難易,夏居其難秋若居其易。 -- 出自宋·家鉉翁·六月菊以夏中破萼至秋晚枝條雖蒼勁而花色灼
- 精誠揭天日,氣魄動夷夏。 -- 出自宋·鄧剡·挽文文山
- 才如昭緯甘居下,命若夏侯徒抵疑。 -- 出自宋·翁溪園·贈談命江文魁
- 江南有故事,極熱介秋夏。 -- 出自宋·趙文·次韻劉耘廬
- 狂欲誅茅依,可使不知夏。 -- 出自宋·董嗣杲·江城憶游廬山逢隱者
- 蠶麥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 -- 出自宋·朱元夫·壺中天/念奴嬌
- 濃紫鮮紅兼瑩白,春暄夏熱更秋清。 -- 出自宋·張明中·金鳳花
- 委蛇遵大堤,荏苒歷初夏。 -- 出自明·汪廣洋·溯沙河
- 子真久在谷,幼安去諸夏。 -- 出自明·袁凱·題陶九成南村草堂
- 閩嶺秋空翔一鶚,融江夏日煮雙魚。 -- 出自宋·陳藻·東寧初夏得叔達書自都下來言去秋與鄉薦尋聞
- 厥旨幽且微,受之唯子夏。 -- 出自宋·釋智圓·贈詩僧保暹師
- 何當歲大旱,移湫救函夏。 -- 出自宋·余靖·游山五題·留題龍潭
- 中國相司馬,和氣滿華夏。 -- 出自宋·劉宰·真西山贊
- 命義俯仰間,誰復論冬夏。 -- 出自宋·劉黻·和張無垢胡澹庵二先生清江亭記
- 世道長江流,何人屹中夏。 -- 出自宋·劉黻·和張無垢胡澹庵二先生清江亭記
- 三吳十年厭干櫓,不緣夏蓋鳴石鼓。 -- 出自元·張憲·夏蓋山石鼓謠
- 地濕恐鵩來,常畏閼單夏。 -- 出自宋·晁公溯·聞范道卿將赴試成都作此勉之
- 眇眇周垣總路平,森森夏木已陰成。 -- 出自宋·晁公溯·園中二首
- 繞屋栽梅亦可人,最憐夏月綠陰清。 -- 出自宋·陳必復·偶成
- 人言犬羊盟誓堅,我愿夏日長如年。 -- 出自宋·陳宓·長夏嘆
- 公以止足厲頹風,其如夏夷望膚功。 -- 出自宋·陳宓·壽傅忠簡
- 熟臥南風邊,飛夢游虞夏。 -- 出自宋·陳天瑞·大暑松下臥起二首
- 孔門德行科,卓爾先游夏。 -- 出自宋·杜范·龔叔虎秋實堂
- 卜年過歷前未有,邈哉夏商矧漢唐。 -- 出自宋·度正·遂茶使趙伯川赴闕
- 可待清秋菊共芳,春苗夏葉已先春。 -- 出自宋·方回·秋日古蘭花十首
- 井空寒不流,汲取不知夏。 -- 出自宋·郭庭芝·自然仙井二首
- 桃源渺何所,不知有冬夏。 -- 出自宋·郭印·苦熱和袁應祥用韋蘇州喬木生夏涼流云吐華月
- 中間五百士,閱世知幾夏。 -- 出自宋·何景南·游資縣東巖
- 壺天春秋長不惡,瓊室夏涼冬燠若。 -- 出自宋·何子舉·靈巖
- 不覺歲月遷,青春復徂夏。 -- 出自明·蔣山卿·夏日田園即事(五首)
- 梵書五頂清涼府,冬冰夏雪風炎暑。 -- 出自宋·李師圣·游臺感興古風
- 盧橘不到吳,楊梅同過夏。 -- 出自宋·牟巘五·題束季博山園二十首·枇杷塢
- 晚芳相元佑,勛名動夷夏。 -- 出自宋·沈莊可·秀野園
- 它年看無雙,聲譽出江夏。 -- 出自宋·施晉卿·梅林分韻賦詩得下字
- 今朝四月初一,即辰孟夏漸熱。 -- 出自宋·釋了演·偈頌十一首
- 一夏九十日,今日是中夏,諸人未舉先和。 -- 出自宋·釋智朋·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 一日復一日,眨眼過半夏。 -- 出自宋·釋子益·偈頌七十六首
- 馬師仲科嚴寒,國一孟夏漸熱。 -- 出自宋·釋宗杲·偈頌一百六十首
- 九旬禁足精修,今朝休夏自恣。 -- 出自宋·釋宗演·頌古二十四首
- 晉室文裘或遭焚,羽山夏翟先修貢。 -- 出自宋·蘇頌·與蒙城知縣陳著作同賦吐綬鳥
- 想天民之視阜兮,與虞夏而同治。 -- 出自宋·孫因·越問·駐蹕
- 歲寒水冷自可畏,豈必夏盾同冬衰。 -- 出自宋·王阮·龍塘晚游一首
- 弟從尋陽來,四閱槐庭夏。 -- 出自宋·王遂·送三八弟歸九江
- 鹵汐回東溟,多水流仲夏。 -- 出自宋·魏峴·回沙閘成用可齋陳公韻
- 東閣領群英,勝游當首夏。 -- 出自宋·五邁·簡延平李公足擇善
- 花謝綠成陰,瞬目逢炎夏。 -- 出自宋·楊公遠·次宋省齋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