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第2個字的詩句
同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 出自··沁園春·長沙
- 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云間兩分張。 -- 出自唐·李白·白頭吟
- 庶同昆陽舉,再睹漢儀新。 -- 出自唐·李白·贈張相鎬其一 時逃難在宿松山作
- 愿同西王母,下顧東方朔。 -- 出自唐·李白·贈嵩山焦煉師
- 夜同鴛鴦之錦衾。 -- 出自唐·李白·寄遠其十一
- 氣同萬里合,訪我來瓊都。 -- 出自唐·李白·贈韋秘書子春
- 君同鮑明遠,邀彼休上人。 -- 出自唐·李白·酬裴侍御留岫師彈琴見寄
- 先同稚子舞,更著老萊衣。 -- 出自唐·李白·贈歷陽褚司馬 時此公為稚子舞故作是詩
- 不同珠履三千客,別欲論交一片心。 -- 出自唐·李白·江上贈竇長史
- 還同月下鵲,三繞未安枝。 -- 出自唐·李白·贈柳圓
- 愿同雙飛鴻。 -- 出自唐·李白·寄遠其二
- (么同:幺)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 -- 出自宋·蘇軾·西江月 梅花
- 參同得靈鑰,九鎖啟伯陽。 -- 出自宋·蘇軾·和陶雜詩十一首
- 應同亡是公,一對子虛聽。 -- 出自宋·蘇軾·李公擇過高郵見施大夫與孫莘老賞花詩憶與仆
- (亦同為郎。 -- 出自宋·蘇軾·景純復以二篇一言其亡兄與伯父同年之契一言
- 且同月下三人影,聊豁?一作莫作?天涯萬里心。 -- 出自宋·蘇軾·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三首
- 愿同荔支社,長作雞黍局。 -- 出自宋·蘇軾·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 異同更莫疑三語,物我終當付八還。 -- 出自宋·蘇軾·和李太白(并敘〔四庫原收有太白全詩,今刪
- 且同千里寄鵝毛,何用孜孜飲麋鹿。 -- 出自宋·蘇軾·揚州以土物寄少游?此詩為秦觀作?
- 且同月下三人影,莫作天涯萬里心。 -- 出自宋·蘇軾·次韻惠循二守相會
- 悲同秋照蟹,快若夏燎蚊。 -- 出自宋·蘇軾·云龍山觀燒得云字
- 應同柳州柳,聊使愚溪愚。 -- 出自宋·蘇軾·故周茂叔先生濂溪(溪在廬山下。)
- 雖同君臣有舊禮,骨肉滿眼身羈孤。 -- 出自唐·杜甫·杜鵑行
- 禮同諸父長,恩豈布衣忘。 -- 出自唐·杜甫·承沈八丈東美徐膳部員外,阻雨未遂馳賀,奉
- 有同枯棕木,使我沈嘆久。 -- 出自唐·杜甫·枯棕
- 應同王粲宅,留井峴山前。 -- 出自唐·杜甫·一室
- 只同燕石能星隕,自得隋珠覺夜明。 -- 出自唐·杜甫·酬郭十五受判官
- 應同避燥濕,且復過炎涼。 -- 出自唐·杜甫·雙燕
- 須同衛武,九十入相,綠竹自青青。 -- 出自宋·辛棄疾·太常引·論公耆德舊宗英
- 莫同凡草木,一種夏中看。 -- 出自唐·白居易·題盧秘書夏日新栽竹二十韻
- 多同僻處住,久結靜中緣。 -- 出自唐·白居易·新昌新居書事四十韻因寄元郎中張博士
- 憶同牢巹初,家貧共糟糠。 -- 出自唐·白居易·二年三月五日齋畢開素當食偶吟贈妻弘農郡君
- 為同松柏類,得列嘉樹中。 -- 出自唐·白居易·有木詩八首
- 秋同一時盡,月共兩鄉圓。 -- 出自唐·白居易·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見寄二十四韻
- 今同暮年,洛下為老伴。 -- 出自唐·白居易·夢得前所酬篇有煉盡美少年之句,因思往事,
- 君同鸞鳳棲荊棘,猶著青袍作選人。 -- 出自唐·白居易·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兼簡張大、賈
- 愿同堯舜意,所樂在人和。 -- 出自唐·白居易·太平樂詞二首 已下七首,在翰林院時奉敕撰
- 曾同曲水花亭醉,亦共華陽竹院居。 -- 出自唐·白居易·贈韋八
- 舟同李膺泛,醴為穆生攜。 -- 出自唐·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濱
- 幸同擊壤樂。 -- 出自唐·王維·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四聲依次用各六韻
- 幸同擊壤樂,心荷堯為君。 -- 出自唐·王維·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四聲依次用各六韻
- 方同菊花節,相待洛陽扉。 -- 出自唐·王維·送崔興宗
- 遂同諸公云。 -- 出自唐·王維·瓜園詩(并序)?
- 雖同錦步障,獨映鈿箜篌。 -- 出自唐·李商隱·代贈
- 寧同魯司寇,惟鑄一顏回。 -- 出自唐·李商隱·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禮部魏公
- 身同湘浦孤舟客,心羨廬山下版僧。 -- 出自宋·陸游·晨起
- 說同說異庵外人,若是吾宗寧有此? -- 出自宋·陸游·送佛照光老赴徑山
- 會同缽袋并禪版,付與兒孫世世傳。 -- 出自宋·陸游·拄杖示子遹
- 此同既難常,黯爾俱時滅。 -- 出自魏晉·陶淵明·形影神三首 影答形
- 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 -- 出自唐·杜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