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第2個字的詩句
同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愿同東觀士,長對漢威儀。 -- 出自唐·楊巨源·春日奉獻圣壽無疆詞十首
- 心同襲芝蘭,氣合回霜霰。 -- 出自唐·楊巨源·題趙孟莊
- 應同谷口尋春去,定似山陰帶月歸。 -- 出自唐·楊巨源·盧郎中拜陵遇雪蒙見召因寄
- 不同文賦易,為著者之乎。 -- 出自唐·盧延讓·苦吟
- 時同借河內,人是臥淮陽。 -- 出自唐·皇甫冉·和樊潤州秋日登城樓
- 每同沙草發,長共水云連。 -- 出自唐·皇甫冉·賦得海邊樹
- 方同七里路,更遂五湖心。 -- 出自唐·皇甫冉·賦得荊溪夜湍送蔣逸人歸義興山
- 心同合浦葉,命寄首陽薇。 -- 出自唐·皇甫冉·太常魏博士遠出賊庭江外相逢因敘其事
- 雖同郤縠舉,郤縠不封侯。 -- 出自唐·李頻·送薛能赴鎮徐方
- 不同奇覯往,空睹斯文來。 -- 出自唐·張說·奉酬韋祭酒嗣立,偶游龍門北溪,忽懷驪山別
- 不同南澗詠,悲慨滿中扃。 -- 出自宋·陳與義·游東巖
- 身同云外鶴,斷得世塵侵。 -- 出自唐·杜光庭·山居三首(一作鄭遨詩)
- 一同心賞夕。 -- 出自南北·何遜·慈姥磯詩
- 慶同泰畤。 -- 出自南北·江淹·奏宣列之樂歌舞
- 味同甘露灑,香似逆風來。 -- 出自唐·蘇味道·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尋復禮上人之作
- 貌同仙鶴瘦,心似片云孤。 -- 出自宋·寇準·贈僧
- 偶同金馬客,來訪玉龍泉。 -- 出自宋·寇準·頂山
- 因同下蔡恨,不覺增悲歌。 -- 出自宋·寇準·晚望有感
- 欲同次道傾家釀。 -- 出自宋·毛滂·七娘子·月光波影寒相向
- 請同韶護公勿疑,老馬由來識途久。 -- 出自宋·毛滂·寄曹使君
- 豈同化鶴千馀歲,才過登龍十數春。 -- 出自宋·魏野·次韻和薛端公歸故里之什二首
- 豈同閑燕雀,唯解占雕梁。 -- 出自宋·魏野·啄木鳥二首
- 藥同方士煉,壺共野僧投。 -- 出自宋·魏野·上解梁潘學士十韻
- 道同忘貴賤,陋巷每頻看。 -- 出自宋·魏野·喜大孫狀元見訪
- 不同調鼎民皆樂,奏甸歡呼陜服悲。 -- 出自宋·魏野·送趙侍郎移鎮長安
- 雖同閉戶辭丹詔,尚阻連床臥白云。 -- 出自宋·魏野·懷寄河中表兄李徵君
- 晚同柱后史,無心問平津。 -- 出自宋·韓元吉·送楊安止罷信幕赴調
- 一同在昔歌遺愛,兩郡于今有治聲。 -- 出自宋·韓元吉·挽周仲深郎中詞
- 肯同蒼狗移常熟,每為鳴鳩放好情。 -- 出自宋·劉過·次史良夫寄題云岫
- 聊同騎馬相先后,共作詩詞迭唱賡。 -- 出自宋·劉過·湖口邂逅張伯豐同行
- 再同飲、花前酒,莫都忘、今夜夜深。 -- 出自宋·張炎·戀繡衾
- 還同星火去,馬上別江春。 -- 出自唐·包佶·發襄陽后卻寄公安人
- 豈同承帝籙,肆覲正權衡。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讀史記詩
- 豈同周穆臨瑤水,凱樂雍容浹庶民。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幸金明池
- 人同江狎不怕浪,登樓對酒彈箜篌。 -- 出自宋·夏竦·黃鶴樓歌
- 豈同少傅輕辭漢,況有維師永佐周。 -- 出自宋·夏竦·寄張相公
- 豈同中林士,所樂在膏壤。 -- 出自宋·韓維·次韻和崔朝散西湖避暑
- 昔同奉祭籩,今自享酹卮。 -- 出自宋·韓維·冬至日作
- 幸同諸老醉,擊壤頌安安。 -- 出自宋·韓維·和微之堯夫作會
- 豈同世俗情,妄計遲與早。 -- 出自宋·韓維·和玉汝弟感秋偶書
- 既同剡溪往,亦類稽山回。 -- 出自宋·韓維·和子華兄太素泛舟香菜門
- 氣同均我爾,道勝絕從違。 -- 出自宋·韓維·和宋中散寄景仁新池
- 幸同二三子,談笑失炎晝。 -- 出自宋·韓維·之祀奉呈同行二進士
- 月同高,風同調。 -- 出自宋·向子諲·更漏子·竹孤青
- 偶同筵。 -- 出自宋·呂渭老·江城子·聞君見影已堪憐
- 本同途。 -- 出自宋·張掄·訴衷情·閑中一卷圣賢書
- 但同魚鳥參,勿遣蛟龍驚。 -- 出自宋·方信孺·題龍隱巖
- 詩同家信發,燈賂釣船分。 -- 出自宋·徐照·溪行寄靈舒
- 歸同牛羊夕,戃恍難重陳。 -- 出自宋·蘇泂·郊行吊古呈友人
- 好同攜手上瀛洲。 -- 出自宋·葛長庚·一剪梅/一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