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在第3個字的詩句
北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出自·陸游·示兒
-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 -- 出自宋·賀鑄·釣船歸·綠凈春深好染衣
-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 出自宋·黃庭堅·寄黃幾復(fù)
- 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 -- 出自唐·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二
- 非懷北歸興,何用勝羈愁。 -- 出自唐·韓愈·洞庭湖阻風(fēng)贈張十一署·時自陽山徙掾江陵
- 大雪北風(fēng)催,家家貧白屋。 -- 出自清··薛寶釵·雪竹
- 日夕北風(fēng)緊,寒林噤暮鴉。 -- 出自清·大須·暮雪
- 單于北望拂云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 出自唐·王之渙·涼州詞二首
-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 出自·黃庭堅·寄黃幾復(fù)
- 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 出自·李清照·添字丑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
- “河山北枕秦關(guān)險,驛路西連漢畤平”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樓上北風(fēng)斜卷席,湖中西日倒銜山”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欲于北闕辭蒼海,卻望東山愧白云”的意思及賞析 -- 出自··
- “春風(fēng)北戶千莖竹,晚日東園一樹花。”全詩鑒賞 -- 出自··
- 行來北涼歲月深,感君貴義輕黃金。 -- 出自唐·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 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 出自唐·李白·長門怨
-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 出自唐·李白·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 丹陽北固是吳關(guān),畫出樓臺云水間。 -- 出自唐·李白·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 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 -- 出自唐·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 嘆此北上苦,停驂為之傷。 -- 出自唐·李白·北上行
- 朝登北湖亭,遙望瓦屋山。 -- 出自唐·李白·游溧陽北湖亭望瓦屋山懷古贈同旅
- 昨日北湖梅,開花已滿枝。 -- 出自唐·李白·新林浦阻風(fēng)寄友人
- 學(xué)道北海仙,傳書蕊珠宮。 -- 出自唐·李白·訪道安陵遇蓋還為余造真錄臨別留贈 【上竹
- 水入北湖去,舟從南浦回。 -- 出自唐·李白·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
- 我垂北溟翼,且學(xué)南山豹。 -- 出自唐·李白·經(jīng)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
- 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 -- 出自唐·李白·題元丹丘潁陽山居
- 及此北望君,相思淚成行。 -- 出自唐·李白·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
- 花紅北闕樓。 -- 出自唐·李白·宮中行樂詞其八
- 我家北海宅,作寺南江濱。 -- 出自唐·李白·題江夏修靜寺
- 清風(fēng)北窗下,自謂羲皇人。 -- 出自唐·李白·戲贈鄭溧陽
- 歸來北堂暗,一一微螢度。 -- 出自宋·蘇軾·雨中過舒教授
- 沙溪北苑強分別,水腳一線爭誰先。 -- 出自宋·蘇軾·和蔣夔寄茶
- 歸來北堂下,寒光翻露葉。 -- 出自宋·蘇軾·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 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橫秋水。 -- 出自宋·蘇軾·贈曇秀
- 困臥北窗風(fēng),風(fēng)微動窗竹。 -- 出自宋·蘇軾·寄周安孺茶
- 自非北海孔文舉,誰識東萊太史慈。 -- 出自宋·蘇軾·留別登州舉人
- 従此北歸休悵望,囊中收得武林春。 -- 出自宋·蘇軾·李頎秀才善畫山以兩軸見寄仍有詩次韻答之
- 記取北歸攜過我,南江風(fēng)浪雪山傾。 -- 出自宋·蘇軾·和王鞏六首并次韻
- 蕭條北窗下,長日誰與度。 -- 出自宋·蘇軾·七月五日二首
- 行看北風(fēng)競,來救南國蹙。 -- 出自宋·蘇軾·江漲用過韻
- 坐念北歸日,此勞未易酬。 -- 出自宋·蘇軾·和陶貧士七首
- 共向北山尋二士,畫橈鼉鼓聒清眠。 -- 出自宋·蘇軾·次韻劉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
- 南山北闕兩非真,東潁西湖跡已陳。 -- 出自宋·蘇軾·沐浴啟圣僧舍與趙德麟邂逅
- 艤舟北岸何時渡,晞發(fā)東軒未肯忙。 -- 出自宋·蘇軾·留別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
- 相娛北戶江千頃,直下都無地可臨。 -- 出自宋·蘇軾·又次韻二守同訪新居二首
- 試掃北臺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 -- 出自宋·蘇軾·雪后書北臺壁二首
- 朝游北城東,回首見修竹。 -- 出自宋·蘇軾·李氏園(李茂貞園也,今為王氏所有。)
- 笑指北山云,訶我不歸耕。 -- 出自宋·蘇軾·留別蹇道士拱辰
- 中原北望在何許,但見落日低黃埃。 -- 出自宋·蘇軾·武昌西山
- 歸來北堂上,古屋空崢嶸。 -- 出自宋·蘇軾·初別子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