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在第3個字的詩句
北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風從北來不可當,街中橫吹人馬僵。 -- 出自宋·陸游·大風登城書雨
- 恍如北戍梁州日,睡覺清霜滿鐵衣。 -- 出自宋·陸游·南堂臥觀月
- 星辰北拱疏還密,河漢西流縱復橫。 -- 出自宋·陸游·夜步庭下有感
- 累累北門堠,淚盡望神京。 -- 出自宋·陸游·大堤
- 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 -- 出自宋·陸游·五云橋
- 南山北山高嶙峋,朝雨暮雨斷江津。 -- 出自宋·陸游·寒夜移疾
- 南烹北饌妄相高,常笑紛紛兒女曹。 -- 出自宋·陸游·食酪
- 老夫北窗下,坐守寒爐火。 -- 出自宋·陸游·歲暮風雨
- 操持北斗柄,開閉天門路。 -- 出自唐·杜牧·李甘詩
- 陵陽北郭隱,身世兩忘者。 -- 出自唐·杜牧·贈宣州元處士
- 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長送釣船歸。 -- 出自唐·杜牧·漢江
- 從西北來時,仙道多駕煙,乘云駕龍,郁何務務。 -- 出自魏晉·曹操·氣出唱
- 進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將暮。 -- 出自先秦·屈原·九章之五 懷沙
- 南云北云空脈斷,靈臺經絡懸春線。 -- 出自唐·李賀·其二
- 華蓋北瞻夭帝座,蓬萊東想道家山。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祖擇之登紫微閣二首
- 將軍北面師降虜,此事人間久寂寥。 -- 出自宋·王安石·韓信
- 風從北海起,至此南海上。 -- 出自宋·王安石·詠風
- 雖無北海酒,乃有平津肉。 -- 出自宋·王安石·招約之職方并示正甫書記
- 歲晚北窗聊寄傲,蒲萄零落半床陰。 -- 出自宋·王安石·北山三詠其二——覺海方丈
- 去年北風吹瓦裂,墻頭老樹凍欲折。 -- 出自宋·王安石·老樹
- 欲偷北斗酌竭酒,力拔太華鑣鯨牙。 -- 出自宋·王安石·寄慎伯筠
- 裹飯北城陰,永懷從晤歌。 -- 出自宋·王安石·送石賡歸寧
- 行辭北闕樓臺麗,歸佐南州縣邑新。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十四叔賜詩留別
- 肯顧北山如慧約,與公西崦斸莓苔。 -- 出自宋·王安石·榮上人遽欲歸以詩留之
- 道人北山來,問松我東岡。 -- 出自宋·王安石·道人北山來
- 降王北歸樓殿坼,棄屋尚鎖殘金堆。 -- 出自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
- 傷心北風路,吹淚濕江云。 -- 出自宋·王安石·王逢原挽辭
- 回首北城無限思,日酣川凈野云高。 -- 出自宋·王安石·城北
- 木末北山煙冉冉,草根南澗水泠泠。 -- 出自宋·王安石·木末
- 江湖北風帆,捩柂即千里。 -- 出自宋·王安石·送董伯懿歸吉州
- 搖搖北下隨帆影,踽踽東來想足音。 -- 出自宋·王安石·平甫與寶覺游金山思大覺并見寄及相見得詩次
- 鍾山北繞無窮水,散發何時一釣舟。 -- 出自宋·王安石·世故
- 均輸北轉荊門鷁,勸課西臨蜀市蠶。 -- 出自宋·王安石·送江寧彭給事赴闕
- 暮尋北郭歸,故繞東岡出。 -- 出自宋·王安石·望鍾山
- 庭下北風吹急雪,坐間南客送寒醅。 -- 出自宋·王安石·答熊本推官金陵寄酒
- 歸去北人多憶此,每家圖畫有屏風。 -- 出自宋·王安石·汀沙
- 南去北來人自老,桃花依舊笑春風。 -- 出自宋·王安石·送張明甫
- 炎月北窗下,清風期再過。 -- 出自唐·孟浩然·晚春題遠上人南亭
- 林莽北彌望,沮漳東會流。 -- 出自唐·孟浩然·陪張丞相登嵩陽樓
- 下有北流水,上有南飛禽。 -- 出自唐·張九齡·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
- 置陳北堂上,仿像南山前。 -- 出自唐·張九齡·題畫山水障
- 郡齋北軒卷羅幕,碧池逶迤繞畫閣。 -- 出自唐·劉禹錫·樂天寄憶舊游,因作報白君以答
- 人言北郭生,門有卿相輿。 -- 出自唐·劉禹錫·送湘陽熊判官孺登府罷歸鐘陵,因寄呈江西裴
-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 -- 出自唐·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 帝鄉北近日,瀘口南連蠻。 -- 出自唐·岑參·失題
- 錯落北斗星,照耀黑水湄。 -- 出自唐·岑參·過梁州奉贈張尚書大夫公
- 回瞻北堂上,金印已生塵。 -- 出自唐·岑參·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 驪姬北原上,閉骨已千秋。 -- 出自唐·岑參·驪姬墓下作(夷吾、重耳墓,隔河相去十三里
- 空深北闕戀,豈憚南路賒。 -- 出自唐·岑參·與鮮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
- 郊原北連燕,剽劫風未休。 -- 出自唐·岑參·送顏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