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在第6個字的詩句
冬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出自唐·白居易·邯鄲冬至
- 想雁空、北落冬深,澹墨晚天云闊。 -- 出自宋·吳文英·暗香疏影·夾鐘宮賦墨梅
- 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 出自魏晉·謝靈運·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的意思及全詩翻譯 -- 出自··
- 霜風掃瘴毒,冬日稍清美。 -- 出自宋·蘇軾·贈鄭清叟秀才
- 豈如吾蜀富冬蔬,霜葉露牙寒更茁。 -- 出自宋·蘇軾·春菜
- 后來勿忘今,冬涉水過臍。 -- 出自宋·蘇軾·西新橋
- 開心暖胃門冬飲,知是東坡手自煎。 -- 出自宋·蘇軾·睡起聞米元章冒熱到東園送麥門冬飲子
- 春歌叢臺上,冬獵青丘旁。 -- 出自唐·杜甫·壯游
- 老思筇竹杖,冬要錦衾眠。 -- 出自唐·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
-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馀。 -- 出自唐·杜甫·柏學士茅屋
- 甲子西南異,冬來只薄寒。 -- 出自唐·杜甫·重簡王明府
- 憶昔驪山宮,冬移含元仗。 -- 出自唐·杜甫·楊監又出畫鷹十二扇
- 地蒸馀破扇,冬暖更纖絺。 -- 出自唐·杜甫·夔府書懷四十韻
- 春朝鎖籠鳥,冬夜支床龜。 -- 出自唐·白居易·移家入新宅
- 老去愧妻兒,冬來有勸詞。 -- 出自唐·白居易·老去
- 秋懷久寥落,冬計又如何? -- 出自唐·白居易·冬初酒熟二首
- 丁丁漏向盡,冬冬鼓過半。 -- 出自唐·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望曉
- 自知清冷似冬凌,每被人呼作律僧。 -- 出自唐·白居易·醉后戲題
- 黃醅綠醑迎冬熟,絳帳紅爐逐夜開。 -- 出自唐·白居易·戲招諸客
- 春寒還似暮冬天,敗絮重披有虱緣。 -- 出自宋·陸游·次韻范參政書懷
- 南村北村鼓冬冬,刲羊刺豕祭潭龍。 -- 出自宋·陸游·春日雜興
- 鉏犁滿野及冬耕,時聽兒童叱犢聲。 -- 出自宋·陸游·初冬
- 吳中霣霜晚,冬草有未衰,坐令老病叟,遂失凋年悲。 -- 出自宋·陸游·村飲
- 俚儒朱墨開冬學,廟史牲牢祝歲穰。 -- 出自宋·陸游·北窗
- 聞過峴首已冬至,想到匡廬將歲除。 -- 出自宋·陸游·庚申十二月二十一日西和州健步持子布書報已
- 聽殘賽廟冬冬鼓,數盡歸村只只船。 -- 出自宋·陸游·夏初湖村雜題
- 布衾如鐵冷,冬夜抵年長。 -- 出自宋·陸游·中夜苦寒
- 雨雪來無已,冬春忽欲交。 -- 出自宋·陸游·雨後復小雪
- 吳會寒常薄,冬深略未冰。 -- 出自宋·陸游·冬日出游十韻
- 夜行山步鼓冬冬,小市優場炬火紅。 -- 出自宋·陸游·夜投山家
- 村居樂飲鼓冬冬,亭障無虞歲屢豐。 -- 出自宋·陸游·夜坐聞鼓聲
- 蒼蒼谷中樹,冬夏常如茲;年年見霜雪,誰謂不知時。 -- 出自魏晉·陶淵明·擬古 其六
- 依稀和氣解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 出自唐·李賀·十二月
- 夏風檐楹寒,冬雪窗戶燠。 -- 出自宋·王安石·蒙亭
- 陰陽更用事,冬暖豈所宜。 -- 出自宋·王安石·天下不用車
- 區區隨傳換冬春,夜半懸崖托此身。 -- 出自宋·王安石·度麾嶺寄莘老
- 種竹常疑出冬筍,開池故合涌寒泉。 -- 出自宋·王安石·慶老堂
- 雁生陰沙春,冬息陽海澨。 -- 出自宋·王安石·愛日
- 晚來風稍急,冬至日行遲。 -- 出自唐·孟浩然·陪張丞相自松滋江東泊渚宮
- 伊昔玄宗朝,冬卿冠鴛鸞。 -- 出自唐·劉禹錫·送韋秀才道沖赴制舉
- 歲暮氛霾惡,冬余氣候爭。 -- 出自宋·歐陽修·欒城遇風效韓孟聯句體
- 房櫳炯炯明冬曦,榛叢羽革分豪厘。 -- 出自宋·秦觀·觀易元吉獐猿圖歌
- 幽眠起常晚,冬晷復不長。 -- 出自宋·秦觀·幽眠
- 旗亭解手屢冬春,聞道歸來自發新。 -- 出自宋·秦觀·寄李端叔編修
- 朝食不盈腸,冬衣才掩髂。 -- 出自唐·韓愈·縣齋有懷
- 上言酒味酸,冬衣竟未擐。 -- 出自唐·韓愈·崔十七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
- 天似嫌梅脕,冬初遣雪催。 -- 出自宋·楊萬里·蜀士月彥和寓張魏公門館,用予見張欽夫詩韻
- 五湖煙水三冬臥,萬里云霄一日程。 -- 出自宋·楊萬里·答章漢直
- 只驚天上三冬月,那得西湖十里花。 -- 出自宋·楊萬里·次主簿叔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