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在第6個字的詩句
冬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益州歌妓許冬冬,客里相逢似燕鴻。 -- 出自宋·汪元量·歌妓許冬冬攜酒郊外小集
- 臘近梅爭白,冬溫柳漸黃。 -- 出自宋·王之道·和沈次韓歷陽歸來見寄
- 此行良不惡,冬筍已排牙。 -- 出自宋·王之道·送浮屠道郭云游
- 嚴霜與列日,冬夏特異候。 -- 出自宋·王之道·和呂叔恭題和州香林湯
- 深堂氣候異冬春,門外酸風箭入骨。 -- 出自元·楊維楨·屏風謠
- 能時夏清與冬溫。 -- 出自元·姚燧·浪淘沙 為柴氏題
- 是夕丙子孟冬十又三夕也裊裊秋風。 -- 出自元·張翥·春從天上來 廣陵冬夜,與松云子論五音二變
- 飏飏城鴉散,冬冬戍鼓絕。 -- 出自明·林鴻·齋中曉起
- 黃綿大襖一冬溫,白雪中單半襟窄。 -- 出自明·楊基·苧隱為句曲山人翟好問作
-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輟棹上登生生亭。 -- 出自唐·盧仝·孟夫子生生亭賦
- 儻知巴樹連冬發,應憐南國氣長春。 -- 出自唐·盧僎·十月梅花書贈
- 春至苔為葉,冬來雪作花。 -- 出自唐·王泠然·古木臥平沙
- 江天寒意少,冬月雨仍飛。 -- 出自唐·張鼎·江南遇雨
- 當年棣鄂三冬學,今日鴒原萬里途。 -- 出自宋·陳堯佐·三城侍郎寄示留題延慶寺二韻詩二章頃歲予肄
- 既云豐年在冬雪,豫擬癡腹盈朝餐。 -- 出自宋·強至·和禮之喜雪十二韻
- 春風不散三冬雪,暖日猶明五月霞。 -- 出自宋·強至·經春久雨未嘗尋芳舟次黎驛始見桃李紅白成陣
- 樓頭上有三冬鼓。 -- 出自宋·孫洙·菩薩蠻·樓頭上有三通鼓
- 疑是空素山,冬夏海中白。 -- 出自宋·許將·成都運司西園亭詩·雪峰樓
- 陡覺今年好冬節,朝來紅日為誰長。 -- 出自宋·陳造·謝兩知縣送鵝酒羊面二首
- 四時平似準,冬日頗傷暄。 -- 出自宋·吳泳·冬日
- 樓頭已報冬冬鼓。 -- 出自宋·晁端禮·金蕉葉·樓頭已報咚咚鼓
- 丹砂在地經冬暖,玉竹成林入夜寒。 -- 出自宋·張繼先·后城治
- 有時風雪三冬天,山前盡日無人煙。 -- 出自宋·張繼先·靖通庵歌
- 曾知有貧者,冬夏皆皮裂。 -- 出自宋·張繼先·又省衣
- 夏臥法曹簟,冬夢公孫被。 -- 出自宋·鄭剛中·午睡
- 坐中冰雪回冬臞,句里云煙發春媚。 -- 出自宋·李彌遜·再和明復蹈元之什
- 詩書當日三冬富,光燄他時萬丈雄。 -- 出自宋·鄧肅·哭陳興宗先生三首
- 晚禾亦云竟,冬菜碧相連。 -- 出自宋·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
- 海邊草芥一冬新,況復冬溫接畛春。 -- 出自宋·曹勛·和范倅十首
- 欣逢冷艷破冬溫,更待飛霙滌晝昏。 -- 出自宋·胡寅·和豎伯梅六題一孤芳二山間三雪中四水邊五月
- 我愛山居好,冬來愜野情。 -- 出自宋·吳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
- 貴極才三紀,冬來始浹辰。 -- 出自宋·吳芾·范丞相生日
- 開花雖在三冬杪,結子還居萬木先。 -- 出自宋·吳芾·和隱老詠梅韻
- 六月余積雪,冬木今春芳。 -- 出自宋·李石·送張道士游西山至道觀
- 與君聯轡聽冬瓏,下馬荀陳列座中。 -- 出自宋·曾協·和韓子文五首
- 床頭有酒三冬足,案上無書一日閒。 -- 出自宋·李流謙·有感
- 春暖和煙重,冬寒帶雪稀。 -- 出自宋·姜特立·秋江柳
- 殿前玉佩聲冬瓏,天人眉宇輝宸楓。 -- 出自宋·樓鑰·代求子紹上魏邸壽詩
- 在家不覺窮冬好。 -- 出自宋·程垓·孤雁兒/御街行
- 晴天帶陰色,冬日作春溫。 -- 出自宋·徐似道·題仙居道中
- 問訊臨湘尉,冬來定若何。 -- 出自宋·趙蕃·代書寄呂益卿
- 旋糊紙屋過冬寒,客至成開去即關。 -- 出自宋·趙蕃·贈南首座兼簡盧老二首
- 相逢日日訝冬暄,為此陰寒僅覆翻。 -- 出自宋·趙蕃·驟寒簡明叔聞仲威數過之
- 文章何崛奇,冬雷夏增冰。 -- 出自宋·葉適·寄李季章參政
- 夏則飲紅泉,冬則餐紅術。 -- 出自宋·汪莘·卜算子·夏則飲紅泉
- 朔風萬里促冬日,金橘千樹爭光輝。 -- 出自宋·汪莘·題汪侍郎仲宗北山道院
- 客久囂塵外,冬深驛舍前。 -- 出自宋·曹彥約·宿蘇坊
- 木蔌蔌兮皆冬,汛山林兮迎雪。 -- 出自宋·高似孫·山中雨辭
- 東溪,何所有,冬梅夏柳,春杞秋蕖。 -- 出自宋·俞國寶·滿庭芳·南省西清
- 誰將春晚作冬看,添著綿衣減卻難。 -- 出自宋·鄭清之·南坡口號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