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在第6個字的詩句
兵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故園便是無兵馬,猶有歸時一段愁。 -- 出自宋·陳與義·送人歸京師
- 鼓聲鳴海上,兵氣擁云間。 -- 出自唐·李白·從軍行
- 暫到下邳受兵略,來投漂母作主人。 -- 出自唐·李白·猛虎行 ( 此詩蕭士□云是偽作 ) 【上彬下
- 塞闊牛羊散,兵休帳幕移。 -- 出自唐·李白·胡無人行
-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一
- 將飛天地陣,兵出塞垣通。 -- 出自唐·李白·送梁公昌從信安北征
- (唐稱昭義步兵,蓋澤潞弓箭手。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孔常父送張天覺河東提刑
- 晝窮經史夜兵律,麟角鳳毛多異質。 -- 出自宋·蘇軾·送馮判官之昌國
- 吁嗟蜀先主,兵敗此亡魂。 -- 出自宋·蘇軾·永安宮?今夔之永安門,即宮之遺址也?
- 先主反劉璋,兵意頗不義。 -- 出自宋·蘇軾·張飛傳?
- 三千毛瑟精兵。 -- 出自·毛澤東·臨江仙·贈丁玲
- 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 出自唐·杜甫·新婚別
- 農事都已休,兵戈況騷屑。 -- 出自唐·杜甫·喜雨
- 雪山斥候無兵馬,錦里逢迎有主人。 -- 出自唐·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 昔去為憂亂兵入,今來已恐鄰人非。 -- 出自唐·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 人稀吾不到,兵在見何由。 -- 出自唐·杜甫·憶弟二首
- 將帥蒙恩澤,兵戈有歲年。 -- 出自唐·杜甫·有感五首
- 盜滅人還亂,兵殘將自疑。 -- 出自唐·杜甫·有感五首
- 玄甲聚不散,兵久食恐貧。 -- 出自唐·杜甫·別蔡十四著作
- 國步猶艱難,兵革未衰息。 -- 出自唐·杜甫·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
- 安穩高詹事,兵戈久索居。 -- 出自唐·杜甫·寄高三十五詹事
- 藥纂西極名,兵流指諸掌。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
- 親朋滿天地,兵甲少來書。 -- 出自唐·杜甫·中宵
- 舍舟策馬論兵地,拖玉腰金報主身。 -- 出自唐·杜甫·季夏送鄉弟韶陪黃門從叔朝謁
- 敕書憐贊普,兵甲望長安。 -- 出自唐·杜甫·送楊六判官使西蕃
- 妖孽關東臭,兵戈隴右創。 -- 出自唐·杜甫·遣悶
- 毒瘴未足憂,兵戈滿邊徼。 -- 出自唐·杜甫·次空靈岸
- 親故行稀少,兵戈動接聯。 -- 出自唐·杜甫·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
- 國帶風塵色,兵張虎豹符。 -- 出自唐·杜甫·別蘇徯(赴湖南幕)
- 平生未省見兵革,出門正爾逢豺狼。 -- 出自宋·辛棄疾·贈申孝子世寧
- 鼓應投棋馬,兵沖象戲車。 -- 出自唐·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 兵興一變法,兵息遂不還。 -- 出自唐·白居易·贈友五首
- 廟謀藏稷契,兵略貯孫吳。 -- 出自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
- 文律操將柄,兵機釣得鈐。 -- 出自唐·白居易·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韻
- 版圖十萬戶,兵籍五千人。 -- 出自唐·白居易·客
- 是歲大和八,兵銷時漸康。 -- 出自唐·白居易·飽食閑坐
- 御仗收前殿,兵徒劇背城。 -- 出自唐·李商隱·有感二首
- 盜息無排甲,兵消不取丁。 -- 出自宋·陸游·農家
- 平生亭障休兵日,慘澹風云閱武天。 -- 出自宋·陸游·蜀州大閱
- 惱人不奈奴兵輩,環抱文書待日晡。 -- 出自宋·陸游·虛堂
- 何日武臺坐,兵符授虎臣? -- 出自唐·杜牧·史將軍二首
- 羽書正急征兵地,須遣頭風處處痊。 -- 出自唐·杜牧·洛下送張曼容赴上黨召
- 解劇扮,能兵嗽,表里都峭。 -- 出自宋·柳永·傳花枝
- 廟謨資石畫,兵略倚珠鈐。 -- 出自宋·王安石·送鄆州知府宋諫議
- 遙知彼俗經兵後,應望名公走馬來。 -- 出自宋·王安石·送趙學士陜西提刑
- 有客語省兵,兵省非所先。 -- 出自宋·王安石·省兵
- 蠻水阻朝宗,兵符下渚宮。 -- 出自唐·劉禹錫·元和癸巳歲仲秋,詔發江陵偏師問罪蠻,徼后
- 星使出關東,兵符賜上公。 -- 出自唐·劉禹錫·奉送裴司徒令公自東都留守再命太原
- 旌旗遍草木,兵馬如云屯。 -- 出自唐·岑參·潼關鎮國軍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
- 別來逾十秋,兵馬日紛紛。 -- 出自唐·岑參·過緱山王處士黑石谷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