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在第6個字的詩句
兵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亂來未覓無兵地,愁在空思有酒家。 -- 出自明·高啟·首春感懷
- 自從決策罷兵來,平進不厭百寮底。 -- 出自宋·晁說之·積善堂
- 明光喜霽甲兵雨,沙磧恩搖草木風。 -- 出自宋·晁說之·又和西捷
- 無因喚取談兵者,來向橋邊聽哭聲。 -- 出自宋·劉克莊·贈防江卒六首
- 階銜免得帶兵農。 -- 出自宋·劉克莊·一翦梅 袁州解印
- 節鎮私齋鉞,兵權假貴珰。 -- 出自宋·劉克莊·進讀唐鑒徹章謝恩唐律一首二十韻
- 霸圖務并弱,兵志貴攻昧。 -- 出自宋·劉克莊·象弈一首呈葉潛仲
- 向令名將在,兵得到叢臺。 -- 出自宋·劉克莊·雜詠一百首·李牧
- 未知策應使,兵已至何州。 -- 出自宋·劉克莊·即事十絕
- 日晏煙嵐斂,兵馀戶口貧。 -- 出自宋·劉克莊·送王梅州二首
- 霸國不務仁,兵戈恣相酬。 -- 出自唐·李涉·詠古
- 卻教孫子藏兵法,空把文章向禮闈。 -- 出自唐·李涉·送孫堯夫赴舉
- 冰橫曉渡胡兵合,雪滿窮沙漢騎迷。 -- 出自唐·趙嘏·平戎 時諫官諭北虜未回,天德軍帥請修城備
- 軍中老將傳兵術,江上諸侯受政經。 -- 出自唐·趙嘏·獻淮南李相公
- 塞垣從事識兵機,只擬平戎不擬歸。 -- 出自唐·趙嘏·送李裴評事
- 天極推神歷,兵防演秘謀。 -- 出自宋·文同·仁宗皇帝挽詩十首
- 何時再相見,兵寇尚紛紛。 -- 出自唐·貫休·懷高真動二首
- 既富既教,足兵足食。 -- 出自唐·皎然·講德聯句
- 歉后為羈客,兵余問故林。 -- 出自唐·鄭谷·水軒
- 年年與官足兵食,三軍飽食眠秋風。 -- 出自宋·黃裳·罷糴行
- 從來長見說兵機,今日君恩志豈違。 -- 出自宋·潘閬·寄贈柳殿院開授崇儀使赴邊上
- 太原西北勁兵處,地直云中控定襄。 -- 出自宋·楊億·錢大夫赴并州
- 稚耋讙呼弛兵七,至今妥巾無叛民。 -- 出自宋·李呂·賀吳守被召
- 研丹聊作厭兵符。 -- 出自宋·王之道·南歌子·玉斝浮菖虎
- 邇來五百載,兵火數變遷。 -- 出自宋·王之道·黃梅東禪寺
- 從今不復憂兵火,卻敵如公笑語中。 -- 出自宋·王之道·和連圣舉呈張彥智
- 菩提古精舍,兵余但茅茨。 -- 出自宋·王之道·菩提院
- 昔日山前寺,兵余掃地空。 -- 出自宋·王之道·送道者史寶通作丐
- 相印機衡重,兵權號令通。 -- 出自宋·張元干·李丞相生朝
- 待掃欃槍洗兵馬,兩翁玄語記天津。 -- 出自宋·張元干·宮使樞密富丈和篇高妙所謂壓倒元白末句許予
- 新年有喜,洗兵和氣,春風千丈。 -- 出自金·蔡松年·水龍吟 甲寅歲,從師南還,贈趙肅之
- 紛紛四海正兵騷。 -- 出自金·段克己·鷓鴣天·把酒簪花強自豪
- 可男老不識兵器,九牧長途不拾遺。 -- 出自元·楊維楨·憶昔
- 陣法本天地,兵機侔鬼神。 -- 出自元·楊維楨·髯將軍
- 南來使者急兵荒,令下吳儂出蓋藏。 -- 出自元·楊維楨·送貢侍郎和糴還朝兼柬李治書同年(二首)
- 朱邸殽烝伏兵發,少年使者眥獨裂。 -- 出自明·王世貞·過固始許忠節公祠
- 須臾據案言兵事,鬃帽偏欹橫兩眉。 -- 出自明·徐渭·武林館中與徐仁卿同宿因贈三首(徐號天峰,
- 獻俘不用陳兵見,對客頻聽借箸籌。 -- 出自明·徐渭·督府明公新膺加蔭(加太子太保、左都御史。
- 巫歸神廟靜,兵語驛亭孤。 -- 出自明·楊基·東湖晚眺
- 不然多殺傷,兵氣之所成。 -- 出自明·楊基·感懷(十四首)
- 衽席知無戰,兵戈示不忘。 -- 出自唐·盧從愿·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 皇威正赫赫,兵氣何匈匈。 -- 出自唐·蘇颋·奉和圣制行次成皋途經先圣擒建德之所感而成
- 羽檄雙鳧去,兵車駟馬馳。 -- 出自唐·李乂·夏日都門送司馬員外逸客孫員外佺北征
- 寰區有主權兵器,風月無人掌桂香。 -- 出自唐·齊己·亂后江西過孫魴舊居因寄
- 終欲相尋去,兵戈時轉難。 -- 出自唐·齊己·贈盧明府閑居
- 弟兄應健在,兵火里耕桑。 -- 出自唐·齊己·秋夕寄諸侄
- 鼓聲遙赤塞,兵氣遠沖天。 -- 出自唐·王貞白·擬塞外征行
- 時和年豐五兵已,白額未誅壯士恥。 -- 出自唐·獨孤及·和李尚書畫射虎圖歌
- 武關猶未啟,兵入望夷宮。 -- 出自唐·賀蘭進明·古意二首
- 邊城消盡還兵喜,誰敵陽關決勝才。 -- 出自宋·王珪·滕學士移河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