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在第6個字的詩句
高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一人 -- 出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
- 綠江深見底,高浪直翻空。 -- 出自·儲光羲·江南曲四首
-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出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 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 -- 出自·崔曙·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
-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 出自唐·白居易·長恨歌
- 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 出自宋·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 午枕夢初殘,高樓上,獨憑闌干。 -- 出自明·朱栴·青杏兒·秋
-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 出自明·邊貢·午日觀競渡
-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 出自唐·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 古戍三秋雁,高臺萬木風。 -- 出自清·屈大均·魯連臺
- 更可惜,雪中高樹,香篝熏素被。 -- 出自宋·周邦彥·花犯·小石梅花
- 秋曉上蓮峰,高躡倚天青壁。 -- 出自宋·陸游·好事近·秋曉上蓮峰
- 俯瞰黃河小,高懸白雪清。 -- 出自清··詠賀蘭山
- 風驅急雨灑高城,云壓輕雷殷地聲。 -- 出自明·劉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 山遠翠眉長。高處凄涼。菊花清瘦杜秋娘。 -- 出自宋·吳文英·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
-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 出自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 出自唐·韋應物·聞雁
- 馬嘶芳草遠,高摟簾半掩。 -- 出自五代·顧敻·醉公子·岸柳垂金線
- 出時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 出自·李白·雨后望月
-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及作者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遠煙平似水,高樹暗如山。”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老來不得登高看,更甚殘春惜歲華。”全詩鑒賞 -- 出自··
- 噫吁嚱,危乎高哉! -- 出自唐·李白·蜀道難
- 邀我登云臺,高揖衛叔卿。 -- 出自唐·李白·古風 其十九
- 徒令白日暮,高駕空踟躕。 -- 出自唐·李白·陌上桑
-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 -- 出自唐·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 相逢紅塵內,高揖黃金鞭。 -- 出自唐·李白·相逢行
- 好鳥集珍木,高才列華堂。 -- 出自唐·李白·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 寶書長劍掛高閣,金鞍駿馬散故人。 -- 出自唐·李白·猛虎行 ( 此詩蕭士□云是偽作 ) 【上彬下
- 愛聽松風且高臥,颼颼吹盡炎氛過。 -- 出自唐·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見贈
- 訟息鳥下階,高臥披道帙。 -- 出自唐·李白·贈清漳明府侄聿
- 開堂振白拂,高論橫青云。 -- 出自唐·李白·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
- 憑覽周地險,高標絕人喧。 -- 出自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 逸韻動海上,高情出人間。 -- 出自唐·李白·與南陵常贊府游五松山 山在南陵銅井西五里
- 散盡空掉臂,高歌賦還邛。 -- 出自唐·李白·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
- 君亦不得意,高歌羨鴻冥。 -- 出自唐·李白·留別西河劉少府
- 至人達機兆,高揖九州伯。 -- 出自唐·李白·送岑徵君歸鳴皋山
- 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 -- 出自唐·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 長劍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 出自唐·李白·君馬黃
- 揮毫贈新詩,高價掩山東。 -- 出自唐·李白·訪道安陵遇蓋還為余造真錄臨別留贈 【上竹
- 弋者何所慕,高飛仰冥鴻。 -- 出自唐·李白·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克復之美書懷示息秀
- 今日逢支遁,高談出有無。 -- 出自唐·李白·贈宣州靈源寺仲浚公
- 秀句滿江國,高才掞天庭。 -- 出自唐·李白·獻從叔當涂宰陽冰
- 故人契嵩潁,高義炳丹雘。 -- 出自唐·李白·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 曲巷幽人宅,高門大士家。 -- 出自唐·李白·宴陶家亭子
- 英聲振名都,高價動殊鄰。 -- 出自唐·李白·贈崔司戶文昆季
- 空庭無玉樹,高殿坐幽人。 -- 出自唐·李白·題江夏修靜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