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在第6個字的詩句
高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羨爾瑤臺鶴,高棲瓊樹枝。 -- 出自唐·李白·賦得鶴送史司馬赴崔相公幕
- 羨君無紛喧,高枕碧霞里。 -- 出自唐·李白·題元丹丘山居
- 枿木劃斷云,高峯頂積雪。 -- 出自唐·李白·興唐寺
- 柟木白云飛,高僧頂殘雪。 -- 出自唐·李白·普照寺
- 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 巫山枕障畫高丘,白帝城邊樹色秋。 -- 出自唐·李白·巫山枕障
- 所以青云人,高歌在巖戶。 -- 出自唐·李白·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
- 獨攜纖手上高樓。 -- 出自宋·蘇軾·浣溪沙
- 地偏不信容高蓋,俗儉真堪著腐儒。 -- 出自宋·蘇軾·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五首
- 熠燿亦求偶,高屋飛相追。 -- 出自宋·蘇軾·秋懷二首
- 隱隱遍、長林高阜,臥紅堆碧。 -- 出自宋·蘇軾·滿江紅 東武會流懷亭
- 從我兩王子,高鴻插修翎。 -- 出自宋·蘇軾·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遶城觀荷花,登峴山亭
- 荒田雖浪莽,高庳各有適。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
- 幽尋遠無厭,高絕每先上。 -- 出自宋·蘇軾·出峽
- 獨愛孤棲鶻,高超百尺嵐。 -- 出自宋·蘇軾·入峽
- 試看飛鳥樂,高遁此心甘。 -- 出自宋·蘇軾·入峽
- 不如従我游,高論發犀柄。 -- 出自宋·蘇軾·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
- 飛檐臨古道,高榜勸游人。 -- 出自宋·蘇軾·南溪有會景亭,處眾亭之間,無所見,甚不稱
- 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時不肯入官府。 -- 出自宋·蘇軾·越州張中舍壽樂堂
- 故國千峰外,高臺十日留。 -- 出自宋·蘇軾·郁孤臺(以下四首,皆虔州。)
- 子生公相家,高義久崢嶸。 -- 出自宋·蘇軾·送呂行甫司門倅河陽
- 腐鼠何勞嚇,高鴻本自冥。 -- 出自宋·蘇軾·和劉道原寄張師民
- 但當記苦語,高節貫白頭。 -- 出自宋·蘇軾·送張嘉父長官
- 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 -- 出自宋·蘇軾·谷林堂詩
- 我家岷蜀最高峰?,一作清溪電轉失云峰。 -- 出自宋·蘇軾·壺中九華詩
- 夷齊恥周粟,高歌誦虞軒。 -- 出自宋·蘇軾·和陶貧士七首
- 二子不并世,高風兩無儔。 -- 出自宋·蘇軾·和陶貧士七首
- 公心底處有高下,夢幻去來隨所遭。 -- 出自宋·蘇軾·趙閱道高齋
- 朱檻城東角,高王此望沙。 -- 出自宋·蘇軾·荊州十首
- 平日誰能挹,高飛不可馴。 -- 出自宋·蘇軾·荊州十首
- 従我兩王子,高鴻插修翎。 -- 出自宋·蘇軾·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繞城觀荷花登峴山亭晚入
- 昆盧海上妙高峰,二老遙知說此翁。 -- 出自宋·蘇軾·再和并答楊次公
- 濤沙少醞籍,高浪翻雪屋。 -- 出自宋·蘇軾·次韻劉景文登介亭
- 毘盧海上妙高峰,二老遙知說此翁。 -- 出自宋·蘇軾·再和并答楊次公
- 大夫忠烈后,高義金石貫。 -- 出自宋·蘇軾·除夜病中贈段屯田
- 何如大艦日高眠,一枕清風過苕霅。 -- 出自宋·蘇軾·觀杭州鈐轄歐育刀劍戰袍
- 華清縹緲浮高棟,上有纈林藏石甕。 -- 出自宋·蘇軾·送陳睦知潭州
- 大夫忠烈後,高義金石貫。 -- 出自宋·蘇軾·除夜病中贈段屯田
- 瘦皮纏鶴骨,高頂轉龍腰。 -- 出自宋·蘇軾·留題石經院三首
- 清句金絲合,高樓雪月俱。 -- 出自宋·蘇軾·次韻和劉貢父登黃樓見寄并寄子由二首
- 爛紫垂先熟,高紅掛遠揚。 -- 出自宋·蘇軾·食荔支二首
- 老手便劇郡,高懷厭承明。 -- 出自宋·蘇軾·送錢藻出守婺州得英字
- 今日復何日,高槐布初陰。 -- 出自宋·蘇軾·和陶郭主簿二首
- 看君擁黃紬,高臥放晚衙。 -- 出自宋·蘇軾·和孫同年卞山龍洞禱晴
- 為君裁春衫,高會開桂籍。 --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郎子立風雨有感
- 短屏雖曲折,高枕謝奔走。 -- 出自宋·蘇軾·吳子野將出家贈以扇山枕屏
- 豈無避世士,高隱煉精魄。 -- 出自宋·蘇軾·過宜賓見夷中亂山
- 不如我仇池,高舉復幾歲。 -- 出自宋·蘇軾·和陶桃花源
- 歸來掛壁從高棲,了無芻秣饑不啼。 -- 出自宋·蘇軾·秧馬
- 君猶伏閣爭,高論亦少慰。 -- 出自宋·蘇軾·次韻王覿正言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