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在第6個字的詩句
渡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貍愁。 -- 出自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 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 -- 出自明·文征明·滿江紅·拂拭殘碑
- 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天。 -- 出自唐·劉長卿·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
- (人日出東郊渡江,游蟆頤山,眉之故事也。 -- 出自宋·蘇軾·送賈訥倅眉二首
- 裊裊春風送渡關,娟娟霜月照生還。 -- 出自宋·蘇軾·和王斿二首(斿,平父子。)
- 自從氈裘南渡沔,襄陽無事多春游。 -- 出自宋·蘇軾·襄陽樂
-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 出自·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
- 枕戈憶勾踐,渡浙想秦皇。 -- 出自唐·杜甫·壯游
- 畏途隨長江,渡口下絕岸。 -- 出自唐·杜甫·白沙渡
- 綠楊堤,青草渡。 -- 出自宋·辛棄疾·祝英臺近·綠楊堤
-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 -- 出自宋·辛棄疾·祝英臺近 晚春
- 望此去人世,渡水向吾廬。 -- 出自唐·王維·戲贈張五弟諲三首(時在常樂東園,走筆成)
-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 出自唐·李商隱·荷花
- 嘗聞宓妃襪,渡水欲生塵。 -- 出自唐·李商隱·襪
- 馬上吟成促渡江,分明閑氣屬閨房。 -- 出自清·納蘭性德·于中好 詠史
- 折得梅花古渡頭,詩凡卻恐作花羞。 -- 出自宋·陸游·梅花絕句
- 憶昔建炎南渡時,兵間脫死命如絲。 -- 出自宋·陸游·寓嘆
- 前年蒙趣召,渡江當六月,顧慚衰病軀,觸熱朝行闕。 -- 出自宋·陸游·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為韻
- 十里平沙到渡頭,溪山合向畫圖收。 -- 出自宋·陸游·野渡用前韻
- 斷筰飄飄掛渡頭,臨江立馬喚漁舟。 -- 出自宋·陸游·自江源過雙流不宿徑行之成都
- 過盡青山喚渡船,晚窗洗腳臥僧氈。 -- 出自宋·陸游·僧房假榻
- 朝行過棧暮渡笮,夜投破驛火煜爚。 -- 出自宋·陸游·書驛壁
- 蒼檜丹楓古渡頭,小橋橫處系孤舟。 -- 出自宋·陸游·渡頭
- 明當負子東渡河! -- 出自宋·陸游·虎洞
- 水退橋未葺,渡閑船自流。 -- 出自宋·陸游·安仁道中
- 三兩人家古渡頭。 -- 出自宋·柳永·其二
- 日暮行人爭渡急,槳聲幽軋滿中流。 -- 出自唐·劉禹錫·堤上行三首
-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歸人。 -- 出自唐·柳宗元·詔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 京口路,歸帆渡,正是芳菲欲度。 -- 出自唐·溫庭筠·更漏子·背江樓
- 青門煙野外,渡浐送行人。 -- 出自唐·溫庭筠·早春浐水送友人
- 江上烏帽誰渡水,巖際白衣人采松。 -- 出自明·唐寅·廬山
- 貢鶴磯邊晚渡時,柳花風急片帆飛。 -- 出自宋·姜夔·雪中六解
- 江漲橋頭有渡船,船頭歷歷東林路。 -- 出自宋·范成大·倪文舉奉常將歸東林,出示綺川西溪二賦,輒
- 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遙看數點帆小。 -- 出自宋·周邦彥·氐州第一
- 身在應無回渡日,駐馬相看遼水傍。 -- 出自唐·王建·雜曲歌辭·渡遼水
- 塞黑云黃欲渡河,風沙瞇眼雪相和。 -- 出自唐·王建·太和公主和蕃
- 蘭舟桂楫常渡江,無因重寄雙瓊珰。 -- 出自唐·張籍·寄遠曲
- 通越事豈難,渡瀘功未博。 -- 出自唐·劉長卿·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
- 舊浦滿來移渡口,垂楊深處有人家。 -- 出自唐·劉長卿·上巳日越中與鮑侍郎泛舟耶溪
- 高柯倘為楫,渡海有良因。 -- 出自唐·劉長卿·題靈祐上人法華院木蘭花(其樹嶺南,移植此
- 真人我自有,渡海笑徐福。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
- 夜靜雙星先渡海,風高八月自還槎。 -- 出自宋·蘇轍·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學士奉使高麗二首
- 誰令十載重渡瀧,灘頭舊寺晨鐘撞。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江西
- 人駕梅槎未渡。 -- 出自宋·吳文英·燭影搖紅·秋入燈花
- 猶憶建炎南渡時,五云護擁蛟龍旌。 -- 出自元·王冕·錢塘紀行
- 百卷書成南渡后,先生續集再編年。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1
- 索索夕風遒,渡瀼瀼朝露哀。 -- 出自宋·司馬光·和聶之美雞澤官舍詩七首·葦
- 曾見朋游南渡日,北山堂外九株松。 -- 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之八十三
- 公無渡河要渡河,公要渡河爭奈何。 -- 出自宋·白玉蟾·公無渡河·君不見猿啼蒼梧煙
- 葉葉扁舟古渡頭,目力所至海門止。 -- 出自宋·白玉蟾·覺非居士東菴甚奇觀玉蟾曾游其間醉吟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