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在第6個字的詩句
渡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空令老忠簡,渡河死猶呼。 -- 出自宋·洪咨夔·九華葉子真賦汴吳兩都極陳治亂之原仍有詩用
- 下長汀,臨深渡,驚起一行沙鷺。 -- 出自宋·李珣·漁歌子·楚山青
- 三戍漁陽再渡遼,騂弓在臂劍橫腰。 -- 出自唐·張仲素·塞下曲五首
- 一點漁燈古渡頭。 -- 出自宋·李重元·憶王孫·颼颼風冷荻花秋
- 寂寞堪憐觀渡女,無眠耿耿望青霄。 -- 出自宋·楊億·七夕
- 過關拖疋練,渡水惜鄣泥。 -- 出自宋·楊億·胡馬嘶北風
- 坐看驕兵南渡,沸浪駭奔鯨。 -- 出自宋·葉夢得·八聲甘州 壽陽樓八公山作
- 錦鯉殷勤為渡江。 -- 出自宋·蔡伸·南鄉子·木落雁南翔
- 正系馬、清淮渡頭。 -- 出自宋·葛立方·春光好·禁煙卻釀新愁
- 憶昨片帆離渡口,特煩千騎駐江干。 -- 出自宋·李呂·歸自南康寄懷朱使君
- 望舟尾拖涼,渡頭籠暝。 -- 出自宋·史達祖·齊天樂·闌干只在鷗飛處
- 楊柳隄邊看渡船,金山山上訪金仙。 -- 出自宋·汪元量·金山
- 詩句未成云渡水,酒杯方舉月臨軒。 -- 出自宋·汪元量·興元府
- 蘆葦蕭森古渡頭,征鞍卸卻上孤舟。 -- 出自宋·汪元量·易水
- 千古傷心南渡曲,一襟清淚北征詩。 -- 出自宋·汪元量·終南山館
- 芳草岸頭人渡水,洛陽影里鳥呼風。 -- 出自宋·王之道·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
- 何時元戎北渡森旗章,料敵制勝一一盡所長,雞群野鶴看昂昂。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韻胡德輝松軒時乞兵戍淮
- 潮退江南晚渡。 -- 出自宋·張元干·如夢令·潮退江南晚渡
- 罨畫溪頭喚渡,銅棺山下尋僧。 -- 出自元·倪瓚·題畫
- 密竹不知路,渡溪微有蹤。 -- 出自明·林鴻·游芙蓉峰
- 別有鼓吹喧渡口,不教蚯蚓疊陽關。 -- 出自明·徐渭·蛙聲
- 銀漢雙星漫渡,石城兩槳無津。 -- 出自明·楊慎·會津門觀江漲望小市人家戲作
- 諸葛提兵大渡津,河流禹鑿迥如新。 -- 出自明·楊慎·春興(六首)
- 夜聞鴻雁南渡河,曉望旌旗北臨海。 -- 出自唐·李昂·從軍行
- 山中應解夏,渡口有行僧。 -- 出自唐·齊己·新秋霽后晚眺懷先公
- 落日停橈古渡邊,古今蹤跡一蒼然。 -- 出自唐·吳融·晚泊松江
- 片片仙云來渡水,雙雙燕子共銜泥。 -- 出自唐·張諤·延平門高齋亭子應岐王教
- 滿目芊芊野渡頭,不知若個解忘憂? -- 出自宋·俞紫芝·詠草
- 好是藍橋再渡,玉蓖還勝金鈿。 -- 出自宋·陳睦·清平樂·鬢云斜墜
- 鯨鱣碭厥居,渡鳥垂羽翰。 -- 出自宋·陳造·泊龍灣
- 銜枚束甲夜渡洮,軍中壯士秉白旄。 -- 出自宋·李廌·詠齋詩
- 小立野塘官渡。 -- 出自宋·蘇庠·謁金門·何處所
- 只向武陵南渡。 -- 出自宋·王庭珪·桃源憶故人·催花一霎清明雨
- 懷書亦復清渡灞,從此參商遠暌隔。 -- 出自宋·鄭剛中·寄姚文發
- 遠浦歸舟荒渡口,搴篷橫棹堤側。 -- 出自宋·王以寧·念奴嬌·云收天碧
- 翻然脫羈銜,渡江得英主。 -- 出自宋·馮時行·甘寧廟
- 邛崍關頭大渡河,使君五馬千丈坡。 -- 出自宋·李石·題陰山七騎圖
- 常記垂虹晚渡,臥看菰蒲煙雨,屈指十三秋。 -- 出自宋·葛郯·水調歌頭·青銅昏水面
- 銀河耿耿,中渡絳節會星軿。 -- 出自·姚述堯2·水調歌頭·三五半圓夜
- 玉女行春嬌渡馬,休是鵲橋輕別。 -- 出自宋·沈瀛·念奴嬌·春來臘去
- 細雨斜風到渡頭。 -- 出自宋·李洪·南鄉子·掛席泛安流
- 憶昨王師北渡江,山東豪杰已爭降。 -- 出自宋·李洪·淮上亂后寄子都兄五詩
- 山窮多石峙,渡涉亂川流。 -- 出自宋·趙蕃·杭橋道間二首
- 吾州憶當南渡初,居有曾呂守則徐。 -- 出自宋·趙蕃·懷趙蘄州文鼎
- 憶昔曾聞南渡初,里人最賞白社徐。 -- 出自宋·趙蕃·次韻斯遠夜歸自溪南之作
- 自倚神通能渡水,卻言佛法本無多。 -- 出自宋·薛師石·斷橋
- 白蘋洲,芳草渡,玉湖亭。 -- 出自宋·魏了翁·水調歌頭·牛酒享賓客
- 嘉二三子南渡來,營葺頗能還舊觀。 -- 出自宋·程公許·多勝亭
- 地紀已占江渡馬,天心定見屋流鳥。 -- 出自宋·岳珂·宮詞一百首
- 扁舟雨晴呼渡。 -- 出自宋·張輯·如此江山/齊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