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在第3個字的詩句
毫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直従毫末中,自養到合抱。 -- 出自宋·蘇軾·哭刁景純
- 差以毫厘繆千里。 -- 出自宋·辛棄疾·洞仙歌 丁卯八月病中作
- 綠地毫甌雪花乳,不妨也道入閩來。 -- 出自宋·陸游·試茶
- 趙子毫端萬斛珠,眼前百輩不枝梧。 -- 出自宋·陸游·贈趙去華
- 紛紛毫發事,多少宦游難。 -- 出自唐·杜牧·寢夜
- 欲托毫素通殷勤,郢匠旁矚難揮斤。 -- 出自宋·秦觀·別賈耘老
- 遺馀毫末不見保,躝躒磵壑何當存。 -- 出自唐·柳宗元·雜曲歌辭·行路難三首
- 庶立毫厘。 -- 出自魏晉·曹植·責躬
- 憑君毫發鑒,莫遣翳莓苔。 -- 出自唐·元稹·酬盧秘書
- 一為毫發忤,十載山川遙。 -- 出自唐·元稹·酬劉猛見送
- 細極毫末,大無方所。 -- 出自宋·黃庭堅·法語
- 眼入毫端寫竹真,枝掀葉舉是精神。 -- 出自宋·黃庭堅·題子瞻墨竹
- 不欺毫發公雖有,太盡妍媸道恐非。 -- 出自宋·曾鞏·照影亭
- 如何毫末利,管鮑亦相欺。 -- 出自宋·司馬光·和之美諷古二首
- 事之毫髪無謂輕。 -- 出自南北·庾信·周五聲調曲 征調曲 五
- 吮霜毫、才提還倦。 -- 出自清·陳維崧·二月十一日夜風月甚佳過水繪園聽諸郎弦管燈
- 誰從毫末見參天,又到蒼蒼化石年。 -- 出自唐·陸龜蒙·二遺詩
- 文候毫厘不可差。 -- 出自宋·無名氏·南鄉子·白雪與黃芽
- 既瑩毫芒分,不與蚊蚋隔。 -- 出自宋·梅堯臣·尹子漸歸華產茯苓若人形者賦以贈行
- 小則毫分莫識,大時遍滿三千。 -- 出自宋·張伯端·西江月·我性入諸佛性
- 世人毫末成胡越,要看家風我姓陳。 -- 出自宋·陳著·宜晚小酌二首
- 沒身毫厘易其死,世上誰非竊桑子。 -- 出自宋·張耒·有所嘆五首
- 還應毫末長,始見拂丹霄。 -- 出自唐·張喬·興善寺貝多樹
- 五色毫揮成渙汗,百寮班下獨從容。 -- 出自唐·李頻·賀同年翰林從叔舍人知制誥
- 眉間毫光放未盡,指下已帶旃檀風。 -- 出自宋·陳與義·陳叔易賦王秀才所藏梁織佛圖詩邀同賦因次其
- 白玉毫光應照我,黃金色相竟留誰。 -- 出自宋·丁謂·桂林資圣寺
- 何況毫發間,計畫窮萬殊。 -- 出自宋·韓維·題招提院靜照堂
- 始于毫末分諸國,漸見圖中列四溟。 -- 出自宋·伍喬·觀華夷圖
- 始於毫末分諸國,漸見圖中列四溟。 -- 出自宋·伍喬·觀華夷圖
- 字瘦毫端當有骨,洞清柳外想余絲。 -- 出自·老舍·致章老
- 木有毫端水有源,漸成盤錯始潺湲。 -- 出自宋·鮑當·酬阮逸詩卷
-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覓一毫舊相,了不可得,千年桃核里,元是舊時仁。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覓一毫新相,了不可得,新舊之相既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消息毫端總是空,奇哉道味深無比。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幣帛毫芒費,生靈百萬全。 -- 出自宋·曾豐·送中書舍人鄭惠叔入國二首
- 豈無毫忽補于時,用盡初心卒見遺。 -- 出自宋·曾豐·贈筆工周永年二首
- 愧無毫發補于公,老不相饒病見攻。 -- 出自宋·曾豐·簡寄幼能弟
- 差以毫厘繆燕越,更于真似細區別。 -- 出自宋·曾豐·題張德清悅齋
- 我無毫發瑕,苦心懷冰雪。 -- 出自唐·沈佺期·枉系二首
- 目絕毫翰灑,耳無歌諷期。 -- 出自唐·沈佺期·傷王學士
- 孤臣毫發皆君賜,獨坐風廊不覺寒。 -- 出自宋·劉克莊·辛卯滿散天基節即事六首
- 惟有毫祠尤久任,白頭三度入冰銜。 -- 出自宋·劉克莊·蒙恩復畀明道祠寄呈趙克勤吏部三首
- 微露毫芒足奇怪,少加煅煉愈高深。 -- 出自宋·劉克莊·答括士李同二首
- 猶勝毫州前管轄,鬒毛禿盡欲歸僧。 -- 出自宋·劉克莊·居厚弟改提舉鴻禧一首
- 或聞毫郊澇,族大無余米。 -- 出自宋·蔡襄·期秦伯鎮不至
- 手援毫,足蹈節,披縑灑墨稱麗絕。 -- 出自唐·皎然·奉應顏尚書真卿觀玄真子置酒張樂舞破陣畫洞
- 卻思毫末栽松處,青翠才將眾草分。 -- 出自唐·施肩吾·玩手植松
- 文通毫管醒來異,武帝衡蕪覺后香。 -- 出自唐·徐寅·夢
- 肯向毫端開發、雨云中。 -- 出自宋·呂本中·宣州竹/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