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在第7個字的詩句
兵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 -- 出自清·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 乃翁知國如知兵,塞垣草木識威名。 -- 出自宋·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 出自唐·許渾·塞下曲
- 轉戰渡黃河,休兵樂事多。 -- 出自唐·李白·塞上曲
-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 出自唐·李白·塞下曲六首
- 一輸一失關下兵,朝降夕叛幽薊城。 -- 出自唐·李白·猛虎行 ( 此詩蕭士□云是偽作 ) 【上彬下
- 名將古誰是,疲兵良可嘆。 -- 出自唐·李白·幽州胡馬客歌
- 伊昔臨廣武,連兵決雌雄。 -- 出自唐·李白·登廣武古戰場懷古
- 毒草殺漢馬,張兵奪云旗。 -- 出自唐·李白·書懷贈南陵常贊府
- 千古風流阮步兵。 -- 出自宋·蘇軾·定風波·千古風流阮步兵
- 舞羽諸羌伏,銷兵萬匯蘇。 -- 出自宋·蘇軾·太皇太后閣六首
- 赤眉雖豺虎,弛兵過其墟。 -- 出自宋·蘇軾·送鄧宗古還鄉
- 開府當朝杰,論兵邁古風。 -- 出自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
- 爪牙一不中,胡兵更陸梁。 -- 出自唐·杜甫·壯游
- 煉骨調情性,張兵撓棘矜。 -- 出自唐·杜甫·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 蜀將分旗鼓,羌兵助井泉。 -- 出自唐·杜甫·西山三首(即岷山,捍阻羌夷,全蜀巨障)
- 近賀中興主,神兵動朔方。 -- 出自唐·杜甫·送靈州李判官
-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復臨咸京。 -- 出自唐·杜甫·釋悶
- 仙仗環雙闕,神兵辟兩廂。 -- 出自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
- 太宗十八舉義兵,白旄黃鉞定兩京。 -- 出自唐·白居易·七德舞-美撥亂,陳王業也
- 無何天寶大征兵,戶有三丁點一丁。 -- 出自唐·白居易·新豐折臂翁-戒邊功也
- 廟算無遺策,天兵不戰功。 -- 出自唐·白居易·大社觀獻捷詩
- 少年曾管二千兵,晝聽笙歌夜斫營。 -- 出自唐·白居易·奉送三兄
- 揚州時有下江兵。 -- 出自唐·王維·同崔傅答賢弟
- 王禮尊儒教,天兵小戰功。 -- 出自唐·王維·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時為右補闕)
- 渭水岐山不出兵,欲攜琴劍錦官城。 -- 出自宋·陸游·即事
- 望駕遺民老,忘兵志士憂。 -- 出自宋·陸游·縱筆
- 兒時萬死避胡兵,敢料時清畢此生。 -- 出自宋·陸游·戲遣老懹
- 南人孰謂不知兵? -- 出自宋·陸游·十月二十六日夜夢行南鄭道中既覺恍然攬筆作
- 後來有阿童,握兵事開邊,晚策睦州功,上公珥金蟬,勢張不可御,北鄉挑幽燕。 -- 出自宋·陸游·拜張忠定公祠二十韻
-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嶸。 -- 出自宋·陸游·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後
- 往者江淮未徹兵,丹陽邂逅識耆英;叩門偶綴諸公後,倒屣曾蒙一笑迎。 -- 出自宋·陸游·送任夷仲大監
- 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 出自魏晉·曹操·短歌行
-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 出自魏晉·曹操·蒿里行
- 南城草草不受兵,北城樓櫓如邊城。 -- 出自宋·王安石·澶州
- 萬物不給乃相兵,伏羲畫法作後程。 -- 出自宋·王安石·自訟
- 匹馬掠廣場,萬兵助遮羅。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三吳王獵場
- 萬一雖不爾,省兵當何緣。 -- 出自宋·王安石·省兵
- 擇將付以職,省兵果有年。 -- 出自宋·王安石·省兵
- 邊烽寂寂盡收兵,宮樹蒼蒼靜掩扃。 -- 出自唐·劉禹錫·重酬前寄
- 北都留守將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 -- 出自唐·劉禹錫·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鎮太原以詩申賀
- 草檄嫖姚幕,巡兵戊己屯。 -- 出自唐·劉禹錫·武陵書懷五十韻
- 去吏多甘老,休兵坐力田。 -- 出自宋·歐陽修·詩一首
- 勍敵嘗壓壘,羸兵當戒嚴。 -- 出自宋·歐陽修·讀梅氏詩有感示徐生
- 男夫不耕鑿,刀兵動相隨。 -- 出自宋·歐陽修·南獠
- 一虜動邊陲,用兵三十萬。 -- 出自宋·歐陽修·送任處士歸太原
- 幾歲瘡痍近息兵,經營方喜得時英。 -- 出自宋·歐陽修·送沈待制陜西都運
- 誰謂不能決,孔兵乃真知。 -- 出自宋·秦觀·詩列子
- 豈信憂邊處,胡兵隔一川。 -- 出自宋·范仲淹·和延安龐龍圖寄岳陽滕同年
- 入險漢鈄危,奇兵翻背水。 -- 出自宋·范仲淹·贈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