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在第7個字的詩句
兵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浴殿詞臣亦議兵。 -- 出自宋·張先·定風波令/定風波
- 談辨才疏堂上兵。 -- 出自宋·張先·定風波令/定風波
- 往山中,仲純留兵騎見候,且約別於洛陽。 -- 出自元·元好問·滿江紅 郝仲純使君守坊州,枉道過予於登封
- 風云奔走十年兵。 -- 出自元·元好問·木蘭花慢 游三臺二首
- 蒲津主帥能戢兵,千里晏然無戈[一五]聲。 -- 出自唐·韋莊·秦婦吟
- 十里旌旗十萬兵,等閑游獵出軍城。 -- 出自唐·韋莊·觀浙西府相畋游
- 意馬息驅馳,心兵遂消弭。 -- 出自宋·白玉蟾·西湖大醉走筆百韻
- 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 出自魏晉·蔡琰·悲憤詩
- 憶昔江南未起兵,吳山越水共知名。 -- 出自明·劉基·春興(四首)
- 今與山鬼鄰,殘兵哭遼水。 -- 出自唐·常建·吊王將軍墓
- 王者應無敵,天兵動遠征。 -- 出自唐·戴叔倫·送崔融
- 報政黃霸慚,提兵呂蒙醉。 -- 出自唐·陳陶·贈江西周大夫(一作贈周太史)
- 九土如今盡用兵,短戈長戟困書生。 -- 出自唐·杜荀鶴·亂后書事寄(一作呈)同志
- 說史評諸例,論兵到百家。 -- 出自唐·陸龜蒙·襲美見題郊居十首,因次韻酬之以伸榮謝
- 嚴城晝不開,伏兵暗相失。 -- 出自唐·劉希夷·從軍行
- 長驅過北趙,短兵出南燕。 -- 出自唐·劉希夷·謁漢世祖廟
- 二十逐嫖姚,分兵遠戍遼。 -- 出自唐·張祜·塞下曲
- 文武千官歲仗兵,萬方同軌奏升平。 -- 出自唐·張祜·元日仗
- 靈臺偃伯仆邊兵。 -- 出自宋·無名氏·十二時/憶少年
- 身佩安危寄,本兵柄,修軍政,朝野慶,鈞衡任,賴詩謨。 -- 出自宋·無名氏·六州歌頭·揚休玉色
- 跋扈驕矜糾紛,兵威不定將焚。 -- 出自宋·無名氏·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
- 樂極禍來,漁陽兵起。 -- 出自宋·無名氏·伊州曲
- 應哂不量力,短兵茲已波。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和長吉上人淮甸相遇
- 韓公守武垣,遲兵若屯云。 -- 出自宋·梅堯臣·送王樂道太丞應瀛州辟
- 歌舞學未穩,越兵俄已來。 -- 出自宋·梅堯臣·西施
- 方與舊將飲,談兵燈燭前。 -- 出自宋·梅堯臣·夜酌趙侯家聞合流曹光道詣府遂訪之一夕縱談
- 大將中流矢,殘兵空負戈。 -- 出自宋·梅堯臣·故原戰
- 五尺銅鑄人,執兵冠服朱。 -- 出自宋·梅堯臣·閔冢
- 胡騎犯邊來,漢兵皆死戰。 -- 出自宋·梅堯臣·聞尹師魯赴涇州幕
- 神武立四極,收兵銷眾豪。 -- 出自宋·梅堯臣·永濟倉書事
- 出塞開牙帳,論兵啟玉鈴。 -- 出自宋·梅堯臣·送李太保知儀州
- 勝陣無容敵,精兵已善攻。 -- 出自宋·梅堯臣·定號依韻和禹玉
- 下筆到西漢,料兵如六奇。 -- 出自宋·王禹偁·北樓感事
- 儒將古所重,料兵如轉丸。 -- 出自宋·王禹偁·射弩
- 跋敕朝據案,論兵夜遠膝。 -- 出自宋·王禹偁·懷賢詩之桑魏公
- 太祖方歷試,握兵權已重。 -- 出自宋·王禹偁·故殿中侍御史滎陽鄭公
- 又聞漢發五道兵,祁連澤北夸橫行。 -- 出自宋·王禹偁·戰城南
- 約法三章在,收兵五國隨。 -- 出自宋·邵雍·觀棋大吟
- 百戰方全日,長兵震天垂。 -- 出自宋·邵雍·觀棋大吟
- 廉頗白起善用兵,蘇秦張儀善縱橫。 -- 出自宋·邵雍·戰國吟
- 若非堂上出奇兵,安得閫外拉馀朽。 -- 出自宋·邵雍·代書謝王勝之學寄萊石茶酒器
- 朝廷屬休蘭會兵,秦人倚慶為長城。 -- 出自宋·晁補之·送龍圖范丈德孺帥慶
- 身執金吾主禁兵,腰間寶劍重橫行。 -- 出自唐·顧況·贈韋清將軍
- 寶稼興東戶,佳兵戢左鞬。 -- 出自宋·宋祁·紀圣詩
- 于役三年遠,論兵兩鬢斑。 -- 出自宋·宋祁·尹學士自濠梁移倅秦州
- 螭階看引羽林兵,罷直還家得使旌。 -- 出自宋·宋祁·送郭太保知相州
- 皂衣京兆數論兵,西護秦臺暫抗旍。 -- 出自宋·宋祁·送王龍圖鎮秦亭
- 漢蚌兼珠隱,邊兵背塞歸。 -- 出自宋·宋祁·落月
- 邕南亭障久消兵,莫厭扁舟萬里行。 -- 出自宋·張耒·送丁宣德赴邕州僉判
- 樂哉閉口莫言兵,雖有頗牧誰能用。 -- 出自宋·張耒·送劉季孫栽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