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大學生的早期家庭教育(下)
來源:查字典素質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少年大學生的早期家庭教育(下)
教給孩子點石成金的指頭――學習方法
那是1980年的暑假,司衛東和妹妹都還在小學。一天下午,兄妹倆圍著爸爸在問這問那。突然他們指著墻上一圓圓的光斑,問:“爸爸,那是怎么回事?”
“你們說呢?”爸爸并沒有直接回答。
“太陽反射過去的。”兄妹倆接著說。
“是怎么反射過去的呢?”
兩個孩子愣住了。“這個小桌!”司衛東搶了先。他大概是看到光從窗戶進來,照在小方桌上。“不對!”桌子是方的,那是圓的。”妹妹反駁說。
“五斗櫥鏡子是方形的,那也不是了。”東子看看屋里,除了小方桌外,只有五斗櫥有太陽光。
妹妹就到處找圓的東西。她發現只有媽媽梳頭用的鏡子是圓的,可它又不在陽光里,于是就猶豫地問:“是這個鏡子嗎?”司衛東一聽,伸手碰了碰鏡子,墻上的光斑立即動起來。父子三人都笑了。
“那鏡子的陽光是從哪里來的呢?”兩個小家伙異口同聲地問爸爸。爸爸高興地一面解釋說:照到五斗櫥鏡子上的陽光,反射到圓鏡子上,再反射到墻上,就成了這光斑。邊說邊用兩塊鏡子做了幾下多次反射的試驗。
接著,爸爸又拿來一個臉盆,盆里放了一枚5分硬幣。然后讓孩子向后退,一直退到剛剛看不見硬幣的地方。這時只見爸爸按住硬幣向臉盆里倒水。水一滿,兄妹倆就說:“看見了,又看見了。”爸爸又告訴他倆,這是光線折射的結果,并趁機介紹了一些光學知識。兄妹倆頓時對光學產生了興趣,爸爸說:“你們好好學習,將來進了中學就可以學到這些內容了。”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比如,有一次,司衛東做作文,一時寫不出來,在那里直煩躁。爸爸聽說后,立即和司衛東談起來,并給孩子構想了好幾個思路。可是第二天,爸爸發現,昨天晚上講的好幾個思路,司衛東一個也沒有用,才知道昨天他是照自己的思路寫到深夜的。
然而,爸爸并沒有發脾氣,也沒有批評他不聽話。他說:“孩子好勝心強,認為只有自己想出來的才是自己的東西。這種素質是很重要的,他能做到這一點,我應該高興才是,怎么會怪他不聽話呢?”
再比如,1986年7月初,離高考只有幾天了,司衛東正在高考。按照常人的想法,這個時候的司衛東還不早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態么?可是,一天晚上,衛東走到爸爸跟前,說:“爸爸,今天夜里我想看電視。”
爸爸聽后,不覺一愣。心里想:都什么時候了,還要看電視?不過他沒有說出來,只是稍微遲疑了一下,問:“什么電視?”
“墨西哥有場世界杯足球賽,現場直播。”看來司衛東早就打聽清楚了。
“什么時間?”
“夜里3點。”
爸爸一聽,心中又是一驚,夜里3點鐘起來看電視?這哪像幾天后要高考?不過爸爸還是沒有阻攔,說:“行。不過,爸爸3點鐘醒不來,你把電視機搬到你屋里去,到時候自己起來看就是了。”司衛東高高興興地把電視機搬了過去。
事后,有人問司衛東的爸爸,當時怎么想的。爸爸說:“我是從臨考前孩子的心理出發的。高考這樣重大的考試,一定要讓孩子保持良好的應考情緒。因此,這個時候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不能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