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室里走出了科大少年班學生
來源:查字典素質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自學室里走出了科大少年班學生
江淮晨報 戴小花
擺弄著手中的理光相機,年僅15歲的蘇南凱興趣盎然。昨天上午,這位剛剛拿到中國科技大學2000級少年班錄取通知書的孩子回到母校(合肥實驗學校)說:“我要把大學里有趣的事都拍下來,參加母校的攝影展?!?br />
就是這樣一位貌不驚人的少年,在報考科大少年班的1200多名考生中,名列第二。
蘇南凱說,自己是學校自習室最大的受益者。初二開始,他感覺老師上課所講的問題都會,每天“吃不飽”,如果再在課堂上聽講,明顯是浪費時間,就“轉移”到自學室里,開始自學數學、物理和化學。他在老師的指導下,制訂了具體的學習計劃,自己看書,不隨班上課,并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幾本參考書。遇上不懂的地方,就做上記號,并詢問老師,或者和一同自學的四五個同學探討。有時,他會獨自到實驗室動手做實驗,“鐵在氧氣中燃燒,發出刺眼的亮光,那一瞬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認為自學與傳統的授課方式相比,少了許多條條框框,提高了自己的學習興趣。
他的母親認為,自己的兒子并非神童,全家也沒料到有一天他會進科大少年班。家里只是從小開始,不經意地教會他如何從“玩”中學習。有一次,兒子跑回來告訴母親:“媽媽,你知道青蛙是先長前腿,還是后腿?”她當時很驚訝。原來兒子已經觀察了蝌蚪的生長過程,還從中總結了規律。她知道“玩”原來也可以教會孩子這么多東西。一次又一次的“玩”的寬松環境,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培養起強烈的求知欲。她發現,兒子經??磿酵砩鲜欢c,卻絲毫不累。
實驗學校的老師說:“針對一批基本功扎實的學生,學校特設立了自學教室,可同時容納30名學生自學。這些學生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水平相近,可以一起討論問題,相互啟發。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定期檢查布置的任務,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們認為,決定學生成績高低的往往不是學生的智商因素,而是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的求知欲。而求知欲的培養,與良好的學習習慣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