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經(jīng)歷:與超常教育擦肩而過
來源:查字典素質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7-04-28
小升初經(jīng)歷:與超常教育擦肩而過
翩翩的戶口在北京,但一直在上海讀書。上海的小學是五年制,初中四年。北京是小學六年,初中三年。因此,翩翩五年級就要面臨上海的小升初了。
沒想到的是,在翩翩四年級下學期,也就是2005年春天,先撞上了一次北京的小升初遭遇戰(zhàn)。
那是北京八中少兒班,也就是超常兒童實驗班的招考。這個班,每年招二三十個孩子,壓縮一半的學制,四年以后,就考大學了。
這個班,我是如雷貫耳。因為,我有兩個大學同班同學的孩子,都是從這個班畢業(yè)的,端的了得,一個十四歲上了北大數(shù)學系,一個十五歲上了清華建筑系。后者的媽媽,還因此出了一本頗暢銷的書。不過,因為翩兒在上海讀書,也從未覺得她有啥超常,所以,從不作此想。
巧的是,翩兒四年級時,我的老同學、一位神童媽媽來滬出差,與翩兒同桌吃飯,聽我笑談翩兒上課不聽講、不守紀律的種種趣事。她看著翩兒在席間對我的話充耳不聞、對滿桌美食不屑一顧,卻捧著一本大書津津有味的架勢,驚嘆說和她的女兒小時候很像啊!便竭力鼓動翩兒去考。翩兒別的倒不怎樣,但一聽說,那個班的孩子,每周有一個下午的自然體育課,可以去野外自由游戲,便兩眼放光。搖著我的手說:要去要去!
網(wǎng)上一搜,居然這個班今年的招生剛開始報名。一看年齡限制,翩兒在小考生中算是偏小的。按理,她應該過一年才去。我猶豫著想:真要去考,也就是今年,明年在上海要面臨小升初,是不可能玩這個的。但她這么想去考,權當多一次經(jīng)歷吧!聽朋友說,全北京每年常常是2000來個孩子報名,翩兒非但算不上超常,年齡又小,上海的教學體系和北京也不完全一樣,光是數(shù)學,就比北京要滯后一年,名義上翩兒是四年級,可在北京,數(shù)學也就是三年級的程度。聽說那個班多半都是理科競賽高手,翩兒是沒戲的。
所以,我把這一切原原本本地說給翩兒聽,說反正你爸在北京,你要是想考呢,權當是去北京看一次爸爸,千萬別抱啥希望。
翩兒是酷愛北京的,只要能去北京就高興。在外面出差的翩爸,聽了女兒的愿望,無可無不可地托一個朋友去八中給翩兒報了名。
那朋友和翩并不熟。去報名的時候,人家一看年齡,就說這是三年級孩子吧?我們一般只接受四年級以上的孩子報名,還好多是五年級的呢!朋友不知翩兒是提前入學的,就糊涂著據(jù)理力爭:三年級憑啥不能報啊!咱孩子聰明啊!可天才啦!還天花亂墜一通吹。人家不理他,他只好給我打電話,我說翩兒就是四年級啊!——彼此一通樂。
好在初試是周末。那個周末,恰巧我大學同學聚會,我們住在郊外,多年同學不見,鬧得不亦樂乎。我是見縫插針地把翩兒送上了機場,給翩兒辦了個無人陪伴手續(xù)。就這么著,9周歲的翩兒,獨自飛往北京。還弄了個晚點,快半夜了才到。第二天一大清早,就要考試,弄得我真是心疼。
翩爸把困得睜不開眼的小丫頭好容易叫醒,送上了考場。
在考場翩爸給翩媽打電話,這位老爹用震驚的口氣,在人聲鼎沸中說:我的天哪!我們差點兒遲到,八中的路口堵車堵得水泄不通啊,你可沒見這人山人海的架勢!有的家長手里還拿著什么輔導材料給孩子現(xiàn)上轎現(xiàn)扎耳朵眼兒哪!看著這群孩子,一個個都鬼精鬼靈的。唉喲,咱們丫頭往里一鉆,小得讓我心疼哪!得啦!沒戲!
我樂:本來就是去玩兒的嘛!讓你見識見識,人家神童是啥模樣!
考的是語文、數(shù)學、思維(據(jù)朋友說,就是智測)。考完了,翩兒打電話:媽哎,題量好大啊!從來考試沒見過這么多的題,挺難的,我好容易才答完哪!可是那個思維考試好好玩兒哦!——小東西信心滿滿:我沒問題,肯定通過的!
我的老同學、神童媽媽,也參加了聚會,很關心翩兒的初試情況。聽了翩兒的說法,她說:那不錯啊!能答完就很不容易了,我女兒當年都沒有答完呢!
在北京玩了兩天,無人陪伴兒童又回到了上海。從此落下一個雅號:吳仁培。讓我們叫了好一陣子。
回來的早上,就是小學的期中語文考試,記得她還考了個第一名。老師和同學都不知道,她周末還去參加了一個奇怪的考試。
過了十幾天,來了一紙復試通知。通過初試的,有200個孩子。能從一千多報名者中脫穎而出,不管怎么,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兒,對翩兒的智力,我一直不甚高估,現(xiàn)在看來,至少是不差。
翩爸也有幾分驚訝:啊喲,小女兒還真有兩下子哪!
翩兒也很開心,就吵著要去復試。我真是猶豫了,因為這個復試的日子,偏偏和上海學生英語等級考試的二級考試是同一天。據(jù)稱,上海的小升初,這個二級證書很重要。有朋友告訴我,沒有這證書,人家好學校連考試資格都不會給你!
怎么辦?
翩兒不管,反正我要去復試!
得,是她的事兒,那就讓她做主吧!
“吳仁培”再次獨自赴京。
翩爸這回陪考,駕輕就熟了,還有了幾分優(yōu)越感:嘿嘿,這回不堵車了,人少多啦!
復試麻煩,要考兩天,據(jù)說有十幾個項目。翩兒說,除了依然有數(shù)學和語文,很多是聞所未聞的考試方式。比如有一項,是電腦屏幕上迅速閃過一串不規(guī)則的數(shù)字符號,然后給出幾個數(shù)字或符號,問哪個是剛才閃過的。看來就是某種智測方式。
復試數(shù)學,她說都是奧數(shù)性質的。有好幾道是分數(shù)和小數(shù)題。翩兒還沒有學過,我曾簡單和她說了一點概念,她說小數(shù)題,基本沒問題,分數(shù),就沒把握了。
“吳仁培”這次回來,還是很有信心:我們考完了,互相問問,他們也都說我考得好呢!
又過了十幾天,居然,八中又寄來了一紙試讀通知書。試讀,是從200人當中,選出50人,用暑假時間,去北京八中參加少兒班夏令營。其間參加體檢和試讀,據(jù)稱試讀的是初高中的數(shù)理化語文英語。每堂課學完,立即測試。最后可能錄取30
這一下,我有幾分緊張了:本來是玩玩的,不會當了真吧?這萬一真考上了,算怎么回事兒啊!我們暫時還沒有舉家遷京的打算啊!
再說,這種速成式培養(yǎng)方式,究竟是否適合翩兒呢?按八中的模式,翩兒13周歲就要上大學?太離譜了吧?看她小小頑童的模樣,多讓人心疼啊!
可說實話,這個班是多少人向往的,不能說對我們沒有一點誘惑。
我開始在網(wǎng)上狂查資料,看超常教育的種種交鋒、議論。恰在那時,《南方周末》登出一個長篇報道,講中科大第一屆少年班同學今天的故事,有些人的成長,非常不愉快。
我有個好朋友的孩子,是北大心理學畢業(yè),又去美國留學念碩士,學成歸來,在央視主持心理咨詢欄目。她也持堅決反對態(tài)度。
這試讀還去嗎?不錄取倒也罷了,萬一錄取了,不讓翩兒去她還不跟你急?麻煩!
本來就不算堅定的我,更動搖了!但外婆說:女孩子,節(jié)約四年時間,挺好的啊!要考上了,就去!你回不去北京,我老外婆去給咱寶貝當后勤!還有那老同學神童媽媽,也一力勸我,要去要去,很好的!
翩兒說:不去的才傻呢!我都過了兩關了,一定要去試讀!
得,去吧!
這一回,不像那兩次考試有平常心,心里七上八下的。說實在的,試讀選不上,我們的生活照舊,這一切只是個小插曲。可萬一選上了,真給我們出了個天大的難題,不去可惜,去了太冒險,生活的變動也太大了!
“吳仁培”第三次出征。翩兒還是第一次,離開父母,離開家,單獨在另一個城市,生活學習一個多星期。
連我也不放心,小丫頭會不會想家啊!畢竟,這些孩子中,只有她是外地來的,一切都不熟悉啊!
我終是忍不住,找了個出差的機會,在翩兒的試讀快結束的時候,沖到了北京,親自去接小閨女了。那天,還參加了一個八中校長召集的試讀學生家長會。主要申說八中少兒班的光輝業(yè)績。也讓家長們兩手準備,說落選了也是人才,不要灰心。就聽旁邊有家長嘀咕:以前有落選的家長,去鬧騰的。又有個家長說,要考上了,只好當媽媽的辭職,還得在旁邊租房子。
——至于嘛!我很驚訝。可旁邊的家長說,喲,考上這個班,還有啥說的!這樣的多著哪!
小丫頭頭發(fā)亂亂地出來了——自己梳的頭,能梳成這樣,就不錯了。
“想家了嗎?”我把她抱起來,急著問。
“沒!這個夏令營很好玩兒的!”她笑逐顏開:“同學們都太好玩兒了!”
喝!真出息了,居然沒想家。
回去的路上,小丫頭喋喋不休。我和翩爸交換了一下目光,表情都有幾分凝重——不到十天,小丫頭的變化可真大啊!都讓我有幾分陌生了。
一是一口的京片子,上海長大的小姑娘,雖說普通話很標準,但能把北京話迅速地說“油”了,真令人意外!
二是更讓人驚異的,是在她言談中流露出的明顯的對“我們”(指試讀的孩子們)的優(yōu)越感,是我從未在翩兒身上發(fā)現(xiàn)的。那種睥睨一切的口氣,讓我并不喜歡。
晚上,摟住翩兒絮絮地聊著夏令營的故事。翩兒說:媽媽,我今年上不了這個班的。老師在講話的時候說了,有的年齡太小的同學,明年再來考吧!他說的時候,就看了我一眼哪!我是這個試讀班最小的同學呢!媽媽我要是學過分數(shù)就好了,老師講的高中的內容,數(shù)學物理的公式,好多都是分數(shù)的,我就老想著你和我說過的一句話:把分數(shù)當除號。呵呵,我記筆記,就把所有分數(shù)都變成除法……我們同學都可厲害了,好幾個都是全國奧數(shù)的一等獎哪!他們好些互相都認識,是北京什么仁華學校的,數(shù)學都學到初中了呢!
我親了她一下:咱翩兒還挺聰明的,難為你了!
翩兒很得意地說:不過,我游泳很棒的,全班第一!我語文也很棒,老師夸我來著。
翩睡著后,和翩爸聊了一下翩的感覺,看來真的只是一次經(jīng)歷,我們也不用太為難了。
果然,若干天后,收到了八中的一封信,告知孩子很優(yōu)秀,但名額有限,未予錄取之類。并且給了一紙初復試的成績單。只記得翩兒的數(shù)學初試優(yōu)秀,復試良好,真不容易。被評為“特優(yōu)”的,有三項,一是語文,二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好像是反應速度。被評為“一般”的,記得是“專注力”,呵呵,還是老毛病。
大家都松了一口氣,日子依然可以一如往常了。
告知翩兒沒有錄取,她也在意料之中。我說,咱明年也不去考了,還是在上海小升初吧!
曾經(jīng)對少兒班很熱衷的翩兒,因為已時過境遷,已有些淡了,她正摩拳擦掌地準備走絲綢之路,無可無不可地漫應了一聲:好吧!
這一頁就此揭過。只是驗證了翩兒并非超常兒童,但還算聰明:)
也讓我們破除了不少對神童和超常教育的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