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超常教育發展舉步維艱的原因(下)
來源:查字典素質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我國超常教育發展舉步維艱的原因(下)
(1) 由于大多數人對新的事物缺乏敏感,所以總認為真理掌握在多數手中,大多數人都上6年小學、6年中學,他認為這就是合理的。
(2) 相信“天才靠遺傳”。
大多數家長包括科學工作者,在不明白超常兒童產生的原因之前,總相信遺傳基因對智力的關鍵作用。他們認為基因遺傳理論是科學的,智力靠遺傳照樣也是科學的,我認為這個觀點只對了一半,也就是說,人的腦基因遺傳后必定還是人腦,決不會是狗腦、豬腦,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人與人之間大腦再大的差異也只是人腦間的差異;而人腦間的差異如同人的面相的差異一樣,盡管千差萬別, 但又差異極少,正常的人大腦間的差異相對于后天的教育來講,可以忽略不計。
當然,持“遺傳論”觀點的人永遠解釋不清兩種現象,即聰明孩子卻有個愚笨的家長,而又有些很聰明的夫妻卻生出愚笨的孩子。
(3) 當然,還有些人仍然相信“天才是天生的”這一唯心論。
(4) 還有些人對超常兒童及其教育不了解,偏聽偏信,如這樣的孩子不長壽啦、長大沒出息啦、腦子會用壞了等。
三、輿論帶來的誤解,干擾了人們對超常教育的正確評價。
1、一個智力超常的人,無論他如何成功,大家都認為理所當然;但當他失敗了,哪怕是暫時的失敗,都會成為“新聞”――采訪,轉載,無人不曉。這導致人們提起科大少年班,只知寧鉑,不知道張亞勤。提到神童,只知道江淹、方仲永曾是神童,不知道李白、杜甫、白居易也曾是神童。
2、人們只關注媒體報導的現象,不分析其中的原因。忽視了:(1)天才也是人,他們有成功,也會伴隨著失敗。(2)任何一個群體,一生都保持100%的成功率,幾乎是不現實。所以你也不應該要求超常兒童的成功率達到100%。當然,作為近三十年來,中國出現的超常兒童,你只要劃定任何一種成功的標準,你都會發現,他們成功的比例仍然是普通人的幾十乃至幾百倍。(3)媒體報道的國內四、五例超常兒童成人后失敗的例子,我們目前也只能認定是暫時的失敗,誰能肯定幾年后他們不會又成為好漢。
3、教育騙子的攪局對超常教育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一些根本不懂教育、更不懂超常教育的人,利用超常教育的吸引力,欺騙學生,誤導家長,以至于最后讓每個參與的人都懷疑乃至反感超常教育。這些負面作用影響了超常教育工作在一些地方的正常開展。
4、某些教育界人士不負責任的言論,耽誤了許多超常兒童的健康正常地成長。一些教育工作者乃至專家,沒培養過一個超常兒童,甚至沒見過一個超常兒童,在還沒有弄明白超常教育的概念、或者根本不懂超常兒童培養的規律時,便盲目地在一些場合發表一些反對兒童超常教育的言論,這使得一些本來通過努力可以成為天才的孩子被這些家長的崇拜尊敬的“專家”影響而成為平庸之輩。
四、超常教育實踐實施力度不夠。
1、目前一些打著超常教育大旗的單位,甚至一些號稱多年來一直從事超常教育實踐的單位,卻沒有任何超常教育實踐能力或行動,不僅徒有其名,而且也影響了超常教育在大眾心中的美譽度。
2、大多數搞超常教育的人都在摸索中實踐,不少人盡管也培養出智力超常的兒童,但因其學歷低等原因,導致其孩子某些非智力方面的能力不夠突出,從而影響了孩子后天更大的成功。
3、更多的實踐者因兒童超常教育的普及化規律沒被破譯,故只能選自個別兒童進行個體培養,不能普及化推廣。
4、真正破譯超常教育秘密的機構或人或財力太弱,沒有能力大規模推廣。
五、超常教育實踐者的恒心與意志力差等影響了實施效果或結果。
由于超常教育是一個教育體系,理應一環扣一環,環環緊扣,任何一環出現關鍵性問題都有可能前功盡棄,但并不是每個實施者或家長都會一直堅定地走到底,或中間不“松扣”。
1、由于現代社會人心浮躁,能堅持從小到大讓孩子走與眾不同的教育之路,不僅需面對很多人的熱諷、冷嘲,還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財力。所以沒有遠大的理想、堅定的目標及超常的意志力、恒心、抗社會壓力等優良的素質,沒有孩子會最后成功的。
2、由于目前超常教育沒被社會廣泛地認可,尤其是沒得到政府的支持,嘗試超常教育的機構要面對很多艱難的挑戰,要經常地說服家長,否則,很多前期極為優秀的孩子會因家長某一天的“靈機一動”,回歸了傳統,讓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都前功盡棄。
3、由于實施超常教育成本高,財力不僅會制約著許多有興趣嘗試的家長,更制約著超常教育實施機構的發展。
六、 來自教育體制的阻力。
1、由于我國目前一直普遍實施著非個性化教育,尤其是生源好的學校,每個班50個以上的學生,教師水平再高也無法真正做到個別孩子個別對待。
2、大多數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門一直在推行著“大鍋飯、一刀切”的政策,對特別聰明或有特殊才華的孩子,很少有學校會為他們量身定做一套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案,對他們實施適合其自身發展的個性化教育。
3、沒建立起一個開放的教育模式。如果學校的教育無法適應或滿足孩子的個性發展,家長理應可選擇其它的教育之路,可在我國,其它的路子幾乎沒有,而在美國,從1999-2003年間有110多萬的孩子選擇校外其它的教育模式。倡導多種受教育的模式,也應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
超常教育三十年,盡管成果顯著,但卻一直沒能引起政府的真正重視,并將其納入國家行為。僅憑民間的、個人的財力與努力,超常教育很難大規模地迅速推廣,超常教育也將會經歷一個漫長的發展之路。
楊振寧曾經在比較中美教育中說:“中國按部就班把知識給孩子,平均起來是好的,可是中國的教育制度,從中小學起,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對特別好的,占總數5%的最聰明的學生比較不利。這不利的一面,在美國卻做得非常好,孩子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美國成功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對這些跟別人不一樣的、有特別才能、特別天賦的人,能夠給予極大的空間,他們可以發展。這是美國今天在學術上、在經濟發展上成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