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強挫折承受能力(五)
來源:查字典素質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如何增強挫折承受能力(五)
(4)排除可能產生挫折的各種原因。對于自然因素,有些雖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些還是可以采取措施加以預防的,如準確地進行地震預測、暴風雨預報、臺風警報等,尤其對社會生產過程中的因素更可以預見,如廠房不堅固,機器防護裝置不健全,原材料堆放不當,通道堵塞,三廢污染等。對于社會因素,應盡量適應環境,遵守法令、社會秩序、公共道德、風俗習慣等,加強法制觀念。對于生理因素,應考慮其個人的生理特點,使生理有缺陷的人受到尊重,不受歧視。
2.改變挫折情境
挫折發生以后,經過認真分析,如果引起挫折的原因和挫折情境是可以改變或消除的,則應通過各種努力,設法將其改變、消除或降低它的作用程度。比如,一個工人年紀大了,由于體力、精力的衰退,原先感到勝任的工作這時變得吃力了,而上司對工作的要求卻并不因此而減輕,這時就會產生挫折感和緊張的情緒體驗。在他退休以前,可以有兩種方法減輕這種挫折感和緊張的體驗:一是減輕年老工人的工作負擔,二是定期對他們進行再訓練。訓練有可能解決由于年齡、疾病、專業知識技能欠缺所產生的問題。對于個人來說,應該注意鍛煉和改進自己個性上的各種特征以及各方面的能力,以適應工作環境對自己的要求。但對于用人機構來說,則應十分重視運用一些科學的手段,盡量去選擇那些能滿足工作要求或經過訓練能夠適應要求的人員。這樣,既可作到人盡其才,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挫折感和緊張、焦慮情緒的發生。
改變情境的另一種方法,就是暫時離開當時的挫折情境,到一個新的環境里去。比如,恩格斯年輕時曾失戀過,他一度感到痛苦和心灰意懶,后來他去阿爾卑斯山旅行,在新的環境里,看到世界是如此宏大,生活是如此多彩,很快達到了心理平衡,擺脫了痛苦,旅行歸來后又以新的熱情迎接了新的工作。普希金失戀后也采用了類似方法,他跑到高加索參加了對土耳其的戰斗,從而用戰爭的煙火沖去了失戀的愁云。
3.減輕挫折引起的不良影響
有些挫折情境一旦發生,是無法消除或一時無法改變的,如天災人禍、生老病死,能力不濟等等,這時,就應設法降低和減輕挫折所引起的不良影響。一種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改變環境氣氛,給受挫者以同情、支持和溫暖。這樣,就能提高受挫著對挫折的承受力,增加重新奮起的勇氣和信心。比如,做父母的幫助子女去減輕那些超出其應付能力的要求,減少其挫折感,使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健康的發展;能力強的人在工作中分擔某些遇到困難挫折的人的一部分工作任務,就可以使他們較好地對付挫折情緒。對于某些人為的嚴重挫折情境,如犯罪行為等,也要創造適當的條件,既要給予當事人相應的懲罰,加強教育,也要給以自新的機會和情感的感化,從而在他們身上激發出合作和忠誠的行為
(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要克服挫折,增強對挫折的適應能力,離開和諧的人際關系則是難以想象的。因為挫折實際上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每一個正常的人,總要有幾個思想上、學習上或生活上志同道合的摯友,經常能從他們那里獲得鼓勵、信任、支持和安慰等。在與周圍的人相處時,其肯定的態度(如尊敬、信賴、友愛等)一般總多于否定的態度(如憎惡、懷疑、恐懼等)。對其所屬的集體,也有一種休戚相關、安危與共的情感,并愿意犧牲個人欲望或利益去謀取集體的發展。這樣,他就能被他所處的集體所容納和認同,避免由于人際關系的緊張而導致的心理挫折,即使偶爾出現這種挫折,也能很快消除。
美國杰出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這樣說過:我希望人們能聽我傾訴自己的心里話。在我的一生中,有好幾次我感到自己因無法解決問題而火冒三丈,或者陷入苦惱不堪的惡性循環中而不能自拔,或者一時被絕望的心情和認為一切都毫無價值和意義的心情所壓倒。可以肯定,在這時候我已經處于病態的心理狀態。我比大多數人有幸的是,在這些時候我總能找到人傾訴自己的苦衷,由此使我從精神紛亂中解脫出來。最幸運的是,他們往往能夠比我自己更深刻地傾聽和理解我的意思。……當你處于精神痛苦時,如果有人能聽你訴說衷腸,同時又不試圖評判你,不替你承擔責任,不打算改變你,你就會感到非常愉快。這樣,我內心的緊張就會解除。我能和盤托出深藏在心底的令人恐怖的情感、罪過、失望、迷惘等等。……我可以通過一條新的途徑重新窺見自己的內心世界,可以繼續沿著生活之路走下去。使人萬分驚訝的是,如果有人傾聽并理解你,那些可怕的情感就立刻變得可以忍受,那些似乎不可思議的因素都會變得合乎情理易于理解,那些看來永遠無法澄清的迷惘困惑也都變成比較清澈透明的涓涓細流。我一直很珍視別人能以敏感的、充滿感情聚精會神的方式聽我傾訴人可貴時刻。
當你滿腹冤屈的時候,到朋友那里,滔滔不絕地說出來,得到同情和安慰,也許,朋友給你物質上的幫助是有限的,但給你精神上的幫助是無法計算的。
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要使自己受人喜愛,受人歡迎,覺得跟自己做朋友十分有趣,卻要花些心機時間,同時又要關心別人,要友好相處。有朋友,便有支持,有鼓勵,便一定能振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