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正確理解災難
來源:查字典素質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如何幫助孩子正確理解災難
多日以來,各大媒體關于馬航MH17航班悲劇的報道觸目驚心,令人悲從中來。面對類似這樣災難性的新聞事件,家長們是否需要與子女進行溝通?又該怎樣溝通?
關于MH17的新聞報道鋪天蓋地,圖片、視頻、采訪每每令人心碎,想要在媒體實時滾動的轟炸性報道中置身事外,是不大可能是事情。不管是報紙、 網站、電臺還是電視,總有你難以回避的媒體類型,而那些散落在烏克蘭東部荒野上的玩具、隨身衣物、飛機殘骸甚至是殘肢斷臂,畫面總讓人揮之不去。
相關研究發現,災難發生后的媒體滾動報道會對部分人群造成極大精神創傷。一項調查表明,以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為例,一個完全沒有出現在爆炸現 場,不認識任何一個受害人的普通觀眾,如果每天收聽或收看超過6個小時的相關報道,其身體所產生的急性應激反應會超過那些親歷現場的人。
資深災難心理專家,在澳大利亞心理健康協會任職的蘇西·博克(Susie Burke)教授表示,對于飛機失事、恐怖襲擊、滔天洪水和地動山搖這類災難性事件長篇累牘的報道,很容易激發人強烈的情感共鳴,而最容易受到這種情緒影 響的并不是成年人,而是兒童。博克教授特別指出,這里所說的兒童并不是還在襁褓中的嬰幼兒,而是那些學齡前的孩子。他們看到令人恐懼的畫面,卻不知道這些 災難本身都只是彼此孤立的個體事件,因此會擔心這樣的不幸是否會降臨到自己和自己家人身上。
有證據顯示,接觸過多災難性新聞報道或使兒童心靈受創,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不提倡的行為。專家指出,反復收看或收聽此類報道并不能給孩子們帶來正能量,反而會讓他們受傷,而電視媒體又比平面或廣播媒體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更大。
有的家長會說,不讓孩子接觸這些報道不就好了嗎?然而問題在于,在現今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想隱瞞任何事情都幾乎是不可能的。孩子們即便不看電視不 看報紙,也可以從大人或是小伙伴們的談話中了解到這些內容,如果家長一味回避這些事情,反而會讓他們覺得奇怪甚至心生恐懼。專家認為,酌情向子女闡釋事件 的是非因果,消除他們的疑慮并帶給他們足夠的心靈慰藉,對家長來說才是最至關重要的事情。對于大人來說,這是一個和孩子溝通深層次問題的絕好機會,一起討 論失去親人,失去心愛之物的感受,教會他們如何表達自己的悲傷。讓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感覺,不但能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表達,也能增進兩代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以下是心理專家建議家長們在面對此類問題時所應當采取的處理方式:
1-限制年幼子女收聽或收看災難性報道的時間
2-在子女收聽或收看相關報道時陪伴左右,以便能了解到他們心里的疑慮和恐懼,并回答任何可能提出的問題
3-在子女收聽或收看相關報道時,用進行戶外運動,玩游戲或切換其他節目等方式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4-提醒孩子們,正因為世界上的正能量要多過負能量,所以才沒有收到新聞媒體的足夠關注
5- 給孩子們提供安全感,做到有問必答
6-在孩子們感到不安時,給予慰藉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