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被體罰 心理陰影會顯現
來源:查字典素質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學生被體罰 心理陰影會顯現
深圳幼師用筆尖扎小孩腳底、老師懷疑手機被偷暴打三名8歲學生、體育教師將小學生踢骨折……南都記者發現,這些行為受到多數人譴責,但也有部分人認同“適當體罰”,心理咨詢專家則提醒家長,應該用正確方式引導孩子正視事件,消除心理陰影。
家長憂心孩子心理受影響
羅湖紫荊幼兒園有四名學生被老師用筆尖扎腳底板,由于遭體罰的均是四五歲幼童,家長擔憂孩子心理受影響。昨日,南都記者咨詢了心理咨詢師,咨詢師建議現階段家長要注意引導學生。而羅湖區教育局也表示,將協助幼兒園為涉事幼兒做心理輔導。
“我兒子以前愛喝沖的牛奶,現在都不愿意喝了,說里面有粉筆灰。”家長韓女士說,她又聽其他家長說有小孩稱被老師要求喝粉筆灰水,她認為孩子的反常行為或許與此有關。兒子抗拒喝牛奶后,她曾反復勸說兒子,說絕不可能有粉筆灰。結果兒子并不信任她,仍然拒絕喝牛奶。“他現在連最親的媽媽都不相信了。”韓女士說著痛哭起來。
傅女士的兒子5歲,腳底板被老師扎了三個洞,兩個有淤血,目前仍有痕跡。傅女士說,11月6日,兒子和自己的妹妹吵架,遭到姑姑的批評,兒子竟然用手自扇耳光。此外,兒子還告訴她,因為和同學講話,老師用膠布貼他的嘴巴。”他說老師封過他的嘴巴兩次。”傅女士稱。而家長們中間還盛傳,老師將其他孩子的臭鞋子放到不聽話孩子的嘴邊進行懲罰教育。傅女士表示,目前令她擔心的是,孩子對幼兒園也有了恐懼癥,每次上學都磨磨蹭蹭的,不像以前那么歡樂。事發后,家長均要求園方為孩子進行心理輔導。園方也答應了這一要求。
近兩成網民認同“適當體罰”
教師體罰學生對不對,這似乎是一個偽命題。因為無論是《未成年人保護法》還是《幼兒園工作規程》,都明確規定“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深圳教育部門也多次發文,明確禁止教師體罰學生,有些中小學也將此作為教師考核的標準。
但與此同時,社會上仍有不少人,包括學校教師,贊同對學生進行適當體罰。其中頗典型的是遼寧某高校教師叢廣富,他不但倡導體罰學生,還發表論文對體罰進行理論探索。昨日,南都深圳讀本在微博上對“虎媽”、“狼爸”、打人“嚴師”施行的“打的教育”進行調查,在882人次參加的投票中,28%的人認為“教師打人敗壞道德,反對任何形式的體罰”,53%的人“贊成對孩子嚴厲點,但應通過其他方式教育”,此外,還有19%的人認為“現在的孩子被寵壞了,適當體罰是可以的”。
事實上,羅湖紫荊幼兒園用筆尖扎學生腳底的教師龍某就表示,當時她因為學生不聽話而順手拿起筆,“戳了幾下而已”,她認為不聽話的孩子打一打很正常。而該園負責人表示,這名老師今年10月10日才到幼兒園,可能因為以前在老家從業,觀念陳舊所致。
針對多例教師體罰學生個案,昨日,南都記者采訪市教育局未果,但《深圳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堅持把師德建設擺在首位;建立師德檔案,樹立師德典型;加強職業理想教育,培育良好的學術道德和學術風氣,倡導教師以身立教,關愛學生,廉潔從教;規范教師行為,完善學生和家長評議教師制度。
體罰學生者均系民校教師
綜合連日來報道,南都記者還發現一個現象,無論是小孩被筆尖扎腳底的羅湖紫荊幼兒園,還是8歲學生被打的坪山新區坪環學校,抑或是體育教師踢傷學生的布吉東方半島小學,它們都是民辦學校。而且和紫荊幼兒園的龍某一樣,坪環學校打人的老師王歌也是今年9月才入職該校的。
南都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王歌畢業于某大專美術專業,卻在今年9月成功應聘為坪環學校的小學數學老師。據民辦學校負責人介紹,民辦學校教師年紀偏輕、流動性大已經成為了困擾民辦學校校長一大難題。
南都記者從深圳教師招聘網上查詢到,坪環學校近兩年在深圳教師招聘網上至少發布了4次招聘老師的信息,最近一次“深圳市坪山新區坪環學校急聘小學數學教師”的信息發布于11月7日,為數不多的幾條應聘條件中明確規定:“相關專業畢業”,但今年9月成功應聘坪環學校數學老師的王歌大專專業是美術。
民辦教師流動頻繁壓力大
事實上,深圳民辦教師工作壓力大、薪酬待遇相對較低、教師隊伍流動性大的問題,早已引起各界人士關注。今年深圳市“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洪雪娟就指出,深圳民辦學校教師的收入是公辦學校在編教師的1/4,是公辦學校借聘教師的1/3,但他們工作量要比公辦學校教師重,承受的社會壓力要比公辦學校的教師多。而深圳教育局在答復中也表示,計劃對長期在深圳從教的民辦教師給予從教津貼補助,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表示將繼續做好保障民辦教師工資待遇相關工作。
屬于民辦學校的龍山學校方姓校長介紹,民辦學校教師很多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其中只有三年以內工作經驗的年輕教師占到了七成以上。由于薪酬福利方面的問題,有的民辦學校教師每年的流動率高達20%-30%。在方校長看來,教師年紀偏輕、流動性大已經成為了困擾在民辦學校校長頭上的一大難題。
據方校長介紹,這些民辦高校間和民辦高校的老師間都面臨著較為激烈的競爭,以他所在的龍山學校為例,學校制定了完備的激勵制度,每學期結束之后都會對老師的教學成績、班級管理、團隊協作、日常考情、輔導學生參賽情況等方面進行考核,每一項都有分數和詳盡的考核指標,其中教學成績和班級管理分數占到了75%,其中班級管理又細化為班風、學風、聽課、考勤、衛生等情況,這樣下來每個老師都面臨著一定壓力。坪山新區公共事業局教育科方勇明證實,坪山教育部門也對學校制定了一些考核方式,并設置了綜合管理質量獎,幫助優勝民辦學校發展,逐步淘汰不好的,以引導民辦學校健康發展。
■專家建議
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正視體罰
如何將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香港陽光心理咨詢中心深圳分中心主任楊光認為,老師體罰幼童事發后,現階段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此事。
楊光表示,四五歲的小孩,并沒有自我評價能力,對社會的認知主要是來源于自己最親近的人。如果家長就此事當著孩子的面痛罵老師,可能會讓孩子也認為這是件大事,自己在其中受到了傷害,可能因此討厭學校和老師。如果家長給孩子適當的引導,告訴孩子老師的方式不對,但老師是為了讓他聽話,引導孩子正視此事,可能對孩子以后的成長更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