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生為何以上課聽不懂為理由退學
來源:查字典素質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好學生為何以上課聽不懂為理由退學
來源:中國青年報
她是我一個學生的妹妹。
我任過一年高一的班主任,她姐姐是我那個班的副班長。
一次上晚自習,我到班內轉轉,她和姐姐擠在一個座位上,副班長介紹說是她妹妹,在另一個班就讀。姐妹情深,我想只要她不影響其他學生學習就行了。
以后,我也幾次看到她,她仍是和姐姐擠在一個座位上上晚自習。
高一剛開學兩個月不到,年級主任告訴我:一個女生是正榜生(被正式錄取不需要交擇校費的學生),最近鬧著要退學,說是聽不懂老師講課。她姐就在你們班,你又年輕好與她溝通,就先讓她到你們班吧。
她進了我們班,我將她安排與姐姐同桌。
然而,剛過了十來天,她低垂著頭對我說:“老師,我想退學。”
我說,全年級有2000多個學生,你是正榜生,成績至少是排在前幾百名的。高價生有1500多人,他們沒有一個因為聽不懂老師講課而退學,你怎么會聽不懂呢?你應當聽得懂。
我還給她講理想、抱負、未來等等,期望她能樹立信心。
她沒有說什么,一直在強調說她聽不懂。
幾個小時過去了,我沒有說服她改變想法,沒有完成年級主任交給的任務,她離開了學校。看著她姐旁邊的空座位,我自問:“她是真的聽不懂老師講課嗎?”
空座位上很快又有了新學生,我漸漸忘了這個女生。
第二年中考時,我是一名監考老師,恰巧監考她所在的考場。我這次知道她退學后又重讀了初三。看她做題的速度,我初步判定她中考沒有問題,會再次成為一名高中生。不過我也隱隱有些擔心:“這次上高中后,她會聽懂老師講課嗎?”
我無法得知,因為我跳槽了。
幾年過去了,我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也有了自己的心理咨詢室。
一天,一位父親領著女兒來找我做咨詢,說:“她真是的,好好的高中不上,非要回初三復習一年,說聽不懂老師講課。她可是正榜生呀,你說那些花高價才上了高中的學生怎么辦呢?”
我一下子就想起了以前教過的那名女生。
我讓那位父親在咨詢室外面等著,試圖了解女孩不愿上高中的原因。這個女孩說的話和我的那名學生如出一轍:“我聽不懂老師講的課。”
我單獨與她父親交談,她父親說:女兒是他和妻子的命根子。為了讓女兒有個美好的未來,他們想方設法讓女兒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報輔導班,買輔導材料,在家里什么活兒都不讓她干。
我回憶起自己當年上高三時,父母為了讓我好好復習,什么也不讓我做了。不同的是,我只是從高二暑假開始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那時,我已經學會了洗衣、涮碗,甚至做飯。上初中時,一次暑假干農活兒,才10點多,太陽就已經很毒辣了。我對母親說:“回家吧。等我長大了,掙了錢,你也就不用干這么累的活兒了。”母親笑了,同意了。那個時候,我要“鯉魚跳龍門”,只有好好學習。
我再次與女孩交談,問:“你是住校吧?高中生一般是住校的。”“嗯。”她回答。
“你們寢室有幾個人?”“12個,整個寢室擠得滿滿的,討厭死了。”
“她們對你好嗎?”“不好。”
“能夠舉個例子嗎?”“有一次我洗衣服,上面還有洗衣粉顆粒,有同學就嘲笑我。”
……
通過與父女的交流,我探查到“我聽不懂老師講課”只是借口,實質是一種心理上的退行,從高中生活退回到家庭生活。導致退行的原因是,家庭“太過溫暖”,而高中“太過苛刻”,退行后心靈可以暫時得到慰藉。但是,她的理由如果是適應不了高中生活,父母會怎么辦呢?父母最關心她的學習,“我聽不懂老師講課”成了最佳的借口,因為父母不可能替她去學習。
我建議父親在雙休日讓孩子學著做點家務,比如洗碗、洗衣服等,并適當鼓勵孩子,使孩子不斷增強自信,走出缺乏自信所帶來的陰影。另一方面,多與孩子溝通,以便及時掌握孩子的心理動態。
這對父女走了,我想到了自己的那名學生,那個女孩像極了她。不同的是:她父母是老師,她的老師是父母的同事。看在她父母的面子上,老師會給予她必要的夸獎和額外的照顧。不同的是,她還有個姐姐,姐姐會在父母忙的時候承擔些家務事,這樣,她就有了“雙重保險”。進入高中后,她雖然會得到姐姐的照料,但姐姐這個“擋箭牌”所起的作用太小了。
幾天后,我接到那位父親的電話,他說:“我女兒上學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