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 如何緩解考前學生的心理壓力
來源:查字典素質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中高考 如何緩解考前學生的心理壓力
中,高考臨近,考生們都在為自己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忙碌著,緊張的學習氣氛,老師、家長的殷切期待,同學們之間的激烈競爭等等,都可能給同學們施加或多或少的壓力。壓力過重會給考生的學習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龍文教育輔導教師與大家一同分享考生如何在考前減壓。
龍文教育1對1輔導教師指出以下幾點:
1、注意平時積累
學習在于努力,成功在于積累。好多同學平時不努力,知識掌握不牢固、不系統。考試前臨時抱佛腳,肯定心里沒底。這樣考試的時候就容易緊張、焦慮。所以,平時要努力學習,及時復習,對所學知識和技能做到真正理解和整體把握,考試時才能得心應手。俗話說,"藝高人膽大","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就是這個道理。
2、對自己要充滿信心
對自己保持充分的自信心是考試成功的有利保障。要樹立一個"信念",即"我一定能考出最佳水平"。這種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使人樂觀、勇敢,有效地面對各種困難和危機,這對保持良好的應試狀態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有利于自己實際水平的發揮。
3、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考試觀
考試其實只是學校選拔學生的主要手段,并不是像有人認為的那樣,是學習和人生發展的一次賭注,考試不是命運大決戰,也非人生終極點。它只不過是對自己的才能和所學知識的展示和檢驗。所以考試成績高低起落、波動變化是比較正常的,大可不必緊張兮兮、煩惱不安。要脫離自我的小圈子,學會從大的背景下去思考自己的前程和命運。人生的道路千萬條,條條道路通羅馬。考上了,爭取到了深造的機會,要加倍努力學習知識,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考不上,勇敢地面對現實,況且社會上一樣也有很多學習的機會可以充實自己。因此,考生在考前及考試過程中不要想得太多,而應把思想集中到復習及答題中去,使自己以平和的心態走進考場、面對考卷。
4、運動放松
離考試時間越近,學生就越會往書堆里泡,害怕過了一天,知識就少學了許多,認為足不出戶,爭分奪秒就是最好的復習方法。研究表明,越是臨近考試,考生越要注意適當的戶外運動。通過散步、慢跑等非劇烈有氧運動,可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提高大腦的反應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5、宣泄情緒
同學們如果考前過于緊張,可以找一個自己信任的、頭腦比較冷靜的人(有條件的可以找心理老師)交談一下,把自己的煩惱傾訴出來。平時教學中經常有女生來找我咨詢,其實她們就是找個地方傾訴,宣泄,她們始終背對著我,我只是傾聽,然后開導她鼓勵她。當然,如果不愿與人傾訴,也可以選擇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或跑到空曠的地方大喊大叫、在家里摔打枕頭、靠墊、沙袋。通過傾訴宣泄,可以有效緩解緊張情緒,而且來自傾聽者的安慰和鼓勵,還可以幫助傾訴者建立戰勝困難的信心,起到安撫、鎮定的作用,減輕心理壓力。
6、音樂放松
音樂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和行為。動人的音樂,不僅可以使人心情舒暢,從中得到美的享受,還可以使人感到輕松愉快,能消除疲勞,緩解緊張情緒。舒緩的音樂,使處于疲憊狀態的大腦得以及時的休息和恢復,但不要邊學習邊聽音樂。
7、要注意勞逸結合
一個不善于休息的人,也不會善于學習和工作。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持續的疲勞戰往往無助于學習的進步,最多只能給脆弱的自己一些"心理安慰"。同學們盡量在晚間11點前上床入睡。睡眠不足會影響第二天的聽課效率,嚴重的還會影響正常的邏輯思維。
總之,一個人只有學會了在緊張的氣氛中調整自己,做到自信、樂觀,才能始終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獲得最佳的學習效率。放下包袱;勞逸結合,有張有弛;學會放松,學會宣泄。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做到人盡其才,取得中,高考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