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說謊十大心理分析及對策
來源:查字典素質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學生說謊十大心理分析及對策
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說謊是人的本能,說謊在現實生活中是相當普遍的,它并不是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可怕,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在我們的傳統的正統教育中,我們強調要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品格。的確誠實守信是一種良好的品質。但我們不能強求學生不分場合一律要求誠實守信,我們應該對誠實守信與不說謊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筆者曾在不同類型的中學擔任過近20年的教育工作,經過筆者仔細的觀察,發現無論是重點中學的學生還是普通中學的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說過謊,中學生說謊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但他們說謊心理是有很大區別的。因此,我們教師應該對中學生的說謊現象進行具體分析和研究,并根據他們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
總體而言,中學生的說謊心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自我滿足的心理,這主要是滿足學生的虛榮心理。中學生尤其是高中學生特別愛面子,絕大多數自尊心較強,男生特別喜歡在女生面前表現自己,而女生中則多數為怕羞,害怕其他同學嘲笑。有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表現自己的優越感,表現自己在各方面的才能;也有的學生則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的才能,他們往往在這些方面顯示自己的實力,把自己說得天花亂墜,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類學生即使有時自己做錯了事,他們往往也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即使承認也是輕描淡寫,不當一回事。
二是自我保護的心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競爭十分激烈,學生的學習任務也十分繁重,有些教師和家長的教育方法過于簡單,中學生對社會和學業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又十分簡單,而說謊是一種自我保護簡單有效的方式。例如,有的學生對某一門學科缺乏興趣,有些學生則更是極端采用逃課的方式,一旦教師發現問題后,有些學生說謊,編造理由以逃避教師的追究,來實現自我保護。再如,有些學生因害怕家長而涂改成績冊,這是學生自我保護的突出表現。
三是習慣心理。在這類學生當中,有的學生往往自我表現欲極強,善于隨機應變,這部分學生知識并不一定豐富,但表現得似乎無所不能;這類說謊者更多的是缺乏良好的教育,他們從小就學會了說謊,沒有問題會說謊,遇到問題更會說謊,以蒙蔽教師、家長和同學。這些學生一旦發現謊言就要敗露時,還會不斷地繼續說謊,以掩蓋事實的真相,用謊言來支撐和鞏固原有的謊言,這是一種典型的病態心理。雖然這一類學生只是少數,但危害極大。
四是哥們義氣心理。這一類說謊者大多是自己并沒有犯錯誤,犯錯誤的是自己的好朋友,但自己又非常清楚這一事件的過程。或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好友,或是為了使自己不被同學嘲笑和孤立,他們撒謊為的就是哥們義氣。
五是僥幸心理。這類學生絕大多數教師和家長往往很放心,在一般情況下不說謊,偶爾犯一次錯誤在教師在和家長面前說一次謊,很容易得到教師和家長的信任,從而達到蒙混這關的目的。當然,還有一小部分學生雖然經常犯錯誤,但也還會對某一件事情抱有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