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机,狠狠捏着两个奶头折磨,扒开她的腿屁股直流白浆,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精品

查字典網 素質教育網
當前位置查字典 > 素質教育網 > 素質教育案例 > 南京市素質教育實踐指導案例(16-20)

南京市素質教育實踐指導案例(16-20)

來源:查字典素質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南京市素質教育實踐指導案例(16-20)





  16、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是在繼承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和斯霞老師“童心母愛”教育思想的基礎上,致力于達成被愛,引導施愛,啟發自愛,優化師生關系,促使學生自信舒展、快樂、健康、最優成長的教育模式。

  賞識教育是通過“尊重、相信、理解、激勵、包容、提醒”與“善待差異,引導自選”的態度和方式,達到“走近生命”,從而“發現潛能,喚起自信”,使學生學會感激,學會關心,促進學生的最優發展。

  實施賞識教育要解決“不賞識”問題。改變教育中指責、抱怨的習慣心態,變“食指教育”為“大拇指教育”。實施賞識教育要解決“假賞識”問題。改變教育中一味地溺愛、一味地表揚、獎勵的錯誤傾向。賞識教育看重優點,不糾纏缺點,用優點激勵孩子不斷進步,讓所有的孩子都成為“好孩子”,擁有“好心情”,過上“好日子”,形成良性循環,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充滿自信地面對未來的競爭和挫折。

  [實踐案例]五里行知小學在實施賞識教育中,制作精美的優點卡,要求教師用賞識的眼光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有時間、有地點、有細節、有點評地將閃光點寫到優點卡上,定期公布、分享,形成了充滿賞識氛圍的、良性互動的教育局面。

  17、求真教育

  求真教育是以“真”為培養目標,以“求”為教育過程,凸現自我,強調互動,引導學生真誠待人,真心做事,獲得真知與真能的教育。

  求真教育立足于學習求真、生活求真、做人求真三個層面,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素質全面,真善美人格和諧發展”的合格公民。

  實施求真教育,一要培養和推行“小先生”制,倡導教人先教己,教己求真、教人求真,教學相長;二要強化綜合實踐能力,手腦并用,教學做合一;三要讓學生在生活中,真心服務,真誠交往。

  [實踐案例]南京曉莊學院附屬小學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創辦的。該校與時俱進實踐陶行知先生“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形成了“求真教育”的辦學特色。該校積極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推行“三個200”工程(200萬字課外閱讀,200篇古詩文背誦,200篇作文寫作),開展“閱讀60篇必讀書目和60篇推薦書目”活動,建立了學生讀書檔案卡,開發電腦課外閱讀測試題庫。學生管理實行自治,設立“行知少年督察團”,推行小干部輪換制,創設了“三院一廳”學生自主管理載體,即行知科學院、行知文學院、行知藝術院和個性展示廳,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此外,學校深化求真教育研究,開展了學生同輩文化研究,發展“學習自主,管理自治,生活自立”的學校文化,初步形成了“真心、真誠、真實”的學校精神。

  18、陶老師熱線



  “陶老師”熱線的開辦旨在深化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強化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咨詢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等心理保健工作,促進他們人格健康、和諧發展。

  “陶老師”熱線由心理熱線電話、心理咨詢中心和心理輔導流動服務站構成一個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務的網絡。

  ⑴熱線電話全年每天24小時開通,向全市中小學生提供心理援助服務。

  ⑵心理咨詢中心在雙休日白天開放,接待熱線電話中發現需要當面深入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個案,以及直接要求心理咨詢或學校心理咨詢室、其他心理咨詢與治療機構轉介的個案。

  ⑶心理輔導流動服務站接受基層學校的預約,到現場提供所需的心理咨詢服務。

  ⑷在報紙等傳媒上開設信箱、專欄或專門節目,為學校和社會開設相關講座等。

  [實踐案例]20世紀九十年代初,南京市成立了“中小學生心理咨詢中心”,開通了“中小學生談心電話”,十多年來接聽電話25400多人次,與4000多名學生進行面談和咨詢,對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此基礎上,2004年成立“南京市中小學生心理援助中心”。對社會稱作“陶老師工作站”。該站由“陶老師熱線”、“陶老師心理咨詢中心”、“陶老師心理輔導流動服務站”和“陶老師信箱”四部分組成,形成一個完整的心理援助網絡。中心擬定了《心理熱線接待員工作準則》、《危機干預接待員工作準則》,對每一個上崗的接待員進行專業培訓。近一年來,“陶老師熱線”正式接聽心理咨詢電話7800多個,危機干預類電話26個,直接處理可能對他人造成嚴重暴力傷害以及有自殘、自殺傾向的個案7起,成功地對中小學生心理危機進行疏導、干預和救助,調動了他們的心理潛能,保障了他們的健康成長。

  (目前,全市60%中心小學以上的學校設有心理咨詢室。高中普遍開設了心理教育選修課,初中開設“青春期心理輔導”、“考試心理輔導”專題心育課,有100多所小學開設了心育活動課。)

  19、成人儀式教育

  成人儀式教育活動是在全日制中學(含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中倡導開展的一項公民素質教育活動,主要包括公民意識教育、成人預備期志愿服務、技能培訓、成人宣誓儀式等四個環節。

  通過成人儀式教育強化中學生成人意識,引導他們在成人之際,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自覺履行公民義務;通過成人儀式教育培養服務技能,引導廣大中學生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志愿服務中,培養和訓練生活技能、勞動技能、服務技能和創造技能;使他們在學會關心、學會負責、學會參與中,把自己培養成為愛國家、愛人民、富有道德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的合格公民。

  開展成人儀式教育活動有以下形式:

  ⑴開設公民教育課程和法制課程,組織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使14~16周歲的青少年掌握憲法和法律的有關知識,培養中學生的國家公民意識。

  ⑵開展成人預備志愿服務,主要是組織中學生在14~18周歲成人預備期內參加總時數不少于100小時的志愿服務活動,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⑶開展技能訓練,培養中學生學會掌握和運用基本生活和學習技能,遇到突然事件時的自護、自救、互助技能。

  ⑷舉行成人宣誓儀式,在中學生年滿18周歲時,組織他們集體面向國旗宣誓,突出儀式神圣、莊嚴的特點,給中學生的一生留下深刻印象。

  [實踐案例]每年4月23日為市人大立法確定的“南京市18周歲成人宣誓日”,在這一天,將組織適齡學生,在雨花臺烈士陵園、渡江戰役勝利廣場等大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或是鼓樓市民廣場、南京長江二橋公園等標志性地區舉行集中性的成人宣誓儀式,在儀式結束后開展義務獻血、栽植成人紀念林等公益性志愿服務活動。

  20、學生生涯規劃

  生涯規劃教育是指普通中學幫助學生個體了解與認識自我,對人生的每一發展階段(學業、職業、事業、生活等)所面臨的狀況與任務加以規劃與安排,以期達成自我實現的教育活動。

  生涯規劃教育是為了幫助學生從未來和發展的角度來看待一生,喚醒學生自主成長和規劃意識,培養學生的生涯規劃及生涯決策能力,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力,使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的、富有個性的發展。

  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輔導,首先要引導學生認識生涯的獨特性、發展性、終身性、綜合性特點,同時結合學生獨特的心理訴求,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需要、興趣、能力及機會,并在課業、討論、活動中加以嘗試。

  [實踐案例]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引導和教育學生從學業、職業、事業三個遞進層面思考和規劃自己的人生。首先,結合學生特點及學校特色,學校充分挖掘有利資源開展生涯輔導活動。學校通過閱讀活動、系列班會、辯論會,通過到人才市場的調查采訪、模擬招聘,撰寫創業計劃書、成立公司模擬經營等,增進學生生涯認知和生涯行為能力;通過成立“莫愁新父母學校”,發揮家長協助學校開展學生生涯規劃與發展的作用。其次,增強學校教師的輔導技能與輔導教師的專業輔導技能。第三,增加有關生涯規劃的教材、課程。建立學生生涯輔導檔案(包括量表的測試,如職業興趣量表,MBTI量表等;個人背景情況;個人環境情況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兴市| 宣城市| 玛曲县| 北宁市| 巍山| 大英县| 休宁县| 许昌市| 泉州市| 凌海市| 繁峙县| 齐河县| 镇安县| 广南县| 枣强县| 濮阳市| 芒康县| 安多县| 武冈市| 廉江市| 灵寿县| 襄垣县| 太白县| 新丰县| 修文县| 灵宝市| 行唐县| 诸城市| 黄浦区| 抚宁县| 大港区| 习水县| 清流县| 措勤县| 徐水县| 遂宁市| 晋中市| 信阳市| 贵定县| 肇州县|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