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2
來源:查字典素質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素質教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2
尹 宏
實施素質教育是迎接21世紀挑戰、提高國民素質、培養跨世紀人才的戰略舉措,是基礎教育領域里的一場深刻的變革。因此,新世紀向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時代需要高素質的教師。
一、要樹立現代教育觀念。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念,就是確立新的教學觀、學生觀、教材觀、學習觀、課程觀,為“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服務。明確基礎教育不僅包括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而且包括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審美情趣、現代文明意識和良好的身體素質,同時包括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教師如果只是圍繞升學考試進行教學,就必然把學生引入只會死記硬背的書本知識的歧途,更不可能造就出跨世紀的一代新人。“不求人人升學,但求人人成才。”教師的責任就是使每個學生的個性獲得最充分的發展。教育質量的評價標準,應當是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只有具備了這樣的教育觀念,才能扭轉“應試教育”的傾向,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二、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一種以自己的靈魂去塑造他人靈魂的職業,這種職業的特點決定了教師比其他從業人員更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和情操。從深度上說:師德可以影響一個人心靈的塑造,如同加里寧所說“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甚至會在某些學生身上永遠留下痕跡。”從廣度上說,師德的影響不僅限于學生本人,還可以通過學生影響到家庭、社會甚至學生的后代,這就是教育所特有的力量。因此,教師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的心靈。作為一名品德高尚的教師,永遠都要具有一身感召學生的高尚人格,永遠有一顆摯愛學生的心,永遠具有一雙公正誠實的眼睛,永遠保持著青春向上的朝氣,永遠保持著健康高雅的心口如一的語言,永遠想著給學生一個圣潔的思想,給學生樹立一個楷模和“人生領路人”的光輝形象。
三、要具有開拓創新的精神素質。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性教學,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要讓學生感受和理解知識產生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學能力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所以教師要不斷地解放思想,敢于在教育改革中開拓創新,在傳統知識上努力探索,創造新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構造新的教學模式,形成有自己個性風格的教學藝術。
四、要具有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的素質。多媒體技術與計算機網絡的出現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它正在使教師的職責和作用發生變化,教師的權威性不再是建立在對知識的傳授上,它使教師從“傳授”的角色中擺脫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輔導者,它縮短了知識傳授與反饋的過程,大大增加了課堂教學中師生交流的機會,從而使課堂教學效率得以顯著提高。新教育技術被引進教育領域后,教師應提高外語水平,加強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充分運用電教手段,成為能夠益于現代技術手段的教育工作者,采取有力措施,大力開發優秀的教育教學軟件,運用教育網絡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