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春天帶進教室
來源:查字典素質教育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把春天帶進教室
江蘇啟東實驗小學張紅梅
春回大地,學校組織學生去春游,學生興奮不已。這也難怪,學校在市中心,寸土寸金,學生的活動空間有限;放學回到家,大部分學生會走進書房做作業、看書。難得來到開闊的野外,學生的身心得到了盡情的釋放。在八仙像前,有學生指手劃腳、繪聲繪色地講起八仙、福祿壽三星的故事;有同學好奇地詢問我各種花草的知識,認識了紫荊花、迎春花、紫薇樹等植物;海邊石縫中隨處可見的小蟹讓學生珍愛不已……探究自然知識、人文知識的興趣悄悄在學生心頭滋長。我突發奇想:現在正值春季,何不讓學生在教室里種些花草,養些小動物,把春天帶進我們的教室呢?
我在班中進行發動后,第二天,教室的窗臺上就出現了好幾盆花草,幾只玻璃缸,小金魚、小烏龜、小蝌蚪在其中悠閑 地游曳。頓時,我們的教室里春光無限,充滿生機。真是意想不到,這些小生命竟引起了孩子們不小的變化。
同學們將花草、動物當成了自己心愛的寶貝,每天給花兒澆水,給小動物們換水、喂食。早晨,同學們小心翼翼地將花草和小動物搬上陽臺,中午、晚上放學又不厭其煩地將它們搬回教室。我跟學生們說中午就別搬了,他們怕弄丟,怕有人傷害它們,還是照樣搬來搬去。大家都搶著做這些事情,為此,勞動委員小金還專門排了個“輪流表”。瞧!多可愛的孩子!
陽臺上放著生機勃勃的花草,陽光透過玻璃缸照在緩緩游動的蝌蚪、烏龜、金魚身上。我乘機對他們進行勞動教育,說:“這些小動物多可愛,我們得給它們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讓我們的教室變得更整潔更美麗。”以前,亂扔紙屑可是老大難問題,用了許多法子也不太奏效,一天下來,地上總有些臟東西需要清掃。自從教室里有了這些小動物后,可以連續幾天不掃地,而教室依然整潔。有位教育家曾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孩子的心靈透明得如水晶,等著我們去引導,去挖掘,喚起他們對美、對真、對善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課間,總有很多同學圍在花草、小動物周圍,或嘰嘰喳喳地議論,好不熱鬧;或有一兩個同學,安安靜靜長時間地觀察它們。我心念一動,這不是很好的寫作素材嗎?于是我適時地進行引導,鼓勵學生回家寫日記。有的,記錄下了小蝌蚪長出后腿,再長出前腿的過程,寫了小蝌蚪拖著長尾巴在窗臺上笨拙地跳躍的樣子;有的,寫了小烏龜休息、吃食、嬉戲時的樣子;有的,寫了天竺葵從小花苞到怒放的經過……孩子眼中的小生命,新鮮、有趣,又不乏細致、精彩的描寫。難怪達芬奇說:“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雖然同學們對花草和小動物們關心備至,然而,不知為什么,有一盆本來生機勃勃的吊蘭的葉子慢慢蔫了。同學們立刻商量起對策來。有的去問了愛養花的爺爺;有的去圖書館查找了資料……原來,吊蘭是喜陰植物,我們每天把吊蘭放到陽臺上,火辣辣的陽光直射下來,把它曬蔫了。找到了原因,吊蘭又慢慢地恢復了生機。又一次,大家養的小蝌蚪死了兩條,同學們很傷心。有幾名同學利用星期日讓父母陪著到郊外的湖中找來了富有微生物的湖水,采來了青苔,捕來了小魚,盡量讓蝌蚪有一個熟悉的、利于生長的生態環境,可是蝌蚪又死了幾條。大家一致商議,終于痛下決心,把蝌蚪放回了湖中。我驚訝于同學們在這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這讓我想起愛因斯坦的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強烈的興趣所驅使,同學們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探尋養花草、小動物的好方法。也許,同學們從這一過程中所得到的啟示,比教師苦口婆心幾十次的說教還來得有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