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定義是什么意思
來源:查字典理財網 發(fā)布時間: 2017-04-20
理財是干嘛呢?大家對理財產品有多少了解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銀行理財產品定義
銀行理財產品,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yè)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fā)設計并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銀行理財產品趨勢
其一,同業(yè)理財產品的逐步拓展,將原有外資機構和中資商業(yè)銀行之間的銀銀合作模式映射到國內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之間的同業(yè)理財模式。
其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逐步嘗試,產品的穩(wěn)健與否并不在于是否參與了高風險資產的投資,而是在于投資組合的合理配置。
其三,動態(tài)管理類產品的逐步增多,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靈活多變和高流動性是該類產品的主要優(yōu)勢。然而,該類產品的信息透明度問題值得關注。
其四,POP(Product of Product)的逐步繁榮,通過不同類型銀行理財產品之間的投資組合構建來滿足不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其五,另類投資的逐步興起,藝術品和飲品(酒與茶)已逐步進入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投資視野,未來的低碳概念、不動產和自然資源的投資將會成為下一個熱點。
業(yè)內專家表示,今后傳統(tǒng)金融銀行理財與互聯(lián)網加強合作與優(yōu)勢互補將成為主要趨勢,搜易貸等P2P理財將傳統(tǒng)銀行嚴密的信貸審核機制和強大的數(shù)據(jù)管理機制與互聯(lián)網信貸審核技術相結合,不僅能使得融資服務覆蓋到更多小微企業(yè),還能夠幫助降低小微企業(yè)融資成本。
銀行理財產品種類
在銀行理財產品的市場上,各家銀行都十分注重對自己產品品牌的宣傳,如工商銀行的穩(wěn)得利、光大銀行的陽光理財、民生銀行的非凡理財、招商銀行的招銀進寶等,在市場上都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銀行理財產品幣種
根據(jù)幣種不同理財產品包括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兩大類。
1.人民幣理財產品
銀行人民幣理財是指銀行以高信用等級人民幣債券(含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jù)、其他債券等)的投資收益為保障,面向個人客戶發(fā)行,到期向客戶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低風險理財產品。
收益率高、安全性強是人民幣理財?shù)闹饕攸c。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兩類。
(1)傳統(tǒng)型產品主要有基金、債券、金融證券等,此類產品風險低,收益確定,一般收益在3%左右。
(2)人民幣結構性存款該類產品與匯率掛鉤,與外幣同類產品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多少差異,風險略高于傳統(tǒng)型產品。人民幣理財產品更像是定期儲蓄的替代品。例如:交通銀行的得利寶深紅3號以高息和貨幣策略吸引投資人眼光,這一款產品投資期限一年,分為人民幣、澳元、歐元三種貨幣投資選擇,產品收益率與一籃子貨幣(巴西、丹麥、挪威、土耳其)對美元的匯率表現(xiàn)掛鉤。如果在投資到期時,一籃子貨幣表現(xiàn)不低于期初水平,即使只是持平,人民幣產品就可獲得不少于10%的收益。
2.外幣理財產品
2008年,股票市場大幅波動,保本增值已逐漸成為理財新風向。在此背景下,各大銀行紛紛推出外幣理財產品回避短期股票市場風險。
從銀行外幣理財產品來看,多國貨幣、高息、短期成為最熱門的宣傳詞匯。
(1)光大銀行2008年3月17日推出高收益外幣理財A計劃產品,其中美元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7.2%;港幣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6.5%;美元一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相比于銀行存款收益很誘人。
(2)荷蘭銀行曾推出多元貨幣指數(shù)掛鉤結構性存款和一籃子強勢貨幣掛鉤結構性存款兩款理財新品。多元貨幣指數(shù)掛鉤結構性存款,通過跟蹤全球包括澳大利亞、巴西等八個國家的貨幣表現(xiàn),分享超額回報。
(3)招商銀行推出的金葵花安心回報之匯贏3號港幣3個月期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高達5.0%。
(4)光大銀行保本保收益的T計劃理財產品推出以來一直受到市場追捧,已推出的產品期限從八天、一個月、兩個月到四個月不等,預期年收益率分別達到3.3%、5.1%、5.4%和6.2%。
2008年,股票市場的風險讓投資人主動選擇回避風險,低風險類產品成為理財市場的主流產品。商業(yè)銀行在進行低風險類產品投資有豐富經驗,短期、低風險的外幣理財產品銷售非常火爆,不少產品還出現(xiàn)過投資人排隊搶購的情況,未來整個理財產品市場可能進一步出現(xiàn)分化。根據(jù)客戶獲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財產品分為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
1.保證收益理財產品
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yè)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或者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最低收益并承擔相關風險,其他投資收益由銀行和客戶按照合同約定分配,并共同承擔相關投資風險的理財產品。
保證收益的理財產品包括了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和有最低收益的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前者的收益到期為固定的,例如:6%;而后者到期后有最低收益,例如:2%,其余部分視管理的最終收益和具體的約定條款而定。
2.非保證收益理財
非保證收益理財又可以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
(1)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yè)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并依據(jù)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的理財產品。
(2)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yè)銀行根據(jù)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客戶支付收益,并不保證客戶本金安全的理財產品。
非保證收益的理財產品的發(fā)行機構不承諾理財產品一定會取得正收益,有可能收益為零,不保本的產品甚至有可能收益為負。
在銀行推出的每一款不同的理財產品中,都會對自己產品的特性給予介紹。各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大多是對本金給予保證的,即使是打新股之類的產品,盡管其本金具有一定風險,但根據(jù)以往市場的表現(xiàn),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概率還是較低的。
投資領域
根據(jù)投資領域的不同銀行理財產品有著不同的投資領域,據(jù)此,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托型、掛鉤型及QDⅡ型產品。
1.債券型理財產品指銀行將資金主要投資于貨幣市場,一般投資于央行票據(jù)和企業(yè)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jù)與企業(yè)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在這類產品中,個人投資人與銀行之間要簽署一份到期還本付息的理財合同,并以存款的形式將資金交由銀行經營,之后銀行將募集的資金集中起來開展投資活動。
投資的主要對象包括短期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jù)以及協(xié)議存款等期限短、風險低的金融工具。
在付息日,銀行將收益返還給投資人;在本金償還日,銀行足額償付個人投資人的本金。
2.信托型理財產品
信托公司通過與銀行合作,由銀行發(fā)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后由信托公司負責投資,主要是投資于商業(yè)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托產品,也有投資于商業(yè)銀行優(yōu)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托的產品。如新股申購,甚至房地產投資都可以納入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這意味著普通投資者投資信托的機會很多。
投資人主要通過銀行購買信托產品,像農業(yè)銀行、中信銀行都有相關的產品問世。
3.掛鉤型理財產品
掛鉤型理財產品也稱為結構性產品,其本金用于傳統(tǒng)債券投資,而產品最終收益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xiàn)掛
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
鉤。有的產品與利率區(qū)間掛鉤,有的與美元或者其他可自由兌換貨幣匯率掛鉤,有的與商品價格主要是以國際商品價格掛鉤,還有的與股票指數(shù)掛鉤。
為了滿足投資人的需要,這類產品大多設計成保本產品,特別適合風險承受能力強,對金融市場判斷力比較強的投資者。尤其是股票掛鉤產品,已經從掛鉤匯率產品,逐漸過渡到掛鉤恒生、國企指數(shù),繼而成為各種概念下的掛鉤產品,種類十分豐富。
4.QDⅡ型理財產品
簡單地說就是投資人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托給被監(jiān)管部門認證的商業(yè)銀行,由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后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后分配給投資人的理財產品。例如:光大銀行發(fā)售的同升三號股票聯(lián)結型理財產品,投資于全球著名的金融公司股票,精選了全球5個金融子行業(yè)中市值最大公司,分別為:花旗集團、美國國際集團、高盛集團、匯豐控股、瑞士銀行。理財期限是18個月,同樣保證100%的本金歸還。
雖然銀行理財都會預期最高收益率,但不可否認收益率的實現(xiàn)存在著不確定性。同時,不同產品有不同的投資方向,不同的金融市場也決定了產品本身風險的大小。所以,投資人在選擇一款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對其進行全面了解,然后再作出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