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經濟十大預測形走向分析
來源:查字典理財網 發布時間: 2017-04-20
2017中國經濟越來越差嗎?2017中國經濟形勢前景如何?然而當前國際國內經濟環境錯綜復雜,2017年中國經濟走勢依然備受關注。下面小編整理的2017中國經濟十大預測,一起來看看2017中國經濟形勢分析吧。
2017中國經濟十大預測2017中國經濟形勢分析
這個我想不會。2016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展現的數據好轉,主要推動力來自于超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房地產熱潮與補庫存運動。長達52月的負PPI壓力之下,上游行業投資不足,供應鏈處于緊平衡狀態,在限產量(而非去產能)政策主導之下形成事實上的價格托拉斯,加強了補庫存力度。由此導致的上游行業利潤復蘇(國企占比較高)改善了表面數據,但本質上僅是利潤在不同行業與不同所有制企業中的再配置,這事實上進一步壓制了制造業、私企的利潤預期與投資動力。這一再配置也得到房地產、汽車等局部熱點行業的支持,而隨著明年局部熱點行業動力不存,投資中房地產投資、制造業投資將遭遇下行壓力,基建投資將不足以彌補前兩者的下滑。在終端需求疲弱、滯脹威脅之下,補庫存可能提前夭折。出口則繼續負增長。如此,按照我們模型預測額,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進一步下滑到6.4%左右水平。
2017中國經濟預測二,人民幣企穩?我認為不會。我專文論述過人民幣貶值邏輯,認為人民幣資產投資回報率下滑才是真實原因,這決定了人民幣貶值將是長期趨勢。但這并不等同于人民幣直線貶值。2017年隨著美元的階段性轉折與震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可能出現較大幅度震蕩。不過,最終,到2017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仍舊可能貶值至7.2~7.3一線,貶值幅度約5%。
2017中國經濟預測三,通脹復熾?這個概率極低。國內一般賣方模型看通脹,會重視食品甚至豬肉對CPI的推動,這不夠深刻。表面看,基于CPI與豬肉的高聯動性、豬肉價格的高波動率,這樣分析似乎有道理,但事實上,背后的隱秘邏輯環節在于:1)其他因素導致的低端勞動力成本上揚,會推動食品價格上升;2)勞動生產率增速會影響成本上升傳遞為價格上升的比例;3)價格上升預期導致的供應者庫存決策變化。這三個環節揭示出,通貨膨脹的真正動力,在于終端需求上升與勞動生產率停滯之間的矛盾對物價的推升,并被加庫存決策所放大,豬肉、食品價格的同步變化則是這一邏輯的副產品。以此而論,將通貨膨脹追蹤到豬肉并未完成分析任務、也不能對未來正確把握。按照我們的模型分析,明年終端需求仍舊疲弱,失業壓力將會加劇,工薪增速降低,通貨膨脹不具備持續高漲的基礎。很可能到春節左右,中國通貨膨脹壓力將會減弱,之后震蕩下行,全年而言均值在1.8%以下。
2017中國經濟預測四,流動性拐點到來?這個有可能會發生。兩個重大趨勢將會貫穿2017年,并引導流動性減少。首先,國債收益率等市場化利率將會繼續走高。在人民幣匯率承壓的情況下,中國國債收益率需要維持與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定的利差,才能降低資金進一步外流的壓力,事實上,2012年之后,中美兩國利差一直維持在很緊的區間內,而2017年美國國債收益率大概率繼續上升,增加了中國市場化利率抬升的壓力。另一方面,面對匯率壓力、資產泡沫與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不足,央行將不得不實施偏緊縮的政策,機構降低杠桿的動作可能貫穿一年,也會對利率有抬升影響。第二,實體經濟的信用需求可能繼續降低。2016年信貸需求的主要貢獻者家庭房貸將減少,其缺口無法被制造業、基建信貸所抵消。利率提升與信用創造降低,兩者的合力結果,是中國流動性盛宴終結。代替資產荒,資金荒會越來越多地被人關注,小型銀行等機構競爭劣勢將更行凸顯。
2017中國經濟預測五,債務違約加劇?我認為會的。雖然上游行業與不少國企通過2016年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揚而贏來利潤拐點,降低了這些領域債務違約壓力,但這一壓力并未消失,而是轉移到別的領域。從根本意義上講,2016年中國資產回報率情況并未有本質改善,我們所觀察到的,更多地是利潤在不同行業中的再分配:上游通過高價格收割下游行業的利潤。在利率上行、金融機構降低杠桿、流動性逆轉的環境中,大量缺乏競爭力的僵尸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將會繼續惡化,并轉化為更高的債務違約率。
2017中國經濟預測六,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張?我想會的,在民企投資、制造業投資與房地產投資減速的大背景之下,政府將會發現自己需要承擔更大的義務,不論是擴張基建還是滿足民生方面,都需要政府支出持續高速擴張。按照我們的模型預測,明年財政支出增速或不低于今年。與此同時,在內需降低、增速放緩壓力之下,尤其是幾個大稅項前景不佳,財政收入增速則可能繼續降低到個位數。財政赤字即使按照政府最窄的口徑定義也將超過3%紅線。國債發行將會加速,也構成壓迫國債收益率上升的因素之一。
2017中國經濟預測七,央行會放松嗎?這個我認為會的。壓力之下,為了抑制金融機構過高的杠桿率,央行可能會繼續堅持偏緊的貨幣政策,直到1)人民幣出現一個階段的穩定或者升值;2)經濟增速再下臺階;3)銀行等機構資金鏈緊繃,一些小型機構出現錢荒危機。三個條件滿足兩個之后,央行可能在二三季度中實施形式不一的寬松舉措。
2017中國經濟預測八,房價增速降低?房價增速會下降。金融動蕩之下,居民的風險偏好也將降低,三四線城市將會因為庫存壓力而降價,一二線城市將會因為缺乏新增買房資金而降價。
2017中國經濟預測九,股市大漲?股市不會大漲。在企業盈利難以大幅好轉的背景下,股市上漲的唯一希望在于估值擴張,這要么需要利率的大幅走低,要么出現大規模的新增資金入市。后者需要股市自己呈現出較強的賺錢效應,以吸引場外資金入場。大盤股上漲的二八行情難以造就強烈的賺錢效應,而拉抬創業板等小市值個股又忌憚于其離譜的估值與故事的證偽。這種格局下,很可能股市將會度過另一個艱難年頭,難以出現趨勢性行情機會。基金經理們仍將螺絲殼里做道場,以收割韭菜為alpha來源。
2017中國經濟預測十,商品狂飆?這個幾乎不可能。2017年將會是商品大年,但需要區分國際定價商品與國內定價商品。在全球經濟反彈背景下,前者價格將可能持續上揚,漲勢覆蓋一整年,這其中以石油、黃金、有色金屬等為代表。對于國內定價商品,炒作機會也會十分豐富,但更大可能性是以大幅震蕩的形勢體現出來。支持價格上揚的因素(如限產量、庫存低、環保、運輸)與壓制價格上揚的因素(如產能仍舊龐大、加庫存運動可能提前夭折、進口量增加)博弈激烈,提供放大的波動性。2016年雙11的大幅震蕩,已經預示了這樣的場景。